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世界八41

字數:3278   加入書籤

A+A-


    “這麽多啊!”傅元舟在邊上驚歎了一句,點頭答應,轉頭問茵茵,“過幾日咱們一塊兒去?”
    “明日你帶人去瞧瞧吧,我就不去了,”茵茵說,“還得合計把這些人都往哪裏分過去呢。”
    “幾百個同鄉,總不能都在一處,到時候一個人鬧起來,其餘人總不會幹看著。”
    傅元舟聞言:“那我也不去了,到時候我帶著陽遼大營的人多去溜達幾圈。”
    “不差這一時半刻的,”茵茵笑起來,“你還是去看看,咱們陽遼的常平倉修得可好呢。”
    陽遼的常平倉從茵茵接手以後就開始修建,每年屬於官方土地上的糧食都是直接曬好進倉,從沒外流過,就連收上來的賦稅,將押送進京的分出來後,剩下的也都是如是處理。
    除此之外,茵茵還常借著楚家商隊的便利,從別處買糧。從一個地方一次買得不多,但年年都有。
    這樣過了幾年,茵茵不止填滿了三個常平倉,甚至每年還要用新糧換出陳糧。雖然陳糧有損耗,價格也不如新糧,但這上頭的補貼,茵茵從來沒吝嗇過。
    如今知道宋國那邊有問題,今年的陳糧自然就不會再往外賣了,但光這些,就夠到陽遼的流民全年吃飽不愁,在本地過上安生日子了。
    傅元舟自覺留在這兒也是礙事,梳洗過後,也不改天了,下午就去幾個常平倉轉了轉,被倉內的存儲嚇了一跳,回到家裏又不住的誇讚茵茵。
    茵茵聽得頭都不抬一下,直接叫他幫忙做事去。
    傅元舟坐了一會兒,又回來挨著她:“茵茵你打算怎麽安置這些人?”
    茵茵停下手裏的筆,把桌上的冊子往前翻了翻:“這一部分是有意留在陽遼的,我打算分到偏一些的莊子附近去,讓他們開荒。”
    “到時候吃住暫且都在莊子上,等京中出了章程,要是允許他們留下,那他們開出來的荒地,以後就是他們的立身之本。”
    “剩下這些是還心向宋國,盼著能回去的。正好叫他們去修路,修路期間,一應吃住都由陽遼供給。”
    “這法子好,”傅元舟說,“他們把精力都用在種地、修路上,就沒工夫想別的,也不怕他們鬧出事。”
    陽遼這頭,按著茵茵的計劃布置下去,再有從宋國來的流民,也按著這個章程處理,日子沒掀起半點波瀾。
    那頭皇帝收到折子時,剛好在皇後的鳳儀宮中,看見呈上來的折子和給皇後的信,皇帝頗為無奈:“他們才走了多久,這就緊趕慢趕的送了折子來。”
    皇後算了算時間催促皇帝:“就算是寫信,這些太快了些,數著日子更像是加急送來的,皇上不如先看看再說吧。”
    皇帝這才叫人呈了折子上來,皇後也跟著在邊上拆信。
    皇後看了兩眼就止住了,將剩下的一半遞給皇帝:“這些是給皇上您的。”
    皇帝飛快看完,臉上也帶了幾分深思和怒火。
    皇後知道他的火氣不是對著茵茵夫妻,便沒幫著說話。
    皇帝即刻命大太監傳了相關的官員進宮,他自己緊趕慢趕的用過膳,也往前頭去了。
    幾百個流民,寧願逃往別的國家,也不往宋國的京城去,這裏頭的文章可多著,偏生遞消息進京的,隻有剛回到封地的陽遼王夫婦。
    皇帝給陽遼的指示很快下來,這一批人,陽遼想留就留,不想留,也別叫他們現在就回去。順帶再讓茵茵給明國也去一封信,提一提這事。
    “皇上是有什麽謀劃,怎麽還要和明國送信,”傅元舟隨口說完,就同茵茵道,“咱們的人說朝廷往靠近宋國邊境處,調了不少軍隊過去。”
    原本茵茵派人往宋國邊境那邊調查,是打算看看那附近的情況,畢竟陽遼都有幾百人,更靠近宋國邊境的肯定隻會更多。哪知道有關流民的事沒查出來,先知道了軍隊的調度。
    茵茵鋪開紙張寫信,意有所指的說:“明國黎國都和宋國毗鄰,若皇上有什麽想法,若不同明國達成默契,可辦不成。”
    傅元舟若有所思:“看來皇上所圖不小。”
    “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呢,我寫這信出去,也就是打個前站,”茵茵說著又道,“他們還沒打聽出來那些流民去哪兒了?這幾百人總不能是沒經過那邊,直接從地底下打洞越過三座城,跑到陽遼來的吧。”
    “說是有消息,但還沒找到證據,”傅元舟看了一眼外頭,“說是當地的豪強名下多了不少能做事的人,但人在何處卻不知道。”
    茵茵嗤笑一聲:“這些人膽子還挺大。”
    要是陽遼也跟著那幾座城池一樣,由著底下的豪強悄悄把人給藏起來,他們肯定不會有事,但傅元舟和茵茵將事情報給了皇帝知道。
    如果黎國最後沒得到什麽好處還好說,若是從中攫取到利益,那幾座城池的主官就要倒大黴了,那些豪強也得被清理一遍。私自收容幾百上千的黑戶,是要造反嗎?
    不過作為靠近邊境城池的上官,卻連這點政治敏感性都沒有,就算栽了也不冤。
    皇帝雖然給了新指示,茵茵卻直接按了下來沒往外說。
    留人也是有方法的,在陽遼心裏還想著宋國的,就算勉強留下也沒什麽用,心甘情願留下的,才會把自己當成真正的陽遼人。
    茵茵帶著一應陽遼官員開了幾次小會後,就定下了章程。這些從宋國跑來的流民雖然都是黑戶,但要是符合陽遼的標準,也可以入籍陽遼,擁有自己的土地。
    消息一出,不說本就有心留在陽遼的種地組,就是原本沒想留在陽遼的修路組都有人動了心。
    至於剩下的人,茵茵在等一把火。
    待到宋國的異姓王石秋亮派了手下的人往陽遼來求見時,茵茵知道,這把火要燒成了。
    喜歡快穿:活到大結局請大家收藏:()快穿:活到大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