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按兵不動
字數:4230 加入書籤
此時的張明軒,已趕到伯祖父家中,他帶著蘇寶成顧不上行禮。
急切地想要知道,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何事。
張遠鬆身為戶部尚書,久居朝堂高位,消息靈敏,對這官場中的暗流湧動、波譎雲詭自是心如明鏡。
此刻,他端坐於書房的太師椅之上,手中緩緩轉動著一對溫潤的玉球。
目光透過嫋嫋茶香,落在麵前這兩個麵露急切的年輕人身上。
別看他如此泰然,其實心中也是憂慮不斷。
剛把老姚那家夥勸誡住了,這會又來兩個年輕的小輩。
要知道身為官場上的老油條,麵對事情,那基本上都是思前顧後。
可小年輕就不一樣了,總是容易衝動用事。
看著自家侄孫和蘇寶成那小輩話語間,擔憂與焦急溢於言表,眼神中滿是對好友的牽掛。
張明軒雖尚未踏入官場,卻也因好友之事憂心忡忡,站在一旁,緊攥著衣角。
不時附和蘇寶成幾句,言辭間滿是年輕人的赤誠與義氣。
畢竟他的確是不了解事情的始末,就連這麽重要的消息,他這個還未進入官場的小人物哪裏會知曉。
張遠鬆靜靜地聽著,臉上神色未起波瀾,心中卻暗歎這幾個孩子的情誼。
待他們說完,他才不緊不慢地放下手中玉球,輕抿一口茶,潤了潤嗓子。
“你們的來意,我心裏清楚。這事兒,遠比你們想得要複雜。”
聽到這話,兩人的臉色就是一白。
知道這件事情很嚴重,卻沒想到會這麽嚴重。
竟然連身為六部之一的戶部尚書,都覺得棘手很複雜。
他們這種小菜鳥,又怎麽敢去“蚍蜉撼樹”,做那種不自量力的事。
張遠鬆的聲音低沉而醇厚,帶著幾分曆經滄桑後的沉穩,
“你們所提及的種種,背後牽扯的勢力盤根錯節,絕非你們這些根基尚淺的年輕人所能抗衡。”
他微微一頓,目光掃過張明軒和蘇寶成,見他們麵露不甘,又接著說道:
“官場如棋局,一步錯,步步錯。如今這局麵,你們貿然行動,非但不能改變什麽,反而可能會將自己搭進去。
辰安那孩子,你們一同長大,他的品性與才情自是知曉。
他既身處其中,想必也有自己的考量。
當下沒有消息傳來,對我們而言,或許就是最好的消息。”
說到此處,張遠鬆站起身來,背著手踱步到窗前,望著窗外的庭院,那裏的花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是這紛擾世間的一抹寧靜。
“你們現在要做的,首先是穩住自己。照看一下他的家人,莫要讓他們在這節骨眼上慌了神。
朋友有難,這份心意固然可貴,但也得審時度勢。”
張明軒忍不住開口:“伯祖父,難道我們就這般幹等著,什麽都不做嗎?辰安他……”
張遠鬆抬手止住他的話頭,轉過身來,目光中透著幾分長輩的威嚴與慈愛:
“我並非讓你們全然袖手旁觀。隻是在這沒有確切消息之前,按兵不動方為上策。
多餘的動作不要有,莫要打草驚蛇,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有些事兒,急不得,得沉得住氣。
你們幾個孩子之間的情誼,老夫都看在眼裏,感同身受。
但如今這官場風雲變幻,你們唯有顧全自身,日後才有機會幫襯朋友。懂了嗎?”
張明軒與蘇寶成對視一眼,雖心中仍有諸多憂慮,但也知曉伯祖父所言句句在理。他們微微點頭,齊聲應道:
“多謝伯祖父教誨,侄兒晚輩)明白了。”
張遠鬆微微頷首,重新坐回椅上,擺了擺手:
“去吧,有什麽新情況,老夫會知會你們的。”
待兩個年輕人退下後,他又陷入了沉思,目光深邃,似是在籌謀著什麽。
隻希望這場風波莫要將這幾個孩子的未來徹底吞噬……
兩人從尚書府出來的時候,還有些失魂落魄。
畢竟,哪怕知道他們現在什麽也做不了,但直麵現實之後,還是湧上了深深的無力之感。
不過讓他們怎麽也不敢接受的是,蘇辰安那樣的人,有出事的可能。
而在京城這邊人心惶惶的時候,蘇辰安他們早就已經,做好了木筏,順流而下。
畢竟就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處於什麽樣的地界。
想要順著河流,碰碰運氣,看能不能遇到一些人家。
在野外求生,短時間還可以,才待了七八天,兩個人就已經受不了一點。
食物沒有調料也就算了,就連獲得的食物也是饑一頓飽一頓,全靠運氣。
更別提他們那一身破破爛爛的衣裳了,所以在體力能夠支撐的情況之下。
那是迫不及待的,就造著木筏動身,走水路也更安全一些,能夠隱藏一下自身的蹤跡。
沿路,李璟燁更是在一些隱蔽的地方,留下了特殊的記號。
可以說,隻要太子的人看到,就能夠順著記號找到他們的位置。
不過,兩人的運氣,也還算不錯,反正,烤魚吃的那是不能再夠了。
用一些,蘇辰安認識的香料醃製,特別是那個香蒲葉,還有一些紫蘇葉子,說不上好吃。
但起碼因為有一些調料的原因,香味還是很不錯的。
一直沿著,他們遇難的那條河,大概在路上,漂流了7天左右的時間。
終於看到一條,河灘上麵,路麵被踩得十分平坦。
一看就是經常有人在這邊,與之前的荒山野嶺,多了幾分有人居住的痕跡。
受夠了荒野求生的兩人,看到這副場景眼睛都格外的閃亮。
兩個人看著對方眼中的自己,都有些不忍直視。
隻能說,野外真的很能夠改變一個人,就比如蘇辰安和李璟燁都不是愛長胡子的那一類人。
可出來短短半個多月,溫潤如玉的形象,早就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眼下的兩個人,跟逃難的人群,基本沒什麽兩樣。
頭發都已經打結了,渾身的衣裳更是沾染了不少的草料汁,再加上,滄桑的麵孔。
哪怕就算是,太子殿下的敵人,估計都快不能認出,眼前這兩個流浪漢,其中有一位竟是當朝太子。
兩人迅速的把搖搖欲墜的木筏,快速的靠岸,隨後直接把木筏推到河流當中。
不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喜歡蘇辰安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蘇辰安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