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孝心
字數:4587 加入書籤
往年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拿到燈籠的人雖說被燈籠的美貌所驚豔。
但對於他們這種程度的人來說,白花花的銀子更讓人心動一些。
所以當他們提著大小的燈籠走在街上,被好幾個富商堵住。
開口開到600兩銀子,他們都沒鬆口的時候,可把其他人給稀罕壞了。
好在也有有眼光的人認出了沈家兩兄弟旁邊的家仆,知道這是人家沈舉人家中的仆人。
那麽這幾個孩子的身份那就很好猜了,怪不得如此有文采,原來是沈舉人家中的孩子。
這就難怪,人家可不缺這點銀子,後台更是不用說。
一個縣城裏麵有一個舉人,地位也就稍稍比人家縣令大人低了一些。
整個明陽縣有誰敢惹,本來有些想動歪心思的人此刻都默默的退了下去。
沈家兩兄弟因為蹭了他們的光,手上提著四五個燈籠。
許多燈籠都是他們要送人的,這可是出自他們明陽縣九龍燈第28代傳人手中做出來的燈籠。
哪怕拿出去送禮,那也是千金不換,對方的燈籠,有大把的人都推崇備至。
而等張夫子他們赴宴回來,看到院子裏麵掛著的那一盞燈籠,一個兩個都驚呆了。
當沈舉人他們知道今年這群孩子竟然贏下了燈王。
酒都醒了一大半,看著眼前這一盞晶瑩剔透的瓊樓玉宇,美輪美奐的仙宮。
燈中自有世界,兩個老人家一邊轉圈一邊仔細觀摩。
嘴裏的驚歎更是不帶重樣的,果然不愧是燈王,這水平絲毫不輸往屆的燈王。
沈舉人一臉羨慕的望向張夫子,還真被對方收了兩個好徒弟。
看看這千金難求的燈王,竟然就被兩個弟子當成一片孝心送給了對方。
這一會可真是把他羨慕壞了,心裏酸酸脹脹的。
不過我看到自家孫兒給他,送上的燈籠,沈舉人的心還是稍稍安慰了幾分。
張夫子則是一邊高興一邊又有些擔憂,這麽好看的燈籠怎麽帶的回去。
再加上這群孩子手裏拎著五六個燈籠,到時候塞到馬車上去,不知道多占地方。
主要就是這一個燈王,比其他的燈籠都要大,這要是稍微磕著碰著點,把裏麵的竹條弄出來了,他都得心疼死。
這可是自家兩個得意弟子送給他的好寶貝,麵對外人想要用重金購買都絲毫不為所動。
這樣一片孝心,張夫子怎麽能不感動,等到後年自家堂兄回來,他可得好好顯擺顯擺。
想要把這群燈籠帶回去,估計還得再租一輛馬車,專門用來放他的寶貝燈籠。
可以說等孩子們都去睡了張夫子,和沈舉人又帶了壺酒來到院子中。
一邊欣賞著院子裏麵掛著的燈籠,兩人又是一番談天說地,畢竟相比較於,人多的場合。
他們更喜歡,兩個人就這樣子靜靜的,你敬我一杯,我回你一杯。
說一下這些年來的經曆,元宵佳節已過,張夫子讓孩子們在縣城裏麵逛一逛。
有什麽書要買的就趕緊去,再在縣裏麵待一天,他們就要準備回去了。
蘇寶成他們一聽,也是趕緊行動起來,張明軒更是喜滋滋。
他爺可是給他塞了十兩銀子,他還是第一次手裏帶這麽多銀子呢。
倒是沈家兩兄弟有些悶悶不樂,這兩天跟這4個家夥已經處出了一些感情。
他們一塊跟著阿爺和張夫子學習,回答問題更是互不相讓。
雖然有一些競爭的關係在,但是他們私下裏玩的還是挺合拍的。
隻不過對方竟然過兩天就要回去了,也不知道下次見是什麽時候。
“你們就不能多留幾天嗎,城裏多好玩呀,你們看,到處都是熱熱鬧鬧的。難道不比你們鄉下好。”
幾個人對視一眼,還是蘇辰安回了對方一個笑臉。
小孩子之間的友誼建立了十分的快,但是,隨著時間和經常的不見麵也會慢慢的淡忘。
不過在這個朝代能有幾個好友也算不錯了。
“沈兄,來日自會再見,再說,鄉下也別有一番野趣,要是你們哪日得閑,到鄉下去找我們。
我們幾人一定也要敬一敬,地主之誼,把你們招待好。”
兩兄弟一聽,眼睛都亮了,特別是蘇寶成在那裏嘰嘰喳喳的說,他們鄉下的山上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
竟然還一點都不嫌髒,去地裏麵摸泥鰍,並且還說蘇辰安那家夥的家人在鎮上開了一家烤魚店,味道可好了。
兩兄弟聽的那是口水直流,詢問蘇辰安會不會做。
聽到準確的答複,兩兄弟高興的不行,一再央求蘇辰安晚上露一手。
今天幾人的目標就是縣裏最大的那家書肆,進到裏麵,比他們鎮上的那家的確大了不少。
書,櫃子,書架,各種的書籍應有盡有,裏麵還有不少縣學裏麵的學子,此刻在書肆裏麵挑選。
“哎呀,我找到了一幅宋大家的字帖,真是運氣不錯。”
“哇,張兄,你這運氣是真不錯,宋大家的字帖,雖然隻是臨摹的,但要是能夠學上個一星半點,以後張兄的字跡肯定一騎絕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字帖藏的可真深,外殼都爛了一些,唉,可惜找到的人不是我。”
幾個人就在外圍聽著那些人在那裏嘰嘰喳喳,沒想到這個朝代字帖竟然如此金貴。
而剛才那個高興的手舞足蹈的人,一聽字帖竟然要賣100兩銀子。
臉都白了幾分,看那學子的臉色如此難看,一張臉憋的通紅,最後隻掏出了20兩銀子。
好,在這時候,應該是對方的同窗好友,掏出了80兩銀。
“徐兄,這如何使得,這銀子你竟然出了大頭,那字帖就先給你用。”
那位徐兄也不客氣,他出這筆錢本來就是這個目的,再一個對方好歹也是他的同窗好友,當然不能不幫忙。
“這字帖還真貴呀!”
蘇辰安兩兄弟發出同樣的感歎,又見沈家兩兄弟和張明軒以及蘇寶成一臉的讚同。
“上次我阿爺給我找的不知道是哪家的字帖,聽說可是花了1000多兩銀子呢。”
蘇寶成的話讓大家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價格屬實是有些嚇人。
“不過師兄,我倒是覺得你的字跡可一點都不比那些大家的差。”
蘇辰安連忙搖了搖頭,他可比不了,古代對於毛筆,國畫丹青,比他這個後代的人不知道要強上了百倍。
他也就是他阿爺給他啟蒙的時候教他教的好。
那個時候可以選擇的字跡挺多,但他來到這個時代之後見過的字帖本來就少。
何況就他們這種窮鄉僻壤之地能有什麽好東西。
反正張夫子給他們形容的好多字帖,他們那是見都沒見過。
不過蘇辰安還是對古代的字帖十分好奇,他有一種想法,那就是以後能夠集百家的字跡為一冊。
這樣後代的人,也就不用為了,一些筆跡的丟失而感到遺憾。
特別是他阿爺,以前可跟著不少考古的隊伍,去複原那些出土的文字。
喜歡蘇辰安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蘇辰安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