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第84回 李智誠獻書詐降 楊元帥運籌決勝
字數:2791 加入書籤
一枝梅施展金蟬落馬計斬殺薛文耀後,迅速翻身上馬,繼續與賊兵拚殺。他手中的镔鐵大砍刀揮舞得虎虎生風,所到之處如砍瓜切菜,橫衝直撞間竟無人能擋。那些賊兵隻要碰上他的刀鋒,瞬間便成了無頭屍體。激戰中,魏光達腿上也挨了一刀,不敢再戀戰,慌忙逃出重圍。
王文龍見魏光達敗走,薛文耀被殺,怒不可遏,咬牙切齒地又衝入戰團。一枝梅望見王文龍,心中的仇恨瞬間翻湧,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剝,立刻舞動大刀迎了上去,兩人再次展開惡戰。
就在兩人打得難解難分之時,賊兵陣營突然出現騷動,紛紛向後退去。緊接著,兩騎馬如離弦之箭般衝進戰場——原來是包行恭、徐壽趕來支援。一枝梅在馬上高聲呼喊:“快來殺賊!咱們趁機搶城!”話音未落,包行恭和徐壽手中的四把刀已如閃電般揮出,刀光霍霍,鬼神莫測。三人會合後,越戰越勇,將王文龍死死圍住。王文龍見勢不妙,拚死抵抗,但在三人的夾擊下,漸漸陷入絕境。賊兵們見狀,士氣大挫,紛紛後退,隻敢遠遠地呐喊助威。
城頭上的寘鐇,遠遠望見王文龍被圍,急得額頭冒汗,連忙下令溫世保、高銘、孫康、孫傑出城接應。王文龍正處在生死關頭,幸虧援軍及時趕到,才勉強突出重圍。一枝梅等三人乘勝追殺一陣後,聽到收兵的鑼聲,才率軍撤回營地。這場惡戰過後,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而一枝梅等人則大獲全勝,敲著得勝鼓凱旋而歸。楊元帥為他們三人記功後,便讓眾人回營帳休息。
另一邊,王文龍灰頭土臉地逃回城中,麵見寘鐇時,羞愧得無地自容。清點兵丁後發現,傷亡竟高達七成。王文龍自覺無顏,竟拔出佩劍想要自刎謝罪,寘鐇連忙攔住:“今日之敗,不是將軍的過錯,實在是敵軍太過勇猛。當務之急,是要想出破敵之策!楊一清一日不死,我就一日不得安寧。”
謀士李智誠見狀,上前說道:“主公不必憂慮,我有一計,定能讓您穩守鞏昌,讓楊一清束手就擒。”寘鐇眼睛一亮:“軍師快說!”李智誠胸有成竹地解釋道:“今日的大敗,正是此計的關鍵。明日我寫一封詐降書,假意約楊一清裏應外合,再曉以利害,他必然會深信不疑。等他率軍攻城時,我們就出動伏兵將他一舉擒獲。主將一倒,他手下的將領自然不足為懼,屆時再謀劃下一步,大事可成!”
寘鐇大喜過望,立即命人寫好書信,派心腹士兵送往敵營。當晚,送信的士兵匆匆趕到楊元帥大營,向守營官說明來意。守營官進帳稟報:“城外有敵軍士兵前來投書,說有機密要事。”楊元帥下令將人帶進帳中。
那士兵一見楊元帥,立刻跪地說道:“小人奉軍師之命,前來下書,請元帥過目,此事萬萬不可泄漏。”楊元帥接過書信拆開,隻見上麵寫著:“行軍參謀李智誠謹再拜上書於楊大元戎足下:我本一介書生,被迫在叛王帳下擔任參謀,明知助紂為虐沒有好下場。如今您大軍壓境,我早就想投誠贖罪,隻是一直沒找到機會。今日一戰,叛王已膽寒,手下將領也都萌生退意。我願做內應,明日三更,請大軍攻城,我會安排心腹開門接應,屆時定能擒獲叛王。這是我的贖罪之舉,還望您應允。”
楊元帥看完信,對士兵說:“你回去告訴你們軍師,就說我已知曉信中內容,讓他務必按時接應,不可有誤。”士兵領命回城,將楊元帥的話轉述給李智誠和寘鐇。兩人聽後欣喜若狂,立刻部署:命魏光達率五百校刀手埋伏在月城,等楊一清進城就將其圍住,能活捉最好,不行就當場斬殺;命溫世保、高銘各帶兩千兵馬,趁夜出城,三更時突襲敵軍大寨,再回兵掩殺;命孫康、劉傑明日與敵軍混戰,先挫其銳氣。眾將領命後,各自回去準備。
這邊楊元帥等送信士兵離開後,立刻召集眾將商議:“敵軍送來降書,約我明夜三更攻城,李智誠做內應。各位怎麽看?”張永率先說道:“敵軍連吃敗仗,知道叛王大勢已去,投降也是情理之中,元帥不妨前往。”
徐鳴皋卻提出異議:“張公公所言雖有道理,但我懷疑這是詐降。敵軍連敗多日,必然料到我們大勝後會輕敵,所以想用詐降之計誘我們進城,然後來個甕中捉鱉。依我看,不如將計就計,反而能輕鬆拿下鞏昌!”楊元帥點頭:“徐將軍說得對,我昨日已借著回信,假意應下了他們。不過,還需要兩人提前進城做內應,誰願意去?”
一枝梅和包行恭毫不猶豫地站出來:“末將願往!”楊元帥大喜:“有二位將軍出馬,大事可成!明日交戰時,你們先設法抓幾個敵軍士兵回營,換上他們的軍裝,再帶上火種和兵器,混入敵軍隊伍進城。找個隱蔽的地方藏好,等到三更,在城中放火,同時高喊‘城已攻破’,擾亂敵軍軍心,然後打開城門放我軍進城,趁機斬殺敵軍將領,讓他們群龍無首。切記要嚴守機密,不可出錯!”兩人領命而去。
隨後,楊元帥又開始部署其他任務:“敵軍今夜必定會來劫寨,狄洪道、楊小舫各帶三千兵馬,埋伏在大寨兩側,等敵軍一到,立刻兩麵夾擊。大寨內提前留出空當,誘敵深入。周湘帆、王能、李武各率兩千精銳,負責往來接應;徐鳴皋、徐壽隨我攻城。”眾將紛紛領命。
張永在一旁讚歎道:“元帥如此周密部署,此戰必勝!”楊元帥卻皺起眉頭:“我擔心寘鐇一旦失了鞏昌,會逃往蘭州投奔周昂。要是能派人在蘭州要道設伏,將他一舉擒獲就好了。可惜徐慶還在安化,就算立刻調他回來,也得耽擱兩日。”張永提議:“不如從負責接應的三路兵馬中分出一路去攔截?”楊元帥搖頭解釋:“這三路兵馬另有妙用,不能輕易拆分。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但願明日能在城中直接擒住寘鐇。”
第二天,楊元帥率領全軍,浩浩蕩蕩前去挑戰。寘鐇也全身披掛,帶著一眾賊將出城迎戰。兩軍擺開陣勢,楊元帥催馬出陣,故意對著寘鐇喊道:“逆賊!你的死期到了,還不知道嗎?”寘鐇心中冷笑:“楊一清,你還蒙在鼓裏,今日就讓你嚐嚐我的厲害!”隨即轉頭向手下將領大喊:“今日務必與這些官兵決一死戰!”眾賊將齊聲應和,如狼似虎般衝了出去。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麽?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