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人性與佛性

字數:2181   加入書籤

A+A-


    世人很多說自己信佛,也在修佛,雖說自己是俗家弟子,但是禮佛,信佛,求神靈保佑,但是你真的做到佛家的大愛了嗎?其實都是嘴巴信佛而已,偽信,如果真的是信了,修了,你定沒有煩惱而言
    人性與佛性
    人性是愛上了就想占有
    佛性是讓你愛了就好,不許貪心
    人性是委屈了就要埋怨
    佛性則是讓你寬宏大量接納包容
    人性受傷了就會痛苦
    佛性是讓你慈悲為懷,原諒一切
    人性是付出就想收獲
    佛性是讓你有利他之心,別求回報
    人性是遭遇背叛就想打擊報複
    佛性則讓你看清因果,放下恩怨
    人性是自私自利,趨利避害
    佛性是讓你放下小我,慈悲大愛
    人性是貪愛,貪情,貪財,貪利
    佛性則讓你隨緣體驗,放下執念
    當用佛性戰勝了人性
    徹底看空了一切
    原諒包容所有,心平氣和的接受好的與不好的人和事
    那就是真正開始走上佛家修行路
    人生短短數十載,人的欲望是最可怕的,為什麽說貪,嗔,癡,慢,疑在佛教中被稱為“五毒心”,指的是五種會妨礙修行和造作惡業的心態。
    貪,指的是對物質的過度追求和執著,包括對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的貪戀。貪心重的人往往不知足,貪婪地追求更多的物質和享受,這種心態會讓人沉溺於欲望之中,無法自拔。
    嗔,指的是生氣、憤怒和怨恨。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容易產生憤怒和怨恨的情緒,這種情緒會讓人失去理智,做出錯誤的決定和行為。佛教中常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心會讓人失去平靜和理智。
    癡,指的是愚昧無知,缺乏智慧和判斷力。癡心重的人往往不明事理,是非不分,容易陷入錯誤的思考和行為中。這種心態會讓人看不清生活的真實麵貌,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
    慢,指的是傲慢自大,輕視他人。慢心重的人往往自以為是,高估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看不起他人,這種心態會影響人際關係和社會和諧。
    疑,指的是多疑、不信任。疑心重的人常常懷疑他人和事物,缺乏信任和安全感,這種心態會讓人陷入自我懷疑和迷茫之中,影響修行和內心的平靜。
    這五種心態如同毒藥,會腐蝕內心,妨礙修行和達到內心的平靜和清淨,想要修成正果,必須戒除這五毒心,才能達到內心的平靜和清淨。
    所以人人覺得自己手拿佛珠,跑山拜廟就是佛家弟子,錯,心中有佛不在你跑不跑山,拜不拜廟,心中真的有,去戒除這五毒,你才是真正的佛門中的俗家弟子。而不是披著羊皮的狼。
    你嘴上說著信佛, 心裏卻滿是惡意, 這樣真的好嗎?嘴上念佛千百遍, 心中不善又何妨?行為才是真修行, 警醒自己莫忘初心
    你口中的佛音, 若掩不住心底的惡意, 那信仰又有何意義,說到信佛卻行不善, 這些警醒非虛言,信仰在心不在口, 言行一致才是真修行,嘴上念佛號, 心中卻無善, 警醒你, 修行在行不在言,信佛非口若懸河, 心善方顯真章,口誦佛號聲聲慢, 心行不善步步偏?
    感恩遇見,相遇即是緣,結緣地球ertkjhgz,非誠勿擾
    喜歡一個出馬仙自述真實經曆請大家收藏:()一個出馬仙自述真實經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