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新婦
字數:4302 加入書籤
正廳內早被陽光填滿,八仙桌上擺著精致茶點,檀香嫋嫋升騰。
蘇有根坐在太師椅上,特意換上了簇新的藏青綢緞長衫,發白胡子隨著笑意輕輕顫動;
王桂芬戴著鑲翠銀簪,眼角的皺紋裏都盛滿歡喜。
蘇大壯搓著粗糙的手掌,劉氏不住往廳外張望,見兒子兒媳身影出現,連忙扯了扯丈夫的衣袖。
姚飛雪踩著繡鞋,蓮步輕移,盡管雙腿仍有酸痛,卻走得平穩優雅。
每一步都似在丈量著新身份的重量,繡著並蒂蓮的裙擺拂過地麵,帶起細碎聲響。
蘇辰安始終半步不離地護在她身側,目光裏滿是驕傲。
廳中眾人皆起身相迎,蘇辰安的小叔蘇明堂笑著打趣:
"哎喲,瞧這對金童玉女,可得讓我多看兩眼!"
堂嫂周氏忙上前扶住姚飛雪,嗔怪道:"弟妹走了這麽久,快坐下歇歇。我著身子不便,不能相迎,弟妹,望弟妹不要介懷。"
姚飛雪,看著自己這位堂嫂,哪怕容貌隻是清秀,但性格和處事卻是格外的和善和圓滑。
想必以後相處起來,應該也會十分的融洽。
在眾人的注視下,蘇辰安牽著姚飛雪走到二老麵前。
夫妻二人動作齊整地屈膝行禮,動作如行雲流水。
姚飛雪端起青瓷茶盞,茶湯在晨光中泛著琥珀色的光:
"孫媳給祖父祖母敬茶。"聲音清越,帶著恰到好處的恭敬。
蘇有根接過茶盞,連飲三大口,笑得合不攏嘴:
"好!好!好!"
王桂芬更是笑得眼角濕潤,顫巍巍打開紫檀木盒,取出那隻通體碧綠的玉鐲。
鐲子質地通透,隱隱泛著熒光,顯然是難得的珍品:
"乖孩子,這鐲子是宮裏貴人賞的對鐲,你堂嫂得了一隻,這隻便該是你的。戴上它,往後咱們便是一家人了。"
姚飛雪雙手接過鐲子,腕間頓時添了一抹溫潤翠色。
她再次行禮致謝,隨後示意丫鬟呈上準備好的禮物。
遞給蘇有根的鞋履針腳細密,鞋麵上還繡著暗紋雲紋,針腳起落間藏著巧思;
送給王桂芬的抹額上,繡著栩栩如生的麻姑獻壽圖,金線勾勒的祥雲與珍珠點綴的霞光交相輝映。
"些微薄禮,還望爺奶莫嫌棄。"
姚飛雪柔聲道。至於突然變更的稱呼,其實也是正常的。
講究一點的人家稱為爺奶,那都是叫做祖父祖母。
但顯得親近一些,叫爺奶明顯更討人歡心一些。
沒看兩位老人,聽到他這一聲爺奶,笑的那叫一個合不攏嘴。
王桂芬摸著抹額上細膩的刺繡,眼眶又紅了:
"好孩子,這手藝可真不錯,真是有心了。"
蘇有根捧著新鞋,反複摩挲,不住點頭:"好!好!好"!
對於他來說,一些好聽的場麵話,他是說不出口,反正自家這個兒媳婦她哪哪都覺得好。
給爺奶敬茶的儀式圓滿結束後,廳內的喜慶氛圍愈發濃烈。
蘇辰安牽著姚飛雪的手,緩步走到父母蘇大壯和劉氏麵前。
隻見劉氏早已紅了眼眶,手中帕子緊緊攥著。
蘇大壯則不住地搓著衣角,麵上堆滿了憨厚的笑意,夫妻倆眼中滿是期待與欣喜,仿佛在盼著這一刻已等了許久。
蘇辰安與姚飛雪並肩而立,神情莊重,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隨後緩緩跪下。兩人齊聲道:
“爹娘,受孩兒一拜!”
聲音清朗,帶著對父母的敬重與感恩。
接著,他們端起早已備好的茶盞,雙手高舉過頭,向父母奉上孝心茶。
蘇大壯和劉氏連忙伸手,一人拉住一個,用力將他們扶起,動作中滿是疼愛。
劉氏顫抖著雙手接過茶盞,淚水在眼眶裏打轉,聲音哽咽道:
“快起來,快起來……”
蘇大壯則是大口喝著茶,喉結上下滾動,喝完後重重地將茶盞放在桌上。
爽朗地大笑起來:“好!好!這茶甜,真甜!”
其實他這個大老粗哪裏品的出茶甜不甜,但是是自家兒子跟兒媳婦給他敬的茶,明明淡淡的口感,硬是被他給喝出了甜味。
笑罷,夫妻倆對視一眼,各自掏出一個厚實的紅封。
這紅封裏,裝著的是他們這些年省吃儉用攢下的心血。
其實也就是一間還算不錯的鋪子和一個郊外的莊子。
京城這邊的地價本來就貴,特別是地段好一點的鋪子。
他們攢了這麽多年的銀子,都還不夠,還是跟自家小弟借了一些。
劉氏將紅封塞進姚飛雪手中,一臉慈愛的說道:
“好孩子,這小小心意莫要嫌棄,這是我們做爹娘的一片心意。”
“謝謝爹娘,兒媳定會好好經營”。
說著,劉氏又從袖中取出一把鑰匙,鄭重其事地交到姚飛雪手上:
“這是庫房的鑰匙,裏麵堆的都是皇宮賞賜的稀罕玩意兒,咱們這些粗人也不懂怎麽打理。
你堂嫂如今懷著身子,也不願操心這些俗事,往後就隻能麻煩你了。”
姚飛雪有些意外,沒想到自己剛嫁進蘇家,就得到了公婆如此的信任與器重。
她雙手接過鑰匙,語氣恭敬又誠懇:“兒媳定不負爹娘所托,定將家中事務打理妥當。”
心中既感動又欣喜,她本就知曉夫君家人和善。
卻沒想到自己能這麽快就融入這個家庭,還得到了管家之權,這讓她對未來的生活更添了幾分期待與信心。
隨後,姚飛雪讓丫鬟將準備好的禮物一一呈上。
送給公婆的是精心挑選的衣料和滋補藥材;
給小叔小嬸的是精致的筆墨紙硯和繡品;
堂兄堂嫂則收到了實用又美觀的首飾和擺件。
每一份禮物都飽含著她的心意,眾人接過禮物,紛紛誇讚她心思細膩。
禮尚往來,眾人也都給姚飛雪回了禮,一時間,廳內洋溢著濃濃的溫情。
儀式結束後,蘇辰安輕聲對姚飛雪說道:“走,帶你去廚房瞧瞧。”
在蘇辰安的家鄉,新媳婦進門第二天有下廚展示廚藝的習俗。
雖說在京城沒有這般講究,但蘇家仍保留著,隻不過要簡單許多而已。
不用特別繁瑣,隻是讓新媳婦在這一天,要不下個麵條,要不蒸個饅頭,求個好寓意而已。
喜歡蘇辰安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蘇辰安的科舉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