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亂臣賊子(二十二)
字數:5816 加入書籤
水門外,鄭紅綾與近衛營士兵披掛整齊,乘小舟抵達突擊點。
等候不久,便有衙役雜工前來,點起三盞燈,拉起閘門。
鐵門嘎吱升起,動靜驚擾了周圍的守軍。
有名小校看見水門情況,連忙將身邊兵卒拉起來,點燃烽火。
可剛剛如此做,便看見河麵上火光騰起,彈雨便朝著這邊傾瀉而來。
小校來不及做更多的反應便被擊穿了胸膛,那些還處於懵懂的兵卒嚇破了膽,扔下武器跑下城牆。
這時候,更多的官軍注意到了水門的情況,急匆匆往這邊趕,還有不少哨騎奔向督撫衙門,驚醒了睡夢中的按察使曾櫻。
這位大人動作倒是很快,穿好鞋帽,提著佩劍便要到前線督陣。
不過剛出了衙門,便聽見迎麵而來的傳令兵驚呼失聲:
“大人,水門破了!敵軍進城了!”
“什麽!快,隨我去奪門!”
曾櫻老當益壯,一馬當先,帶著三百餘精銳直撲水門。這時候,鄭紅綾的先鋒已經殺上了城牆,驅逐守軍向南門方向突進。水門處還有源源不斷的士兵入城,在門口清理陣地,築起營壘,架起大炮。
官軍混亂不堪,難於有效指揮。
曾櫻到了前方,隻能把將領親丁集中起來,嚐試對立足未穩的近衛營發起衝擊。
但狹窄的街道並不適宜迂回,更何況,近衛營使用了大量的鐵絲網阻擋官軍,又在房屋高點布置了大量的火銃。
衝鋒的官軍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回,等待後續的虎蹲炮等重火力。
不過,還未等官軍的火炮到位,近衛營已經搶先在水門城牆上架起大炮,猛轟督撫衙門和楚王府,造成城中更大的混亂。
不少官軍失去了鬥誌,從北麵出城逃跑,還有些幹脆在街上搶劫行凶。
鄭紅綾的突擊隊已經殺到了城南門。
城外部隊趁機以槍炮掩護,城內那些原本就靠著合作社發財的商戶、工匠都暗中組織起來給官軍使絆子,等天色微亮時,南門也宣告易手。
陳吉發帶著馬隊從南門入城,沿途肅清搶劫的亂軍,直逼督撫衙門。
趙坤興帶著人先去了府衙大牢,將趙天河和黃江海撈了出來。
等到辰時左右,城中喊殺聲漸漸平息,曾櫻等人退到楚王府附近,與王府衛兵合流,據王府高牆死守。
這個時候,本來躲到城外田莊避禍的羅雄趕了過來,主動請纓擔當說客,要勸楚王府投降。
楚王府內,湖廣大員雲集。
除了曾櫻之外,還有左右布政、副使,以及尚且不願投降的各部主事。
眾人心急如焚,等著主座上的楚王朱華奎拿定主意。
朱華奎如今已有六十多歲,須發皆白,身材臃腫。
見羅雄前來,先是嗤之以鼻,然後憤怒斥責。
“叛奴,何敢再來?!”
羅雄已經鐵了心同合作社幹到底了,今天這趟擔當說客,也算是一種投名狀。
於是不再像往日般對楚王客氣,長身直立,不卑不亢。
“吾乃朝廷任命的工正,何謂奴仆?王爺怕是老糊塗了。”
“放肆!膽敢如此與王爺說話!”
“王爺?江夏有難時,可曾見過這位王爺出一份力?虧爾等還在這裏效命,就不知王爺本人打什麽算盤了。”
“住口!”
朱華奎拍案喝止羅雄繼續瞎說。
其實,若非今日事發突然,以他的性子,怕是要帶著金銀財寶跑路的。
如今被堵在了王府內,便隻剩下色厲內荏。
不過,楚王畢竟是王族,他非常清楚自己身上的大義名分對陳吉發有多麽重要。
“莫逞口舌之快,談談條件吧。”
“陳公子讓在下帶話來,王爺及各位大人各歸各位,該如何應對朝廷還是照舊。隻是從此以後,江夏農工商學,各項政令,均由合作社製發。”
“你什麽意思?!”
“還不明白嗎?你們老老實實在府中安心度日,朝廷俸祿一分不少你們的,但往後江夏地界,說了算的就都是陳公子!”
楚王與幾位大員麵麵相覷。
曾櫻心想,這陳吉發果然是準備做梟雄。
若是平凡的作亂,大抵要殺官造反。
陳吉發不殺官,隻奪權,更像是豪強梟雄。
幾人竊竊私語一番,難下定論。
“我們如何能信?”
“由不得你們不信。陳公子隻是舍不得打壞了江夏城,又要費力重建。若是你們冥頑不靈,倒也不必在意一把火燒了楚王府。”
“你個賊子!不得好死!”
“過獎過獎!”
朱華奎氣急,怒火攻心,差點暈了過去。
好在身邊大員連忙勸慰,總算平靜了些。
幾個人又嘀咕半天,除了硬骨頭曾櫻堅決反對投降,其他人都已經心動。
曾櫻痛哭流涕,須發雜亂,袍服不整,在大殿上將眾人罵了一圈之後,愴然離去。
其餘人見他走了,都鬆了口氣。
“條件本王答應了。你們要確保王府供奉、官員俸祿,一概不能少。不然,若是本王與你們魚死網破,多少也夠你們喝一壺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爺放心,陳公子隻求天下安靖,您老能夠配合,自然是極好的。給王爺一個時辰準備,午時整,在王府前受降。”
楚王答應了條件,雙方各自準備。
陳吉發一麵讓趙天河組織吏目恢複城內治理,一麵讓軍隊入城,在楚王府前方廣場列隊,準備受降儀式。
午時整,楚王朱華奎在世子攙扶下,帶領城內官員正式向陳吉發投降,交出了江夏城治權。
與此同時,大明忠臣曾櫻在府內自盡殉國,其妻投井追隨而去,留下兩名妾室和三子二女,陳吉發命人按照三品大員的俸祿優撫,送他們回鄉,並不苛待。
占領府城後,陳吉發迅速以湖廣布政衙門的名義向各地府縣發出通告,要求各地官府配合合作社各項民政工作,完成今年底的稅收征繳和勞役組織等工作,另外,下令擴充鏢會,在近衛營的基礎上招募新兵,正式成立近衛軍,定額十個營,共計六萬人。
此時,湖廣巡撫方孔炤正帶領左良玉率領的大軍南下。
聽到江夏的變故後,立刻向總督熊文燦匯報,同時,派麾下幕僚前往江夏,向陳吉發詢問情況。
陳吉發也沒有閑著,他一方麵準備在江北抵禦左良玉大軍的侵襲,另一方麵,寫信給方孔炤和熊文燦申述情況。
陳吉發在信中反複表示自己並不願意造反,是奸臣袁繼鹹覬覦他的財產,糾合地方官員謀奪合作社產業,所以才欺瞞聖上,下旨圍剿陳家。
又表示,如果熊文燦能對他與合作社進行招撫,承認合作社占據江夏、漢陽、武昌、興國、黃州等府縣的既成事實,那麽今年湖廣的各項稅收任務及派兵援助剿匪的工作將如常進行,不會耽誤。
方孔炤收到消息後認為,陳吉發此子狼子野心,或為大患,但現在穀城張獻忠更不穩定,建議朝廷對陳吉發招安,然後行“驅狼逐虎”之計,讓江夏陳吉發去清剿穀城張獻忠,以達到削弱雙方的目的。
六省總理熊文燦六日後在池州接到了方孔炤和陳吉發的信。
他能看出雙方都沒有作戰的打算。
現在,主要的壓力來自於楊嗣昌,兵部嚴令追究陳吉發臨陣脫逃,擅自撤回江夏的責任,要求將陳吉發下獄,待清軍退卻後問罪。
與此同時,盧象升雖然在巨鹿打了勝仗,但因為他不聽高起潛的調令,被高太監以“孤軍浪戰”為由軟禁,於是清軍得到喘息的機會,導致北方局勢依然焦灼糜爛。
熊文燦反複斟酌了楊嗣昌的命令和陳吉發的信件,又在佛堂內跪了半日,最終下定決心,忤逆楊嗣昌,對陳吉發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給方孔炤回信,讓他將左良玉兵馬派往北麵牽製清軍,又給陳吉發回信,讓他接管襄陽的防務,務必看住張獻忠的部隊,但不得主動與張獻忠接戰。
維持表麵上的和平,才是熊文燦最想看到的。
其實,這番安排正是陳吉發想要的。
曆史上,張獻忠將在左良玉大軍離開湖廣後複叛,連下府縣,縱橫湖廣,甚至於兩年後攻破襄陽重鎮,殺死襄王,造成了楊嗣昌“四正六隅、十麵張網”策略的破產,使整個明末軍事局勢不可逆轉的崩盤。
雖然如今的地步,陳吉發已經不可能再考慮朝廷的得失,但他也同樣不希望他的根據地湖廣被張獻忠的部隊打爛。
所以,當前與朝廷戰略配合,讓北方局麵盡可能拖延更長時間,才是對他最有利的選擇。
時間臨近除夕,因為熊韻芝的事情,陳家並未張燈結彩,隻一家人草草吃了頓年夜飯。
陳友富老爺子沒有回家過年,陳吉發也不在乎。
失去熊韻芝的陳府就像是被抽取了生氣,每日裏冷冷清清,陳吉發越發的不回家,隻宿在合作社。
正月初二的時候,陳吉發帶著趙坤興,去金口範家拜年。
範家是金口鎮最大的士紳。
金口本身就是在範家、姚家的地皮上建設起來的。範家家主範卓翼本人,又是改組後的常委會風議局局長,主司民間風議和投訴問詢,擁有很大的話事權。
喜歡明末爭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