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風起虎牢,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字數:6071 加入書籤
半天過後,高句麗大軍果然如潮水般撤去。
李承乾聽到士兵的奏報,有點不敢相信。
淵蓋蘇文這家夥有點瓜啊。
不過轉念一想古人把"信"看得極重,特別是帝王講究一言九鼎。
不然曹爽同學也不會因為"洛水之誓言"就放棄抵抗。
"向輝,多派哨騎查看敵軍是否真退,同時尋找高句麗留下的糧草。"
"記住!一旦發現糧草,你親自帶人,第一時間將糧草運進蔚州!"
北向輝自然明白現在糧草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麽。
"俺親自帶人查看敵軍動向!"
說完策馬而出,身後親兵全部跟隨。
隨後時間不斷有哨騎匯報,所有消息都證明,淵蓋蘇文是真撤軍了。
最重要的是,其真留下了糧草,而且已經運至蔚州內。
李承乾已經十分確定後,一揮手。
"全軍隨朕進入蔚州!"
蔚州內,宛若人間煉獄,還沒進入城中,就能聞到刺鼻的腥臭味。
而且這腥臭味隻要上過戰場的老兵,都知道是人屍體腐爛發出的。
李承乾如今已經經曆多次大戰惡戰,但聞到這個味道,還是下意識屏住呼吸。
靠近城門後,隻見外麵士兵屍體雖然不多,但死狀都極為慘烈,可見戰況之慘烈。
進入城中後,腥臭味更為濃烈,四處看去,到處都是屍體,有士兵的、有百姓的。
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死亡氣息。
李承乾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
因為古代圍城戰,特別是斷糧,那慘烈程度簡直難以想象。
此時真正看到,還是不由一陣惡寒。
這時遠處傳來北向輝的大嗓門。
"師兄...你先去休息吧,陛下他肯定不會怪你的!"
"不...此戰都是我大意,我一定要親自向陛下請罪。"
伴隨話音,一個人徒步而來,其麵龐消瘦,身上盔甲箭痕之多,跟馬蜂窩似的。
而且步履蹣跚,儼然一副隨時栽倒模樣。
李承乾不由愣了一下,語氣驚異。
"仁....仁貴...。"
要不是北向輝的話,他根本認不出來眼前之人是自己的無雙上將薛仁貴。
聽到他的聲音,薛仁貴加快腳步"嘭"的一聲,整個人直接趴在了地上。
旁邊北向輝要扶,卻被他掙紮擺脫。
"陛下,此戰都是末將的錯,末將願受軍法。"
人心都是肉長的。
況且薛仁貴多次救自己於危難之時,現在見他被這場惡戰折磨成這樣。
頓時心中發酸。
而且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薛仁貴之所以敗,究其原因還是被人泄露行軍路線。
翻身下馬,快步走到他身旁。
"此戰失利,非戰之過,仁貴不要過於自責。"
"而且你能在斷糧的情況下守住城池,已是大功一件。"
說完伸手將他拉起來,薛仁貴自然不幹,但他現在實在太虛弱了。
"向輝,你看什麽呢?還不快跟朕一起把你師兄扶起來。"
"陛下...罪臣有罪...犧牲這麽多將士和百姓都是臣的錯,請陛下治罪。"
薛仁貴不住哭嚎。
李承乾微微歎了口氣,這不是他心智不堅,而是太久沒吃東西了,致使心慌。
沒辦法,人縱使再強,餓他三頓保證蒙。
"向輝,你將仁貴帶去休息吧,另外立刻安排人開鍋煮粥。"
隨後城中支起爐灶,伴隨水汽蒸騰,傳出糧食香氣。
但這香氣明顯是蓋不住滿城的腥臭味,但城中士兵、百姓都斷糧多日。
哪顧得上別的,就在這濃烈的腥臭味中狼吞虎咽。
李承乾此時也開始思考起接下來的用兵方向。
現在擺在自己麵前有幾個選擇。
第一,去往河東,途徑太原、上黨、濟源,然後拿下河陽關,兵鋒直指洛陽。
這條路線,速度上能做到閃擊,但問題是李世民這種級別的統帥,不可能沒做部署。
而且拿下黃河渡口河陽關,就要攻打釜口徑,其為太行八大徑之一易守難攻。
第二,就是在到達濟源後,直接翻越太行山,走孟津渡,不過太行山翻起來可沒那麽容易。
剩下就是,要麽和李佑聯合,一起進攻虎牢關,或者是直接率軍返回草原,坐山觀虎鬥。
這時自北方飛來一隻鴿子,李承乾一眼就認出這是杜荷的信鴿。
吩咐人取來後,取下信件看了起來。
上麵分簡單的寫著一行字"李靖,掛帥張掖"
微微歎了口氣後,眼中露出堅定之色。
這位"武廟十哲""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又來了。
他肯定是先收拾鬆讚幹布一頓,然後就要厲兵秣馬收拾自己了。
而且這次他肯定會在有足夠糧草後,再對自己用兵。
如能得到河北道,那糧食和人口就會源源不斷。
到時候侯君集借助草原的廣袤打遊擊,自己則坐鎮河北為其輸血,耗走李靖就更為穩妥了。
想到此處,他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看來真的去虎牢關一爭了!"
他現在要是直接出兵偷襲河北道。
不說李佑會回軍。
虎牢關裏的蘇定方也會趁勢而出,而且李靖坐鎮張掖,騰出手的李世民肯定也在。
如此三方勢力角逐,最終勝者大概率是李世民。
到時候加上李靖在草原,自己就得開始瘋狂逃命了。
既然這樣,還不如看看能不能把李世民和蘇定方堵在武牢關。
而且最後就算堵不住,自己也可趁勢而動,讓李佑去擋槍口。
隻要李佑死了,那五姓七望就得全力支持自己!
半月後,虎牢關戰事已經陷入一邊倒的情況。
李佑大軍多次攻城受挫,軍心已經降至最低,完全無戰心。
如情況再沒什麽改變,就得不戰自亂。
此時李佑持槊立馬於軍前,蒼白的臉上滿是絕望之色。
不過求勝欲望讓他不能放棄,眼中爆發一陣殺氣。
看著遠處虎牢關,厲聲大喝。
"全軍攻城!如有敢退者殺無赦!"
話音一落,軍中傳來衝鋒的戰鼓聲。
不過士兵卻沒被振奮,而是一個個跟逛大街一樣緩緩前進。
李佑見到這個情況,心中恨極!但又別無他法。
這時一傳令兵飛馬而來。
"王上...那位率軍前來,此時距離咱們這已經不足五裏!"
李佑眼中不由爆出一陣精光,喃喃自語。
"太子哥,來的可真是時候!"
小半個時辰後,他大軍右側方,傳來萬馬奔騰之聲。
極目看去,李承乾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麵。
兩側半個身位,是如今已經名動天下的當世悍將,薛仁貴、北向輝。
"哈哈!老五你皇帝哥來了,還不下跪迎接?"
伴隨戰馬嘶鳴聲和李承乾的聲音,大軍已和李佑大軍並立。
"老五,怎麽不說話?真是辜負哥不遠千裏來救你。"
李佑現在是幾乎要陷入絕境,但聽到這風涼話還是不由暴跳如雷。
"辜負你大爺!當本王不知道你安的什麽心。"
他這一說話,直見薛仁貴和北向輝二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策馬而出,同時彎弓搭箭!
"嗖嗖!"接連兩道破空之聲,直奔李佑麵門。
李佑不由瞳孔放大,強烈求生欲驅使下,急中生智,猛地一勒韁繩,戰馬人立而起。
"噗噗"兩聲後便是戰馬淒厲嘶鳴,兩箭全射入馬頸中。
李佑也因此被摔下馬來,整個人甚是狼狽。
李承乾見狀十分失望,這要是直接射死,自己就可以接管他的大軍,和背後支持他的河北門閥了。
"好弟弟,怎麽還滾下馬五體投地了?唉,這大禮讓朕受之有愧啊!"
說完他看向周圍親兵:"走,隨朕探關!"
他當老六慣了,自然也防著別人,在親兵鐵桶般的護衛下,策馬至關前。
"蘇將軍,和眾位將士,朕乃大行高祖皇帝親封皇太孫,如今已承繼天命的大唐皇帝李承乾!"
"朕此來,也是奉了大行高祖皇帝遺詔,捉拿弑兄、殺弟、囚父,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偽帝李世民!"
"隻要你們能開城,朕不光既往不咎,還會對你們的棄暗投明之舉大加獎賞!"
城上爆出一聲宛若野獸般的怒吼。
"逆子!你說誰是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