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空城計

字數:4844   加入書籤

A+A-


    張士貴父子火燒天仙穀,他們在穀口外駐守了一夜。
    天亮後向下一看,滿山穀盡是火灰,想來那九人九騎必定已化為灰燼了。
    四子一婿便放心回到自己營中。
    這時,忽然軍師徐茂公派人傳令,命張士貴父子速速起兵離開獨木關,前往建都攻打三江越虎城。
    若破得城池,不但性命可保,還能官上加官,不得違抗延誤。
    張士貴父子得了此令,滿心歡喜。
    張士貴道:
    “我的兒,這是軍師好意,暗中救我父子性命,如今再不怕元帥怪罪了。”
    當日就此整裝,傳令三軍拔寨起兵,離開了獨木關,向建都三江越虎城而去。
    軍師徐茂公向來不輕易傳令,為何今日傳起令來?
    軍師徐茂公唯恐尉遲薛歸罪張士貴便故意把張士貴調往建都,讓他暫且保住了性命,這其自有個中緣由。
    元帥尉遲恭聞得張士貴不在獨木關,知道是軍師救了他性命,將他調往三江越虎城去了,也隻得無可奈何。
    應夢賢臣薛仁貴卻依然不見蹤影。
    ————
    三江越虎城。
    高建莊王身登龍位,國師雅裏貞以及底下各位文臣武將站立兩旁。
    唯有元帥蓋蘇文不在,他前往朱皮山求木角大仙煉製飛刀去了,尚未沒有歸來。
    這三江越虎城雖有千軍萬馬駐守,卻無人統領調度。
    君臣正在議論之時,忽有小番前來稟報:
    “啟奏狼主千歲,大事不好了,獨木關已被攻破,安殿寶戰死,唐兵已兵臨建都。”
    高建莊王聽見獨木關失陷,安殿寶被身亡,嚇得魂不附體,叫道:
    “國師,如今之計,該當如何?元帥又不在城中,倘若唐兵來襲,誰人能夠抵擋?”
    眾文武束手無策,無計可施,麵麵相覷。
    國師雅裏貞上前奏道:
    “請狼主莫慌,臣有一計,可以擒拿中原君臣將士。”
    高建莊王大喜,說道:
    “軍師,有何妙計?”
    國師雅裏貞說道:
    “聽聞大唐名將眾多,況且火頭軍驍勇善戰,元帥尚且在鳳凰山大敗,安殿寶那般能將也命喪他們之手,料想我們這區區幾員將領和這些士卒,又怎能守得住三江越虎城呢?不如將那城池撤空,把營盤安置在賀鸞山上,將四門大開,專等唐兵一進入城中,臣暗中點將埋伏,再統領大兵圍困城池,連紮數層營帳。他們縱有能人,也難以闖出此營,然後慢慢攻打,如此一來,要取那唐皇性命,豈不是易如反掌?”
    莊王說:
    “軍師妙計甚高。”
    文臣武將無不歡喜。
    隨即降旨,讓官員眷屬各人等,盡皆搬到賀鸞山居住。
    與此同時,他還秘密地點撥了數十萬人馬,並安排他們悄悄地潛伏起來。
    這些軍隊被精心部署在各個要地,形成了一個嚴密的包圍圈,隻等著時機一到,就能夠一舉將那座城池緊緊圍住,使其插翅難逃。
    張士貴父子在路上行了四五日。
    這一日,便早早到達三江越虎城。
    張士貴說道:
    “我兒,此城乃東遼國王身居之所,想必會有不少能人異士、強兵猛將把守在其中,如今我們又缺少火頭軍,隻怕難以攻破此城。”
    四子說:“正是,隻怕難以立功。”
    父子正在馬上言談之中,那邊卻有探子來報:
    “啟稟大老爺,前麵番城城門大開,吊橋放平,旗幡招展,卻無將卒把守。”
    張士貴說:
    “有這等事?哎,我兒,這是什麽緣故?難道是他們聞得我那火頭軍厲害,所以不戰而自退了。也算天賜良機,不如占了越虎城,等天子到來,便可立功。”
    女婿何宗憲上前說道:
    “嶽父,並非如此。可記得當初掃北時也遇到空城,弄出大事,難以招架,今日恐又是空城之計,不可上當。”
    張士貴道:
    “如此,便見機行事。東遼擺下詭計,我們隻要進城,向天子稟報,隻說你本事高強,攻破越虎城。待他上了功勞簿,元帥尉遲恭赦免了我們的罪就是了,管他會不會被圍住。”
    四子道:“爹爹言之有理。”
    連忙傳大小三軍進入三江越虎城。
    三聲炮響,把四座城門緊閉,吊橋高扯,城上改換大唐旗號,城中紮定營盤。
    又仔細搜查後,即差人飛報往獨木關去了。
    獨林木關禦營。
    李世民與徐茂公正在禦營交談,忽有傳訊官前來啟奏道:
    “啟萬歲,今有先鋒張士貴同其婿何宗憲攻破了三江越虎城,奪取了建都,請陛下速速前往三江越虎城。”
    李世民聽奏後說道:
    “軍師,這張士貴原來也算得是一員棟梁之材,短短幾日就奪取了建都,真乃異人。”
    元帥尉遲恭說:
    “陛下,既然張士貴取了建都,待臣領兵保駕陛下前往三江越虎城。”
    李世民說道:“元帥言之有理。”
    尉遲恭傳令大小三軍卷帳起程,開拔前往三江越虎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炮響三聲,李世民登上龍鳳輦,眾大臣護衛龍駕,一路上旌旗飄揚,劍戟林立,離開了獨木關。
    在路上行了數日,到達三江越虎城。
    張士貴父子遠遠出城迎接,李世民進入城中,登上銀鑾殿。
    眾臣朝拜完畢,元帥尉遲恭傳令五十萬大隊大軍紮住營盤,四城緊閉。
    張士貴前來見駕說道:
    “啟萬歲,小臣攻破越虎城,高建莊王逃走,故而未獻上降表,略立微功於陛下駕前。”
    李世民說:
    “此乃愛卿之大功。”
    元帥尉遲恭記上功勞簿。
    這時,忽然有黑風關獅子口來了一騎報馬,飛報銀鑾殿說:
    “萬歲爺在上,長國公看守戰船,不幸染病,前日已然身故,已盛殮在黑風關,今戰船無人看守,恐番兵奪取,故來請旨定奪。”
    李世民聞聽,悲痛道:
    “哎呀!王君可竟得病身亡了?”
    十分傷感,說:
    “戰船乃是要緊之事,軍師,如今差哪一個前去看守?”
    徐茂公說:
    “如今建都已取,張先鋒立功甚多,不如差張士貴去看守。”
    李世民聽了軍師之言,即降旨張士貴帶領一萬雄兵到黑風關看守戰船。
    張士貴領旨辭駕回營,同四子裝束完畢,帶領人馬出了三江越虎城,徑直奔黑風關看守戰船。
    東遼高建莊王暗中點拔馬,探聽到唐天子君臣已進入三江越虎城中,就把四方旗號一舉,埋伏的百萬番兵便團團圍住三江越虎城,齊紮營盤,共有十層營帳,五色旗幡招展,嚇得城上唐兵連忙報進銀鑾殿:
    “報!啟奏萬歲爺,不好了,城外足足有百萬番兵困住四城,密不透風了。”
    嚇得唐李世民魂不附體,眾文武冷汗直冒,心中大驚:中空城之計了!
    喜歡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請大家收藏:()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