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祝仵作

字數:4002   加入書籤

A+A-


    有人這麽一提起祝寧,孫皇後也就作勢含笑用目光在眾人裏尋找起來:“祝娘子在何處?”
    祝寧從剛才那人出聲就已準備好了的,這會兒站起身來,不疾不徐,落落大方地朝著孫皇後行禮:“承蒙孫皇後您給的恩賞,阿寧能看見如此美的牡丹,不勝感激。”
    孫皇後的目光就落在了祝寧身上。
    其他人的目光亦然。
    麵對這麽多人的注視,祝寧沒有半點的怯意,依舊是盈盈微笑。
    光這一份心理承受力,就足以讓人對祝寧刮目相看。
    畢竟,這可是皇宮。
    畢竟,這可是許多長安城的官眷一輩子都不能參加的牡丹宴。
    祝寧一個商戶之女,竟然能有這樣的從容……都不像是商戶之女了。
    孫皇後的笑容也添上了幾分讚許:“果然是年輕得叫人驚歎。”
    祝寧含笑道謝:“多謝孫皇後您的誇獎。”
    “聽說你驗起屍來一點輸給男子。”有位婦人開口,語氣雖是稱讚,但並不知說這話到底是什麽目的。
    祝寧坦然回望那位夫人,含笑道:“我雖不該如此輕狂,但夫人這話聽了,叫我十分歡喜得意。隻是,我也不知夫人口中的男子,是和誰比?若是對方太平庸,倒是沒必要比的。”
    這種時候,就不能一味的謙遜。
    而且,謙遜是需要用對人的。
    現在這個場合,越謙遜,反而越顯得虛偽。
    祝寧覺得,自己這個年歲,又做了這樣的事情,立一個年少輕狂的人設,更符合情況一點。
    等祝寧這一番狂傲的話音落下,場麵一度安靜了一下。
    所有人都驚訝於祝寧的輕狂,唯有盧娘子微一頷首:是了,這祝娘子就是這樣傲氣。這份傲氣,倒讓她脫俗起來。
    孫皇後笑了一聲,仍是讚許:“果然是年少有為。”
    有夫人笑盈盈開口:“我隻敬佩一點,祝娘子每日摸那屍體,吃飯竟還吃得下。”
    場麵又是安靜了片刻。
    誰都聽得出來,這是不懷好意。
    更是充滿嫌惡。
    隻是披著笑談的皮,倒叫人不好直接發火。
    有人含笑作壁上觀。
    有人看看向祝寧,難掩嫌棄,甚至還做出掩鼻子的行為,絲毫不掩飾。
    也有人為祝寧揪心——比如盧娘子。
    而孫皇後,也並沒有解圍的意思,估計也想看看祝寧到底如何應對。
    祝寧仍是含笑,隻是回應的言辭也並不柔軟:“夫人是覺得屍體汙穢嗎?”
    場上又是一靜。
    死者為大。誰也不好說這話的。
    畢竟……大家都還信鬼神。
    祝寧看著那位夫人,意味深長道:“我不僅吃得下,還吃得很香呢。畢竟,為人伸冤,乃是積德行善,我自覺十分心安理得。”
    “再則,夫人吃飯之前,不淨手的?哎呀,那可不好,畢竟雖然夫人不用日日辛勞做活,但也難免沾染灰塵,有時候還要更衣這些……吃到肚子裏,還是不妥。”
    祝寧認認真真建議:“還是要洗手的。”
    眾人:……別說了,吃飯呢。
    那位夫人更是麵上都紅了幾分,宛如用多了胭脂,怒道:“你胡說什麽?我如何不淨手了?再說了,吃飯用筷子,難道誰用手抓?那豈不是成了蠻夷之人?”
    祝寧笑了:“這話可不敢說。”
    畢竟現在,貴族人人都有一把小匕首,專門用來切肉分肉的——這也是一種享受美食的方式不是?
    “不用筷子就是蠻夷,那天底下的人,大半都是蠻夷了?”祝寧連連搖頭:“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本就是人生一豪事。夫人就算為了嘲諷我,也不必牽連其他人。”
    被牽連的其他人心中小人瘋狂點頭:對對對!為什麽要說我們是蠻夷人!
    就連孫皇後也不悅地看了一眼那婦人:“慎言。”
    那婦人狠狠吃了一癟,一時灰頭土臉,臉上更紅了。
    祝寧含笑舉杯,敬她:“不過,夫人如此關心佩服我,我心裏也是感激的。夫人隻管放心,我每次驗屍完,都焚香沐浴,好好淨手完了才會吃東西的。”
    她本就年輕,這會說這話時候語氣俏皮,一下就把已經有點崩壞的氣氛拉回來一下。
    於是大家趕忙也一起說笑兩句,唯恐真破壞了這次宴會——這可是孫皇後的牡丹宴,鬧得不痛快,那不是讓孫皇後難堪是什麽?
    經此一役,大家也都知道了祝寧不是那好捏的軟柿子,許多人默默地把原本準備好的話咽回去,不打算自討沒趣了。
    祝寧滿飲一杯。
    但也有那些好奇的,或是不懷好意的夫人開口:“祝娘子怎麽想到驗屍的?那些凶殺案子的死人,到底是血淋淋的,看著有些恐怖。”
    “說來也是機緣巧合。”祝寧放下杯子,微微一笑,就給大家講起了自己的經曆:“原本我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成日隻知做新衣,買首飾,吟詩詞的女娘。可我隨我亡夫去任上的時候,遇到了山匪,我那亡夫當時就殞命而去,我也受了傷。”
    “若不是被路過的好心人相救,隻怕也得死。”
    “而後,又在那地方接觸到了當地看守義莊的老者,也是我的師父。”
    “我因舍不得亡夫,就多去了幾趟義莊,也因此開始學到驗屍的技巧。這才發現,我在這件事情上竟有難得的天賦。”
    “於是我拜了師,學了藝,又機緣巧合幫著當地破了兩個案子。這才得了大理寺的青睞。”
    祝寧絕口不提柴晏清。
    柴晏清在這種時候,提起來反而不好。容易拉來仇恨。
    “我入這一行,其實心裏想的也簡單。我覺得,老天爺既然饒我一命,我也要想辦法多行善積德才行。光是燒香拜佛……實在是不足以回報老天的恩德。”
    “那時候,我偶然看到了一個送到義莊的屍體,看出了些東西。猶豫要不要去說。畢竟,我隻是個女娘,也不是一正經的仵作,心裏難免有點遲疑。”
    “然後,諸位夫人猜,怎麽著?”祝寧說到這裏,還故意賣起了關子。
    還真別說,這關子賣得很成功。
    畢竟本來大家對祝寧和仵作這個行業就好奇,這會兒祝寧還講起了故事——
    大家那點八卦之心都被勾起來了。
    就連孫皇後也忍不住開口問:“怎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