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真猛受封

字數:5016   加入書籤

A+A-


    一時間天津的百姓立刻自發敲鑼打鼓,燃放鞭炮。
    大街小巷瞬間熱鬧非凡,男女老少皆湧出家門。
    孩子們嬉笑打鬧著,手裏揮舞著小旗幟,在人群中穿梭奔跑。
    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扛起大鼓,用力敲擊。
    那激昂的鼓點仿佛敲出了大家心中的暢快。
    老人們相互攙扶著,臉上洋溢著欣慰又激動的笑容。
    嘴裏不停念叨著:“可算把這些洋人打跑咯,咱老百姓能過幾天安穩日子啦!”
    婦女們聚在一起,一邊興奮地談論著,一邊將提前準備好的糖果分發給周圍的人。
    街道兩旁擺滿了小吃攤,攤主們熱情地招呼著過往的行人,免費請大家品嚐美食。
    人群中有人自發組織起了舞龍舞獅表演。
    那色彩斑斕的龍和威風凜凜的獅子在人群中上下翻騰,引得眾人陣陣喝彩。
    整個天津城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中。
    大家用最熱烈的方式慶祝著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此時林瑾兒卻高興不起來,四處打聽自己的替身假林錦兒和姐妹們的下落。
    一名曾經親眼看過假林瑾兒被洋人折磨至死的士兵告訴她,林黑兒已經遇害。
    被洋人製成標本運去了歐州,供人欣賞玩樂的消息。
    林瑾兒聽後即傷心又氣憤,跑到沒人的地方放聲大哭:
    “妹妹呀,沒想到你死後會遭受如此大的屈辱!”
    “我定會找機會將你的屍體從歐州找回厚葬!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真猛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過來相勸:“瑾兒,節哀啊!”
    她快步走到林瑾兒身邊,輕輕拍了拍林瑾兒的肩膀。
    林瑾兒淚眼朦朧地抬起頭,滿臉悲戚。
    真猛歎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瑾兒,黑兒姑娘的遭遇的確令人痛心。”
    “但你此刻不能隻沉浸在悲痛中,咱們剛打跑洋人,百姓們正需要咱們帶領著重新整頓天津秩序。”
    “你若是一直消沉,又如何能為黑兒姑娘完成遺願呢?”
    林瑾兒咬著嘴唇,淚水止不住地流:“可我怎能眼睜睜看著妹妹受辱,我一定要去歐洲把她帶回來。”
    真猛皺了皺眉,耐心勸道:“你此去歐洲,路途遙遠,危險重重。”
    “且不說能不能找到妹妹的屍體,單是這一路就不知要經曆多少艱難險阻。”
    “你振作起來,把咱們的隊伍發展壯大。”
    “讓更多人免受洋人欺淩,這才是黑兒姑娘願意看到的。”
    林瑾兒聽了,沉默許久,緩緩點了點頭,眼神逐漸堅定起來。
    一個月後天津局勢穩定,真猛的奏折也到達了西安。
    慈禧看到奏折後大喜,立即召集大臣議事。
    朝堂之上,慈禧滿臉笑意,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
    “真猛這孩子當真是給了我一個驚喜,竟把天津給奪回來了!”
    大臣們紛紛附和,誇讚真猛英勇善戰,謀略過人。
    其中一位老臣站出,拱手道:“太後老佛爺。”
    “金真猛立下此等大功,應當重重獎賞,以激勵更多將士奮勇殺敵。”
    慈禧點頭,思索片刻道:“賞真猛黃金千兩,綢緞百匹。”
    “再封她為一等子爵,世襲罔替。”
    眾臣皆稱太後聖明。這時,又有大臣提議:
    “天津初定,還需派得力之人前去治理。”
    “真猛熟悉當地情況,不如就讓他兼任天津知府。”
    慈禧略一沉吟,覺得此計可行。
    便下旨讓真猛兼任天津知府,好好治理天津,保一方百姓平安。
    大臣們退朝後,慈禧仍沉浸在喜悅之中。
    她深知,此次天津收複,不僅讓朝廷顏麵有光,也讓百姓看到了希望。
    她期待著真猛能在天津幹出一番更大的事業。
    真猛接到聖旨立刻找來柳夏初:“阿初你看,慈禧開始攏絡人心了。”
    “我想聽聽你的意見,你看此事我該怎麽辦?”
    柳夏初看完聖旨冷笑一聲:“這慈禧分明是想讓你為她賣命。”
    “這黃金綢緞、子爵封號,還有那天津知府的職位,不過是她的糖衣炮彈罷了。”
    柳夏初神色嚴肅:“若你接受了這封賞和官職,便會被卷入這朝堂的是非之中。”
    “以後行事諸多掣肘,還得處處為慈禧效力。”
    “別忘了我們的任務,如果你接受了這些,以後我們還怎麽革命?”
    真猛皺著眉頭,陷入沉思:“可若不接受,隻怕會惹慈禧不滿,招來禍端。”
    柳夏初思索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你可先假意接受,穩住慈禧。”
    “然後以下一步還要光複北京為由,,請求朝廷重新派人接手天津政務。”
    “然後暗中安插自己人,潛伏在總督衙門。”
    “同時,慢慢發展自己的勢力,為將來北伐做準備。”
    真猛眼睛一亮,點頭稱是:“此計甚好。”
    “既給了慈禧麵子,又能為革命謀得發展。”
    “隻是這朝堂水深,行事還需小心謹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柳夏初拍了拍真猛的肩膀:“放心,我會幫你出謀劃策,咱們一步步來。”
    真猛深吸一口氣,眼神堅定,準備按計行事。
    於是,真猛又派人向慈禧送去了奏折,慈禧看後很是欣慰。
    更沒想到真猛會主動提出收複京城,於是,又召集大臣商議派誰去接任總督之事。
    朝堂之上,慈禧端坐在上方,掃視著眾臣,緩緩開口:
    “金真猛主動請纓收複京城,實乃忠臣。”
    “如今天津需派人接任總督,諸位可有合適人選?”
    一位大臣率先出列,拱手道:“太後老佛爺,”
    “下官以為李大人經驗豐富,治理地方頗有成效,可擔此重任。”
    李大人聽聞,忙站出來謙遜一番。
    這時,另一位大臣反駁道:“李大人雖有經驗,但天津剛經曆戰亂,需有革新之能者。”
    “下官舉薦張大人,他思想開明,或能讓天津有新的氣象。”
    張大人也上前謝恩,眾臣議論紛紛,各執一詞。
    慈禧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李大人沉穩,張大人革新,皆有可取之處。”
    “但天津眼下需快速恢複,還得有能統籌各方之力者。”
    此時,一直沉默的一位老臣站出:“太後,老臣舉薦袁世凱袁大人。”
    “他曾在多地任職,協調能力出眾,定能穩定天津局勢。”
    慈禧眼睛一亮,點頭道:“就依老臣所言,著袁世凱即刻赴天津接任總督之位。”
    眾臣紛紛領命,此次商議便落下帷幕。
    袁世凱接到調令後非常高興,天津總督啊,多肥的缺……
    他立刻著手安排行程,一麵收拾細軟,一麵召集心腹幕僚商議赴任事宜。
    幕僚們紛紛道喜,誇讚這是袁大人的福運。
    袁世凱嘴角上揚,眼中滿是得意:“此去天津,定要做出一番成績,讓太後和諸位大臣看看我的本事。”
    “諸位,你們趕緊回去準備準備,隨本大人去天津上任……”
    喜歡馬戲團裏的大姐大請大家收藏:()馬戲團裏的大姐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