第172章 太上皇低頭認錯!

字數:4244   加入書籤

A+A-


    趙桓擺了擺手,周圍的人紛紛退開,隻剩下趙桓和趙佶父子。
    父子站在一起,趙桓身材挺拔,如日方升,顯得英氣勃勃。趙佶雖然保養得好,可是連續奔波也狼狽不堪,背脊都略顯佝僂,仿佛殘陽西墜。
    一高一低,一衰一強,形成對比。
    趙桓看著頹喪的趙佶,笑道:“父皇覺得,小九是什麽身份呢?”
    趙佶心頭有猜測,試探道:“小九是你的人?”
    趙桓讚許道:“父皇真聰明,從始至終,小九都是朕的人。曾經是,現在也是。”
    趙佶問道:“你說曾經是,這又是什麽意思?”
    趙桓說道:“父皇貴人多忘事,忘記自己和小九聯絡的事情了?”
    趙佶眉頭一挑,震驚道:“朕第一次在鎮江府駐蹕,打算回京時,曾派人聯絡小九,讓他為朕效力。那時候,他就已經是你的人?”
    “是!”
    趙桓點頭回答。
    “不可能,絕不可能。”
    趙佶咬著牙道:“你當初剛剛登基不久,局勢不穩,更沒有擊敗金人。尤其是你防備著宗室子弟,小九不會得到重用。他跟了朕,才有唯一的機會,怎麽可能替你效力呢?”
    趙桓說道:“小九是個聰明人,知道該選擇誰。實際上,不止是這一次。”
    趙佶腦筋著思考。
    忽然,他想到剛拿出血詔給趙楷的事情,也拿了一份血詔給趙構。
    趙佶脫口而出道:“當初太學生叩闋,小九拿著朕的血詔,提前見了你。”
    “所以,你知道老三會叩闋,知道很多的士子要鬧事,將計就計算計了朕。”
    “緊跟著,又故意讓小九來鎮江府,引誘朕來鎮江府,對嗎?”
    說話時,他聲音略微顫抖。
    覺得難以置信,更覺得皇帝的算計如此深沉,令人驚悚。
    趙桓豎起大拇指道:“父皇的腦子真好用,全都被您猜中了。您除了不會治國,不,其實不是不會,是您不願意去做,畢竟能享樂,誰願意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呢?”
    “你,你……”
    趙佶心中堵得慌,氣得一拳頭捶在胸膛上。
    噗!
    鮮血噴灑,趙佶神情沮喪,更加萎靡。
    他瞪大了雙眼,死死地盯著趙桓道:“你勞師動眾,隻為算計朕,打擊朕。這樣的算計,消耗無數的國帑,葬送許多士兵的性命,值得嗎?”
    趙桓嘖嘖兩聲,搖頭道:“父皇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趙佶問道:“什麽意思?”
    趙桓回答道:“朕可不是故意算計你,隻是順手拿你當魚餌釣魚,解決江南官商勾結的情況。”
    “肅清貪腐太慢,阻力也太大,更查不不了多少人。”
    “可是他們和父皇攪和在一起,謀逆造反,朕就能堂堂正正的抄家滅族,把官商勾結的所有人一並處置。”
    “解決叛逆,宰輔官員們會擁戴,百姓會拍手叫好,朕也得了好的名聲。”
    趙桓笑吟吟道:“朕要謝謝父皇,如果不是你野心勃勃的想複辟,怎麽能有機會清理江南各路呢?”
    嘶!
    趙佶忍不住倒吸了口涼氣。
    無比驚悚!
    無比震驚!
    他深吸口氣穩定情緒,說道:“你要清洗江南各路,不怕江南震蕩嗎?朝廷的賦稅和糧食都靠江南運輸。沒了江南各路,必然出問題。”
    趙桓沉聲道:“不處理江南,官商勾結更嚴重,就是官逼民反,後果更麻煩。”
    “今日一鍋端,徹底處理後,江南才能安穩。”
    “你礙於眼前的丁點利益,不敢出手,卻忽視了長遠利益。父皇,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要不得的。”
    趙佶徹底沉默了。
    和逆子比,他沒有那樣的魄力,也不會考慮老百姓的死活,百姓和他有什麽關係?
    他要的是自己享受。
    趙佶心中徹底慫了,進一步認錯道:“朕錯了,願意回龍德宮,不再出來。”
    趙桓笑道:“有王慶伺候你,父皇的日子肯定舒坦,那就回龍德宮吧。”
    趙佶麵頰抽了抽。
    他的一舉一動,都在逆子的掌控中,意味著王慶不是他策反的人,是皇帝的人。
    趙佶心中更是無奈,因為殺了一個王慶,還有其他的吳慶、周慶。
    皇帝不會放鬆對他的管控。
    趙佶一向能屈能伸,保證道:“桓兒你放心,朕保證不會再搗亂。等盛世來臨,你閱兵的時候,朕在你的旁邊陪著。”
    趙桓心中冷冷一笑。
    趙佶的話,一丁點可信的價值都沒有。
    渣爹最大的特點,那就是言而無信,就是出爾反爾。
    但凡有一絲的機會,就一定會再度造反。不過這樣也好,每次需要渣爹的時候,給他一點點希望,讓他燦爛起來,就可以開門放渣爹。
    這是百試百靈的。
    趙桓不再管趙佶,走向翁彥國和楊通等文官聚集的地方,沉聲道:“你們,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所有人,神色惶恐。
    翁彥國雙腿顫顫,跪在地上求饒道:“陛下,臣是被迷了心智,才會做出糊塗事。臣願意散盡家財,求陛下開恩。”
    楊通道:“請陛下開恩,臣也願意捐出家族所有的錢財,隻求陛下給一條活路。都是康王宣傳有太上皇的血詔,我才會被蠱惑的。”
    其他文官,也紛紛求情。
    大多數的人,沒見過趙桓殺宰相的情況,想著大宋不殺士大夫。
    連蔡京、童貫等人禍國殃民,皇帝也沒有直接殺人,選擇了流放,再讓人半路出手。
    他們的問題,不算大。
    翁彥國見趙桓不表態,心中不甘心,連忙道:“陛下,臣的女兒嫁給了李綱的親弟弟。一旦臣被處置,恐怕會殃及李綱的名聲,請陛下網開一麵。”
    趙桓心中殺氣湧動,拔劍就朝翁彥國的脖子削去。
    寒光閃爍,一劍封喉。
    翁彥國被割斷喉嚨,捂著噴血的脖子,震驚道:“陛,陛,……”
    話到嘴邊,喉嚨湧血,翁彥國隻覺得天旋地轉,倒在地上沒了氣息。
    臉上,還殘留著震驚!
    為什麽提了李綱,皇帝直接殺他。皇帝器重李綱,絲毫汙點都不容許沾染?
    喜歡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麽請大家收藏:()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