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假傳聖旨

字數:3695   加入書籤

A+A-


    大唐長安城。
    皇叔李道宗身為成親王,在朝堂之上權勢顯赫。
    他得知薛仁貴於山西鎮守,朝廷對其恩寵有加,時常賞賜袍帶、盔甲、名馬等物,這自不必多言。
    這一日,李道宗回到金鑾殿中,心中暗自思忖,薛仁貴深受朝廷器重,手握兵權,鎮守山西,麾下更有八個總兵。而自己僅有一女,名為鸞鳳,今年已十七歲,乃是元妃所生,不僅容貌出眾,而且才情過人。
    他心中便起了念頭,意欲招薛仁貴為婿,還想著讓他休掉前妻。在他看來,薛仁貴難道還敢不聽從皇叔嶽丈的安排?
    若薛仁貴做了郡馬,又念及張妃與薛仁貴有仇,隻因薛仁貴曾將張士貴及三子一婿五個一並斬首,張妃常常在他麵前哭訴,一心要為父兄報此冤仇。
    李道宗回到宮中,張妃早已等候多時,連忙上前接駕,隨後一同來到安樂宮。
    張妃向李道宗行朝見之禮,宮娥們迅速擺上筵席。李道宗朝南而坐,張妃在下首相陪,彩女們依次上前敬酒。
    酒過數巡,不知不覺已到二更時分,眾人便退回宮內安歇。
    這成親王的地位,與朝廷天子僅差一等,府中內監、宮娥、彩女一應俱全,東西兩宮皆有侍奉,殿前還有指揮護衛,當真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次日清晨,李道宗起身梳洗完畢,用過早膳。張妃又流下淚來,哭訴父兄慘死,懇請千歲為她複仇,殺了薛仁貴,以解心頭之恨。
    成親王李道宗說道:
    “孤家又豈會不知此事?隻是那薛仁貴深受朝廷重用,朝廷上下多是他的心腹之人。左丞相魏征,魯國公程咬金在朝,聖上對他們最為聽信。薛仁貴並無把柄可抓,實在難以撼動他。倘若他有反叛之心,孤家方能在聖上麵前上奏本。可如今,又該如何動手呢?其實,孤家眼下還有一件心事,我家郡主鸞鳳尚未招得佳婿,我有意招仁貴為婿,讓他休掉前妻。若他應允,那便罷了;倘若他不答應,就說他欺騙親王,強逼郡主,還私進長安,如此一來,便可以好好處置他了。”
    張妃聽了,心中暗自盤算,隻得勉強答應,她心想,得與家人張仁商議一番。
    這張仁足智多謀,又是自己的陪嫁之人,一直對報老爺之仇耿耿於懷。
    於是,她強顏歡笑對王爺說道:“千歲所言極是,此事確實需要從長計議。”
    王爺李道宗點頭稱是,說道:“美人之言不差。”
    隨後傳令,帶著兵丁出城打獵去了。
    張妃隨即宣召張仁。
    這張仁生得一副黑黝黝的糙臉,脖子短粗,兩腮收緊,一雙大眼,鷹鉤鼻子,頷下留著六撮胡須,模樣看上去刁滑凶惡,奸巧無比。
    平日裏,他跟隨張妃,來到王府,成親王見他辦事得力,但凡有事都與他商議,對他言聽計從。
    此次聽得娘娘傳宣,他頭戴圓頂大帽,身穿紫絹直身袍,腳蹬粉底烏靴,匆匆來到宮中,口中說道:
    “娘娘,奴才叩見。不知娘娘呼喚奴才,有何事吩咐?”
    張妃說道:
    “張仁,你也知道老爺、公子、姑爺都被薛賊陷害,功勞被奪,那昏君偏聽偏信,不念我家的功勞,竟將我家滿門冤殺,反倒封薛賊做了王爺,對他恩寵有加。我一想到此事,就恨得咬牙切齒,這仇該如何去報?今日千歲想要把郡主招給薛仁貴為婿,我思來想去,不知此事該如何是好。所以特地喚你前來,與我定下一計,一定要好好擺布他。”
    張仁低頭沉思片刻,說道:“有了。郡主又不是娘娘親生的,我們隻需如此這般……”
    張妃聽了,心中大喜。她命張仁先出去,等候王爺回來聽宣伺候。
    再說王爺李道宗打獵歸來,回到府中。張妃連忙迎上去,又說起招婿這件事。
    張妃說道:“千歲,此事還需與張仁商議,他極有見識。”
    王爺聽了,立刻喚來張仁。
    張仁聽到召喚,就知了意,急忙來到宮中,叩頭行禮完畢,站起身來說道:“王爺呼喚奴才,不知有何吩咐?”
    王爺說道:“孤家有一事想與你商議,不知你有何主見?”
    張仁道:“千歲但說無妨,奴才洗耳恭聽。”
    王爺道:“孤家想將郡主招薛仁貴為婿,可此事恐怕困難重重。”
    張仁道:
    “這有何難,千歲要招仁貴為婿,他已有兩位夫人,必定不會順從。莫若傳一道旨意,騙他到長安。待奴才將他邀至王府,若他不順從,王爺便用酒將他灌醉,等到五更時分,上本奏明聖上,說他私進長安,闖入王府,有謀反之心,故而將其擒拿,等候萬歲發落。任憑他犯下什麽罪,難道萬歲的叔父還收拾不了薛仁貴不成?您看此計如何?”
    王爺聽了,大喜道:
    “張仁,此計甚妙,實在是決絕。若此計不成,王府宮中之事,外邊也不會知曉。倘若成功,便能報了張妃的殺父之仇。”
    說罷,便擺下酒宴。張妃在一旁,極力稱讚此計。
    當晚,王爺便在張妃宮中歇息。
    次日,王爺與張仁定下計策,差遣官員前往山西。
    山西平遼府。
    薛仁貴在山西,日子過得太平無事,與二位夫人每日如同過節一般,如此已經過了一年,四方皆安。
    這一日,他正坐在府殿中,忽然傳事官前來稟報:“聖旨到!”
    薛仁貴連忙吩咐打開中門,迅速擺好香案,迎接欽差。
    欽差進入殿中,當殿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念卿救駕之功,思念至深。朕忽染小恙,召卿來京,欲與君臣相見,卿宜作速來京!欽此。”
    薛仁貴謝恩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將香案供好,一麵熱情款待欽差,詢問聖上龍體欠安之事。
    欽差說道:“前日龍駕病情危急,如今聖上已經好轉。所以才召平遼王進京,朝廷還有其他聖諭。”
    薛仁貴聽後,吩咐總管王茂生,令各守汛池,武官不必相送,自己連夜進京,讓二位夫人不必掛念。
    薛仁貴當即同欽差騎上賽風駒,離開絳州,直奔長安而去。
    喜歡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請大家收藏:()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