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權臣禍國(二十)
字數:5483 加入書籤
在船上躺著沒事的時候,陳吉發就琢磨該強化個什麽比較好。
思來想去,覺得目前手下的這些人裏麵,除了徐成洛和趙坤興之外,還真沒有其他合適的。蘇雲生本人雖然可信,但蘇家灣目前在合作社裏的勢力太大,南京這件事之後,他不敢賭。
徐成洛有很重要的任務,不能總是待在陳吉發身邊,目前看來,隻有趙坤興比較合適。這樣,就要把蘇雲生調到河北來,負責這邊的工作,然後讓趙坤興同自己呆在一起才行。
陳吉發在路上籌謀自己的事情,與此同時,中原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是李自成連續被洪承疇和孫傳庭擊敗,躲回了商洛山中不敢出來。
在戰鬥中,四部闖將之一的“闖塌天”劉國能被李自成賣給官軍後,喪失了大部分兵馬,隻能南下投奔張獻忠。
而張獻忠也不是什麽好鳥,明麵上熱情接待,實際上暗中安排人手準備吞並劉國能剩餘的老營兵馬。
被兩大頭領背棄的劉國能心寒,幹脆轉而投奔了老朋友邢紅娘。
在她的斡旋下,六月中旬,劉國能接受招安,本部三千人馬,被安排在了天堂鎮駐紮屯墾。
其次,在劉國能招安後,剩餘的大小流寇頭領紛紛向熊文燦投誠,使得官軍可以集中力量對付幾支比較大的流寇。
張獻忠、老回回、羅汝才三部在廬州城外被左良玉、劉良佐和牟文綬三位總兵夾擊,大敗而逃,羅汝才本想進入大別山區,被潘龍英阻擋,無奈北上,走泗州突圍,僅剩二百餘騎,返回陝西投奔李自成。
張獻忠、老回回部從商城、光州返回南陽、襄陽附近活動,官兵乘勝追擊,張獻忠見大勢不妙,連忙通過遊方和尚賄賂梁朝鍾,祈求招安。
熊文燦非常高興,派人同張獻忠商談招安條件,後者要求以穀城作為安置地,同時不解散他的人馬。
雙方討價還價,最終同意張獻忠的絕大部分條件,隻在人馬上稍作限製,除老營兵馬不解散外,其餘丁壯分散駐屯在穀城附近。
熊文燦拿著談判結果,派人進京請示崇禎皇帝。
奏章先送到了兵部尚書楊嗣昌這裏。
他先看了招安條件,覺得讓張獻忠保留老營,太危險了,於是押了一陣子,給熊文燦寫信。後者立刻回信,辯解說,他在做福建巡撫的時候,就是這樣同鄭芝龍談判的,鄭家同樣保留了船隊和武裝力量,而且在其後剿滅海盜的過程中屢屢立功。楊嗣昌見他堅持如此,雖然心中不快,但還是將折子遞了上去。
此時,崇禎皇帝連續接到中原流寇逐漸平息的好消息,認為是祖宗顯靈,庇佑他中興大明。
對於熊文燦奏報招降的事情,他認為僅以穀城一地,少量錢糧就能免除禍患,減少大軍開支,非常高興。
而且,原本的剿餉就是征收一年,如今已經到了七月份,流寇若能就此徹底剿滅,那麽明年就不必再征收剿餉,讓中原大地休養生息。
這時候,錢謙益的案子已經查清楚了,是溫體仁構陷所致,所以,溫體仁下台,內閣由薛國觀暫時代管。薛國觀是個弄臣,慣會順著崇禎皇帝的心意,他揣摩出崇禎的想法,於是在票擬意見的時候,便提出由熊文燦全權負責。
崇禎皇帝同意了這個意見,讓熊文燦對招撫負責,確保張獻忠為朝廷所用。
熊文燦接到這個命令後,對張獻忠格外優容,允許他繼續操練兵馬,準備入商洛剿滅仍在抵抗的李自成、老回回、羅汝才等部。
張獻忠與熊文燦約定一年後出兵,熊文燦答應了,將左良玉留在襄陽防範張獻忠,其餘各鎮兵馬都返回了駐地。
戰事稍歇,崇禎心情舒暢,總算有閑工夫抽出手來,解決朝堂上的問題,清算溫體仁的黨羽,同時換上一些他認為忠君體國的人才,再安排一批太監去四方巡視監軍。
陳吉發目前還操心不到朝堂上的事情,等他到了大名府,發現原本的院子裏多了個孩子,就很驚訝。
“行啊,動作夠快呀。”陳吉發調侃趙坤興,“我這才走了不到一年吧?你們兩個孩子都有了。”
“不是,你能不能別這麽損?看不出多大嗎?”趙坤興很無語。劉氏低著頭不做聲。
“啊!原來我走之前你們就好上了?行啊!我得回去告訴嫂子。”
“別!千萬別!我跟你保證,我和她絕對清白。不信你問星兒!”
“星兒不知道,星兒每日讀書,母親同趙叔做了啥真不知道。”
趙坤興氣的七竅生煙,這孩子鬼怪精靈的,總想著撮合他與劉氏。陳吉發哈哈大笑起來。
“行了,添丁加口,總歸是好事情。劉夫人也不容易,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原本給你二兩月銀,再漲一兩吧,往後每月三兩。多出的錢,給你攢起來教他讀書用。”
劉氏聽陳吉發這麽說,隻覺得遇了活菩薩,連忙拉著星兒跪下。
“謝謝官爺,草民一家做牛做馬報答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用如此,起來起來!”陳吉發將母子扶起來,“讓百姓受苦,是世道的艱辛,也是當官的沒有做好。我給你照顧,是出自於改善這個世道,盡讀書人的本分。你好好將孩子養大,讓他隻恩義,懂辛苦,做個對百姓有用的讀書人,這便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劉氏抹著淚應了,緊緊將孩子摟住,心想,自己原先擔憂的事情,竟被官爺一句話解決了,往後,但願能苦盡甘來,兩個兒子能平安順遂。
“小家夥叫什麽?”
“劉憶君。”劉氏答道,“他爹不知名姓,是個孤兒,船幫的人將他撿來養大,平日裏就喚作二狗子。死的時候也就是個半大小子。奴不該如何給他的孩子取名,趙爺說,若是忘不掉,就叫他憶君吧,也有個念想。於是,便得了這個名字。”
“嗯,挺好的。不過長情歸長情,人生也應該向前看。你才二十多歲,未來的路還長。慢慢來吧,總會遇到對你好的人。你先去忙,我有些事同坤興講。”
劉氏帶著兒子走了,陳吉發將趙坤興帶到書房,扔給他一塊腰牌。
“哇哦,錦衣衛小旗?!真的假的?”
陳吉發將文書也扔了出來,趙坤興拿過去一看,咋舌不已。
“是真的呀?!這玩意可難弄。”
“用很多銀子換的。”
陳吉發倒是沒說假話,王樸的賬款,新交代的晉商的贓款,海量的銀子。
“好吧,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這玩意,找個道府一級的官員打招呼輕輕鬆鬆。”
“是。有了這個東西,往後我們在京畿活動就方便多了。往後,北麵的情報線,尤其是蒙古、滿清方麵的情報線,就都交給你來負責了。”
“這工作量可太大了。”
“所以外麵那十個近衛都撥給你。另外……”陳吉發抽出當初給鄭紅綾的那本軍體拳教材,扔給趙坤興,忽悠道:“給你一本武功秘籍,每日堅持練,三年能大成。到時候可以和紅綾掰掰腕子。”
“這麽牛?”
“弟弟騙過你嗎?”
“哈哈,明白了。”趙坤興很高興,把書卷了,收起來,“對了,看樣子得長期在這邊待著了,我想把糖糖接過來,行嗎?”
“別吧,說不定哪天我就調離了,而且你跟著我東奔西跑的,她一個人守在這裏,萬一出什麽差錯咋辦?”
“可這都快一年沒見到她了。”
“我已經準備讓蘇雲生過來負責這邊的合作社了,今年過年你可以回去。”
趙坤興有些悶悶不樂,陳吉發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知道你想嫂子,但你要知道,如今是亂世。看看身邊那些苦命人,若是沒有相應的地位,將來天下大亂的時候,你如何保得住她?”
“行吧……”趙坤興咬咬牙,“今年過年不能再拖了,不然回去她得打死我。”
“行,我保證。”
陳吉發將趙坤興安撫住,立刻給他交代任務。
“之前青縣之戰的時候,池玉成給我報了個懷疑同東虜有關係的人員名單,那時候沒條件查,現在,咱們先從這裏著手開始調查。”
趙坤興從陳吉發手中接過名單,看了一眼,發現有好幾個正是大名府的商人。
“這兩個還加入了合作社商會呢。”
“這邊商會沒啥秘密,無所謂。先查,如果查實了,就從錦衣衛的渠道上報。”
“咱們不直接動手嗎?”
“不,我們隻做情報。重要的是把這塊地盤弄幹淨,然後再發展咱們自己的勢力。”
“好。那……跟咱們唱反調的士紳?”
“先查案,報上去,他們動手的時候跟著渾水摸魚。或者,等戰亂再起的時候動手。”
趙坤興充分領悟到這個“渾水摸魚”的精神,實際上,捕快們為了撈錢撈好處,也經常這麽幹。
上麵來了個案子,比方說張三殺人案,那就必須把張三的七大姑八大姨,但凡扯得上關係的,都要理一理,其中配不配合,給不給銀子,就決定了你和張三的這樁案子有沒有關係了。
落實到這件事,也是一樣的。
本鄉本土的,總會牽連的上的,對於那些不聽話,不老實的,隻要上麵立案,下麵完全可以借機敲打。
這便是陳吉發送給季聞道這麽多好處的真實用意,借力打力,隔山打牛。
喜歡明末爭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