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第101回 運籌帷幄三次驕兵 決勝疆場一番出令
字數:2116 加入書籤
池大鬢等五個賊首接到嘍囉稟報,立刻分頭下山迎戰官兵。池大鬢一馬當先衝到山前,隻見周湘帆持槍立馬,帶著官兵在山下叫罵挑釁。池大鬢頓時火冒三丈,舞動著點鋼叉,像一陣黑色旋風般直取周湘帆。
周湘帆舉槍相迎,大聲喝問:“來者可是賊首池大鬢?”池大鬢惡狠狠地回罵:“知道爺爺名號還敢送死?”周湘帆怒喝道:“大膽逆賊!天兵降臨,你本該束手就擒,我或許還能饒你性命。如今負隅頑抗,不過是自尋死路!”池大鬢暴跳如雷:“狗官少廢話!報上名來,爺爺叉下不殺無名之輩!”“聽好了,我乃王元帥麾下隨營指揮使周湘帆!”
話音未落,池大鬢的點鋼叉已當頭刺下。周湘帆倉促招架,隻覺對方力量驚人,叉頭壓得槍杆幾乎變形。他咬牙將鋼叉掀到一旁,立刻還刺一槍。池大鬢舉叉猛磕,周湘帆見來勢凶猛,急忙撤回長槍。池大鬢這一磕落了空,因用力過猛,險些從馬背上栽下來。惱羞成怒的他,再次挺叉刺向周湘帆。
周湘帆不與他正麵交鋒,策馬斜向奔逃,讓鋼叉刺了個空。趁池大鬢收叉的瞬間,周湘帆突然兜轉馬頭,一槍直取對方右肋。池大鬢倉促間用叉隔開,周湘帆怕他反擊,又迅速策馬繞到左側,再刺一槍。池大鬢一時難以轉身,隻能夾馬前衝,躲過這一擊。
兩人你來我往,激戰十多個回合。周湘帆見池大鬢越戰越勇,心中暗想:“這賊寇果然勇猛,隻能智取!不如先詐敗,回去再商議破敵之策。”主意已定,他虛刺一槍,撥馬便跑。池大鬢緊追不舍,周湘帆奔出四五裏,正巧遇上同樣詐敗的羅季芳、狄洪道等人,眾人會合後,一同回營複命。
池大鬢見追不上周湘帆,便收兵回山。此時,胡大淵、任大海等四人也得勝歸來。五人聚在大寨中,得意忘形地大笑:“我還以為奉旨的官兵有多大本事,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今日且饒他們性命,明日再來,定叫他們片甲不留!”隨即下令擺酒慶賀,山寨內一片喧囂。
狄洪道等人回到大營,向王守仁詳細稟報交戰經過。眾將紛紛說道:“池大鬢果然有勇無謀,正如王遠謀先生所言,隻能智取。明日我們繼續詐敗,徹底驕縱賊寇,再出奇計,必能一舉擒獲!”王守仁點頭讚同:“諸位所言極是,且先回帳休息,明日依計行事。”
第二天,王守仁重新部署:命狄洪道攻打前山,羅季芳、徐慶進攻盤穀,周湘帆、李武攻打夾穀。三路大軍抵達山下,守山嘍囉急忙報信。池大鬢依舊派兄弟分頭迎敵,自己則迎戰前山的狄洪道。
池大鬢見換了新對手,惡聲喝道:“報上名來,爺爺手下不殺無名之輩!”狄洪道怒目圓睜:“逆賊聽著,我乃狄洪道!你也報上名來!”“睜大狗眼看看,爺爺正是池大鬢!昨日殺敗一個,今日又換個無名小卒,速速受死!”
狄洪道舉刀便砍,池大鬢用叉相迎。兩人激戰八九個回合,狄洪道故意露出破綻,虛砍一刀後撥馬而逃。池大鬢見狀大笑:“就這點本事也敢來剿匪?回去叫有能耐的來!”狄洪道強壓怒火,牢記“小不忍則亂大謀”,頭也不回地敗回大營。
與此同時,周湘帆、李武在夾穀,羅季芳、徐慶在盤穀,也都與賊首短暫交鋒後詐敗而走。此後連續三天,王守仁不斷變換將領進攻,每次都是稍作抵抗便佯裝敗退。
這三天的勝利讓池大鬢等人愈發輕敵。他們聚在一起議論:“就這些官兵,來兩萬也是送菜!天天來騷擾,明日再來,定要抓幾個殺了立威!”完全沒意識到這是官兵的誘敵之計。
王守仁派探子打探,回報說:“賊寇以為官兵無能,已放鬆警惕,正在寨中殺牛宰羊,大擺筵席慶祝。”王守仁大喜:“破賊時機已到!”
次日,探子再次回報賊寨依舊疏於防備。王守仁立刻調兵遣將:命狄洪道率三千精銳,攜帶火種從山後羊腸穀潛入,天亮後四處放火,再從寨內殺出;令周湘帆帶兩千人,一千人持火種,一千人護陣,天亮後在盤穀挑戰,誘出賊首後放火;徐慶率兩千人進攻夾穀,依同樣策略行事;羅季芳、李武各帶兩千人,輪流與池大鬢交戰,待山火燃起,再合力反擊。
正當王守仁思索著還需一支接應部隊時,探馬突然來報:“啟稟元帥,徐鳴皋將軍已攻克浰頭寨,大軍正在趕來的路上!”王守仁聽聞此訊,頓時喜上眉梢。徐鳴皋何時能到?這場剿匪大戰又將如何收場?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