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弄新聲水榭吹簫 隱俏體紗窗聽課
字數:3852 加入書籤
紫芝應薛蘅香的要求說笑話,她略作思索,看著六人說道:“有隻老蛆在馬桶裏餓壞了,突然犯困,就吩咐小蛆說:‘要是有送吃的來,馬上叫醒我。’沒過多久,有位姐姐上廁所,因為腸道上火幹結,蹲了很久,糞便雖然出來了下半段,但還沒掉下去。小蛆遠遠瞧見,趕緊把老蛆叫醒。老蛆抬頭一看,果然看見空中懸著一塊黃色的‘食物’,可它怎麽都不掉下來。老蛆著急得很,就讓小蛆沿著馬桶壁爬上去,看看是怎麽回事。小蛆去了沒多久,回來告訴老蛆說:‘我看那塊食物在那兒玩呢。’老蛆問:‘玩什麽呢?’小蛆說:‘它在空中搖搖擺擺的,像是在蕩秋千哩。’”董翠鈿說:“臭烘烘的,還把人比作這個,姐姐你也太尖酸刻薄啦!”蔣素輝說:“那‘黃食’兩個字,倒還挺新奇的。”薛蘅香和施豔春說:“幸好沒有痔瘡,要是有血痔,那不就變成‘紫食’了。”紫芝說:“你去嚐嚐,說不定還‘又香又豔’呢!”蘅香和豔春說:“姐姐你可真厲害,一句話都不饒人。”
田鳳翾遠遠指著說道:“姐姐,你聽他們吹的這個笛音,從遠處聽,實在太有意思了。姐姐不如帶我們去看看吧?”紫芝說:“我正打算去呢。”於是七個人一起到了蓮花塘,走進涼閣。蘇亞蘭、左融春、董花鈿、孟芳芝、卞綠雲五人連忙起身讓座。田鳳翾說:“我們特意來聆聽你們演奏的,怎麽不吹了呢?”綠雲說:“喝了這杯茶,一會兒肯定每人都要吹一曲獻給大家。”董花鈿問:“你們七位剛才在哪兒遊玩呢,半天都沒見著?”蔣素輝說:“紫芝姐姐剛從白??亭過來。我們六個人在桃花嶺旁邊蕩了一會兒秋千。”蘇亞蘭問:“是不是六位姐姐在秋千架上聽到我們這兒的簫笛聲音才過來的呀?”施豔春說:“剛才我們蕩秋千的時候,在半空中突然聽到這簫笛的聲音,就像從雲端飄來的一陣仙樂,太讓人神清氣爽啦!”綠雲說:“姐姐們離得遠,又在高處,所以隱隱約約聽著覺得悅耳;要是湊近聽,可就差遠了。”芳芝說:“姐姐們何不再吹一曲呢?”左融春說:“還是綠雲、亞蘭二位姐姐合奏更有意思。”亞蘭說:“那太好了。”便和綠雲各自拿起簫笛,合奏起來。
紫芝一門心思惦記著和董青鈿打賭的事兒,沒心思仔細聽,趁著空當走到外麵。隻見寶雲也朝著蓮花塘走來,寶雲說:“妹妹,你知道眾位姐姐總共分成幾處了嗎?我怕我們表姊妹照應不過來,又請了蔣家、董家的姐姐幫我招待客人。不知道每一處有沒有我們四姓的人?要是一處都沒有,讓客人自己照顧自己,那可真是怠慢客人了。”紫芝說:“姐姐,你先聽我把這幾處的情況念給你聽,你就清楚了。玩馬吊的是蘭言、蘭英、蘭芳、蘭音、玉蟾、玉英、玉芝七位姐姐;玩雙陸的是瓊英、瓊芝、紅蕖、紅萸、紅英、紅珠六位姐姐;玩花湖的是錦楓、錦春、錦心、錦雲、萃芳、瓊芳六位姐姐;玩十湖的是麗蓉、麗樓、麗春、麗輝四位姐姐;下象棋的是小春、小鶯、乘珠、祥蓂、月輝、珠鈿六位姐姐;投壺的是婉如、婉春、瑞春、瑞蓂、蘭芬、蘭蓀、紫櫻、紫雲八位姐姐;蕩秋千的是鳳翾、蘅香、豔春、翠鈿、素輝、彩雲六位姐姐;吹簫的是亞蘭、融春、花鈿、芳芝、綠雲五位姐姐,一共四十八位。還有幾處,等我看完了再來告訴你。估計青鈿妹妹的那副鐲子要歸我啦。姐姐你看見芸芝姐姐了嗎?”
寶雲說:“她和再芳姐姐剛從蓮花塘出去,因為再芳姐姐想學大六壬課,大概都在芍藥軒研究呢。”紫芝說:“芸芝姐姐要是真這樣,可太氣人了。”寶雲問:“為什麽這麽說呢?”紫芝說:“我一直想學大六壬課,以前求她,她怎麽都不肯教我,今天卻教外人,難道不可氣嗎?”寶雲輕聲說道:“剛才巧文姐姐在白??亭無意間提到一個四等,誰知道再芳姐姐當年部試就是四等,所以說話帶刺。我就拜托芸芝妹妹去陪陪她。這位姐姐脾氣不好,到處和人頂嘴。芸芝妹妹和她談論,是因為受了我的托付,哪是心甘情願教她呀!妹妹你要是想學,正好她們剛過去,你跟去聽聽就行了。”
紫芝走到芍藥軒,發現房裏一個人都沒有,窗外好像有人在說話。她輕輕走到紗窗跟前,往外一看,原來是再芳和芸芝緊靠著窗戶,坐在那兒交談。隻聽芸芝說:“這有什麽大不了的,怎麽說起拜老師的事兒了?”再芳說:“這可真是我的真心話。我有這個想法可不是一天兩天了,都在心裏藏了好幾年了。以前聽說古人有袖占一課的本事,那可真是神奇極了,我還以為隻有神仙才能做到,普通人學不會呢。後來才知道袖占一課,就是現在世上流傳的大六壬課。我聽了之後,到處找課書,天天學習,可怎麽都入不了門,就想找一位精通此道的人來指點我。找來找去,比找神仙還難。如今有幸遇到姐姐,你不就是我心裏的老師嗎?我倒不是想學得多麽精通,隻要姐姐能指點我入門,學會起‘三傳四課’,我的心願就滿足了。”芸芝說:“要是能學會起‘三傳四課’,後麵的功夫自然就容易了。可惜我寫的《大六壬指南》還沒寫完,姐姐要是看了這本書,馬上就能明白。至於古人的書,雖然精妙深奧,但要說適合入門,還真是少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芳問:“請問姐姐,什麽是地盤?我怎麽都弄不明白。”芸芝說:“世人學大六壬課,常常半途而廢,都是因為天地盤分不清楚。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前人在入門這一塊沒有講清楚,學者又沒有仔細去體會,所以很容易忽略。我現在把地盤畫個樣式,再詳細注解一下,你就容易理解了。”她隨即讓丫鬟擺好小茶幾和筆硯,很快就寫完了。再芳接過來看,隻見上麵畫著:
此處可根據原書插入相應的地盤樣式圖)
芸芝說:“這個地盤的排列,有從左手起的,也有從右手起的。以左手來說,在無名指第四節開始排子時;中指第四節是醜時;食指第四節是寅時,第三節是卯時,第二節是辰時,第一節是巳時;中指第一節是午時;無名指第一節是未時;小指第一節是申時,第二節是酉時,第三節是戌時,第四節是亥時。以右手來說,在中指第四節開始排子時;無名指第四節是醜時;小指第四節是寅時,第三節是卯時……按照前麵的順序依次排列,到食指第四節是亥時。這個排列方式你必須仔細琢磨,把地盤十二時辰所對應的方位都記得滾瓜爛熟,然後再去研究天盤。要是地盤都沒記熟就去學天盤,肯定會上下混淆,讓人越學越糊塗。因為地盤是永遠不變的,而天盤會隨著時間流轉。把隨時流轉的天盤加在永遠不變的地盤上,如果不記清楚,怎麽能分得清上下呢?就好比你把右手五指放在我的右手五指上麵,你要是問我大拇指上麵是你哪根手指,我肯定說是小指;食指上麵是你的無名指。因為上下十指的對應關係,在心裏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不用看也能清楚。姐姐要想弄明白天地盤,隻要記熟這個,就能領會了。”紫芝在窗內看得清清楚楚,忍不住高興地說:“原來地盤是這樣的啊。”
再芳接著問:“我剛才看了這個式子,已經明白地盤了,那請教一下天盤的式子是怎樣的呢?”芸芝解釋道:“天盤會隨著十二時辰流轉變化,每天的式子有十二種。要弄明天盤,首先得記住月將。月將,其實就是太陽的位置。正月雨水節氣之後,月將在亥位,這就是曆書上所說的‘日躔登明之次’。每隔三十天更換一次位置:二月春分節氣之後在戌位,三月穀雨節氣之後在酉位,四月小滿節氣之後在申位,五月夏至節氣之後在未位,六月大暑節氣之後在午位,七月處暑節氣之後在巳位,八月秋分節氣之後在辰位,九月霜降節氣之後在卯位,十月小雪節氣之後在寅位,十一月冬至節氣之後在醜位,十二月大寒節氣之後在子位,按逆序在十二時辰的位置上更替。比如說正月雨水節氣之後起課,就應該用亥將,如果有人報時辰是寅時,那就把亥將加在地盤的寅時位置上,然後依次排列下去,這樣就得到了天盤。現在我畫個樣子給你看。”
此處插入天盤樣式圖,根據原書內容繪製)
紫芝在窗外看著,暗自點頭,把這些知識記在了心裏。
再芳又問:“這天盤的式子我也懂了,那四課又是什麽呢?”芸芝說:“凡是起四課,有六句歌訣一定要熟讀牢記:‘甲課在寅乙課辰,丙戊在巳不須論,丁己在未庚申上,辛戌壬亥是其真,癸課由來醜上坐,分明不用四正辰。’這些歌訣都是針對地盤來說的,一定要牢牢記住。就拿‘甲課在寅’來講,假如是甲日占課,必須在地盤的寅位上起第一課,這裏說的寅上,指的是天盤所加的時辰。假設在三月穀雨節氣之後占課,應該用酉將,有人報時辰是醜時,當天是甲子日,現在我把先排列日幹、後起四課的樣子寫出來給你看。”
紫芝看了,心裏琢磨著:“原來還沒起四課的時候,要先把當天的天幹地支排在兩個地方,倒要看看她接下來怎麽起課。”後麵又會發生什麽,芸芝又會如何講解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