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這玩具真有這麽厲害?

字數:4190   加入書籤

A+A-


    接著,他又轉向晶體管技術,這比電子管要複雜得多,但現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有了清晰的理解:
    "晶體管製造設備清單:
    半導體材料製備設備:區熔爐、單晶拉製裝置
    摻雜設備:擴散爐、離子注入機
    光刻設備:紫外光源、精密對準裝置
    蝕刻設備:化學蝕刻槽、等離子體蝕刻機
    金屬化設備:真空蒸發鍍膜機
    封裝設備:精密焊接機、樹脂封裝設備
    測試設備:半導體參數測試儀、微型探針台
    製造流程:
    材料製備:提純矽或鍺,製成高純單晶棒
    切片:將單晶棒切成薄片晶圓)
    氧化:在晶圓表麵生成氧化層
    光刻:使用光敏劑和掩模版在晶圓上定義圖形
    摻雜:在特定區域摻入雜質如磷、硼),形成pn結
    金屬化:沉積金屬層,形成電極觸點
    分割:將晶圓切割成單個晶體管芯片
    封裝:將芯片固定在引腳架上,進行外部封裝
    測試:測試晶體管的各項電氣參數"
    李明遠寫得飛快,生怕遺漏任何細節。
    在現有條件下,完全可以開始電子管的生產,但晶體管製造則麵臨更多挑戰,特別是在高純材料和精密設備方麵。
    "需要從簡單的點接觸式晶體管開始,"他自言自語,"這種早期晶體管結構相對簡單,對設備要求較低,適合我們現階段的條件。"
    他又補充了一些關於點接觸式晶體管的具體參數和製造細節,確保即使在技術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也能實現基本生產。
    當李明遠最終合上筆記本時,窗外已是繁星滿天。
    看了看牆上的時鍾,驚訝地發現已經是深夜11點多了。
    "電子管和晶體管,這才是真正改變世界的技術。有了這兩項基礎,計算機、精密雷達、通信設備……一切都將變得可能。"
    李明遠握著筆的手停了下來,目光再次掃過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電路圖和製造工藝。
    電子管和晶體管,這才是真正能把這個時代推向下一個工業革命的關鍵。
    不過這些都得先放一放。
    "有了晶體管,未來甚至能做出手持式計算機……"李明遠揉了揉發酸的眼睛,自言自語道,
    "不過先解決眼前的事吧,一步一步來。"
    ……
    一周後,軋鋼廠外的試射場,周圍環繞著高大的土坡,防止意外事故造成傷害。
    這個臨時測試場地是趙部長緊急協調的,為了確保測試效果,還特意從軍方調來了專業的靶標設備。
    一大早,李明遠就和技術小組抵達了現場,對超輕迫擊炮進行最後的檢查和調試。
    這件作品是他連夜趕工的結晶,采用特種鋁鎂鋰合金製造,外表呈現出淡淡的銀灰色,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李總工,怎麽這麽小啊?真能打嗎?"一個年輕技師有些懷疑地看著這個比傳統迫擊炮小了一圈的武器。
    李明遠笑了笑,正準備回答,遠處一陣嘈雜聲打斷了他。
    十幾輛軍用吉普車和幾輛黑色轎車駛入測試場,從車上下來一群身著軍裝的高級軍官和一些穿著樸素的中年人——顯然是軍方高層和專家們到了。
    趙部長快步走過來,身旁跟著一位兩鬢斑白的中將和幾位軍方專家。
    "李總工,這位是周將軍,是後勤部的負責人,專門來看看你的新發明。"趙部長介紹道。
    李明遠立正敬禮,"周將軍好!"
    周將軍還禮,目光卻落在了那個放在地上的迫擊炮上,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這就是你說的能改變戰場格局的新式迫擊炮?"周將軍聲音裏帶著明顯的懷疑,"看起來比我們現役的還要小一號。"
    幾位隨行的軍方專家也圍了上來,臉上都帶著疑惑的表情。
    "這麽小,炮管也就一米多點吧?能打多遠?"一位武器專家模樣的人彎腰看了看炮管,直起身子問道。
    "報告首長,最大射程4000米,有效射程3500米。"李明遠答道。
    "4000米?"專家嗤笑一聲,"我們現役82毫米迫擊炮射程才2500米,你這個小家夥能打4000米?圖紙上說說可以,實際上可能不行吧?"
    另一位專家蹲下身,托起迫擊炮,驚訝道:"這麽輕?多重?"
    "全重15公斤,首長。"李明遠回答。
    "什麽?!"專家差點把炮給摔了,趕緊放回地麵,一臉不可思議,
    "傳統82毫米迫擊炮少說也有30公斤,你這還不到二分之一?這是什麽材料做的?"
    "特種鋁鎂鋰合金,首長。這種合金強度接近鋼鐵,但重量隻有三分之一。"
    周圍響起一片質疑聲:
    "這麽輕能承受炮彈發射的衝擊力?炮管會不會炸膛?"
    "炮彈初速度能有多少?那麽輕,反衝力控製得了嗎?"
    "這材料能抗高溫嗎?連續發射會不會變形?"
    李明遠沒有急著解釋,而是轉向趙部長,"部長,測試準備已經就緒,是否可以開始?"
    趙部長看了看周將軍,得到對方點頭後,大聲宣布:"測試開始!"
    "請大家退後一些,注意安全。"李明遠示意眾人後退到安全區域,然後站到迫擊炮旁,開始了他的表演。
    他先從身旁的彈藥箱中取出一枚炮彈——同樣經過特殊設計的輕型炮彈,比傳統炮彈小一圈但更為流線型。
    "現在我將演示單兵攜帶和架設。"李明遠一手提起迫擊炮,一手拿著幾枚炮彈,輕鬆地走動起來,仿佛那沉重的武器隻是個普通的行李包。
    圍觀的軍官們交頭接耳,顯然對一個人能如此輕鬆地攜帶完整的迫擊炮感到驚訝。
    傳統上,迫擊炮的炮身、炮架和基座需要分開,由多人搬運。
    李明遠走到預定位置,放下迫擊炮,迅速展開三腳架,調整水平,檢查瞄準裝置。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計時!"趙部長對身邊的秘書說。
    "三十二秒!"秘書驚訝地報告,"從拿起到架設完成,隻用了三十二秒!"
    軍官們麵麵相覷,傳統迫擊炮的架設通常需要三到五分鍾,而且是多人協作。
    喜歡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