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德行二
字數:1625 加入書籤
之所以我們能夠得到這些,都是因為我們是有福之人。我們身上的福報能夠支撐我們得到的名利和地位,所以我們才會生活得舒心。
這個結果的取得,並不是取決於我們多麽努力。就和學習一樣,天天看書的人成績不一定是最好的。
所以,我們要珍惜所擁有的。這是其一。其二,我們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提升自己的德行,把自己的視野和心胸擴大,讓自己能夠配得上更高的負重。
古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其實說的就是德行。
人不配財,必有所失:若一個人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管理和運用財富,那麽這些財富很可能會流失。
這裏麵若是把“人”改為“能”,“能不配財”可能更能表達含義。“能”,指能力,本事。
社會個體是有差異的,所以人與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這個就是經濟學說的比較優勢。我們可以嚐試用比較優勢理論分析一下“能不配財,必有所失”的含義。
眾所周知,每個人能力不均衡,都有自己擅長的方麵。這也是所說的360行,行行出狀元
所以,我們做事情,特別是找工作賺錢就必定要找自己擅長的,因為這個才是可以最大限度發揮自己能力的途徑。實在找不到怎麽辦,那就找性價比最高的。從這個角度說,賺錢就要從事自己擅長的領域。這就好比打工和創業,沒有足夠的積累和試錯的成本,就不要想著創業,因為賠不起。
所以,作為普通老百姓,還是老老實實地打工最好。有一技之長傍身,至少不會挨餓。有些人賺了點錢,以為自己能力出眾,自己的判斷力遠超常人,所以去搞投資、創業等等,期待著高風險高回報。殊不知,隔行如隔山,想在未知的領域賺錢猶如在黑暗裏快步疾行,哪有不摔跤的。
這個其實就是“能不配財”的最現實體現。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我們應該成為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但是往往受著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和傳統金錢至上的觀點,我們在不自覺間就成為了金錢的附屬。
網上有句話說得好:想破壞一段友情,那就去找他借錢。所以說,管理財富是一門學問。
國外為了防止子孫後代出現敗類,就研究出了基金會,聘期牛人運作資產,從而確保資產延續。其實這真的是一個偉大的發明。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順其自然
有的人還想說,後天是否能積累德行,當然可以的,例如,祭祀祖先,孝敬父母,和善對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放生,償還冤親債主等等,都可以積累一定的德行。
隻不過這個德行給你的回報,可能是你自己,也可能是你的子孫後代,在你自己身上,如果沒有錢財上的明顯改善,你可能也沒當回事,比如身體倍棒,你可能覺得是你身體好不會聯想到是你積德行善給你的福報,所以人嘛,知足者常樂
感恩遇見,相遇即是緣,結緣地球ertkjhgz,非誠勿擾
喜歡一個出馬仙自述真實經曆請大家收藏:()一個出馬仙自述真實經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