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建廠

字數:6683   加入書籤

A+A-


    慕初筱帶著機器設備回到蘆市後,等設備安置妥當、所有裝備材料也都到位,便開始招工。
    普通工人很快到崗,專業人員方麵,有莫宜民的導師推薦以及學校介紹,沒多久也招齊了。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選了個喜慶的日子,工廠正式開業。
    這是改革後蘆市的第一家民營企業,不光對慕初筱而言是件大事,對整個蘆市來說,同樣意義重大。
    所以陳書記特地帶著人前來參加開業儀式,還邀請了不少先前下放的資本家。
    這些資本家見國家不僅允許私人重開廠房,還在人員、技術設備上給予支持,心裏都蠢蠢欲動。
    很快,一家家民營企業在蘆市陸續建立起來。
    慕初筱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藥品的生產與創新上,就連莫宜民周末放假時,也會到製藥廠來幫忙。
    六月,製藥廠生產出第一批藥品,順利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進入各家醫院投入使用,反饋效果十分不錯。
    全國的醫院紛紛打電話來訂購,有了訂單後,藥廠的工作人員不再惶惶不安,開始全力投入生產,廠子漸漸紅火起來。
    盡管對自己研製的草藥很有信心,但慕初筱心裏終究還是有些忐忑,直到這些訂單確定下來,她才鬆了口氣。
    這時慕初筱大學也畢業了,接到聶高遠的電話時,她還有些驚喜。
    電話裏她才知道,魯正浩夫妻在三月份就已平反,魯正浩是工程師,直接進了研究院;他妻子則去了外交部。
    聶高遠是五天前才回到京都的,安頓好後就立刻給慕初筱打了電話。
    慕初筱正好要回京都參加畢業典禮,便打算順路去看看他。
    “大哥,我明天回京都,你要不要和我一起走?”
    莫宜民沉思片刻,問道:“初曉,國家支持有為青年出國留學,我老師建議我出國深造,你怎麽看?”
    慕初筱想了想回答:“大哥,國外的醫療行業比國內先進,尤其是機器設備方麵,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建議你出國學習。”
    出國學習,短則三年,長則不知要多久才能回來。聽了妹妹的話,莫宜民知道妹妹是希望自己能出國留學,帶回先進的醫療技術,於是點點頭說:“好,那我跟導師說一聲。你等我,我和你一起回去,把這事告訴爸媽。”
    慕初筱點點頭。晚上,她把這事告訴陸秉謙時,陸秉謙將她摟在懷裏,小心翼翼地問:“上級有沒有讓你出國留學?”
    慕初筱點頭:“尚爺爺說國外的醫療設備很先進,讓我過去看看,但不建議我出國留學。不過眼下我也不想出國,比起西藥,我更想投身中藥領域。而且中藥不隻能做成湯劑,還能製成中成藥,發展前景很大。所以比起西藥,我更看中中藥。”
    聽到媳婦不出國,不用忍受遠隔千裏的分離,陸秉謙鬆了口氣,親了親她道:“媳婦兒,你可千萬別想不開出國,你要是走了,我肯定會特別難過。”說著還擺出一副委屈的樣子。
    慕初筱無奈地笑了,這男人如今越來越會撒嬌了。他要是身後長著尾巴,再配上這委屈的小眼神,活脫脫小奶狗的模樣,肯定更讓人舍不得。她主動親了陸秉謙一下,說:“放心吧,我也舍不得離開你。”
    陸秉謙一把勾住她的腰,摩挲著她的嘴唇說:“媳婦兒,那讓我看看你多舍不得我,不然我還是不放心。”
    這男人是想讓自己主動?真是越來越“壞”了!不過想想再過兩天他要回京都,而且要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回來,慕初筱便決定順著他。
    聶高遠家以前在京都算不上大戶,就是中等資本家,有個四合院,還有兩個門麵房和一個廠房。國家把這些歸還給他後,沒收的其他東西沒了下落,隻補償了一萬塊錢。
    慕初筱見到聶高遠時,他正琢磨著怎麽利用這些資源,看到慕初筱來,連忙高興地說:“初曉你可回來了,來得正好!國家把資產還給我了,我正愁用這些東西做什麽呢,你快幫我參謀參謀!”
    慕初筱問起之前那個廠房原來是做什麽的,得知是裝糧食的倉庫,不過兩個商鋪的位置不錯,便想了想說:“大哥,不如咱們用那個廠房做吃食生意吧。”
    “做吃食?可我不會啊?”
    “你不會我會,而且這不難學。走,我教你。”
    聶高遠點點頭,自然是相信妹妹的。兩人到了廚房,裏麵隻有些油鹽醬醋,慕初筱看了看問:“大哥,有糖嗎?”
    聶高遠點頭,趕緊從櫃子裏拿出糖。
    “對了,有雞蛋嗎?”
    聶高遠不好意思地搖頭:“我一個人在家,就沒買雞蛋。”
    “聶大哥,就算一個人,也該好好照顧自己。等回頭,我讓我媽給你介紹個對象,到時候你給我找個嫂子,你們好好過日子。”
    聶高遠想到自己的身份,笑著搖頭:“我這樣挺好的,你不用為我操心。”
    哪裏好了?家裏連雞蛋都沒有。“大哥,走,咱們去采購些東西回來。”
    聶高遠回來後,平時不怎麽出院子,雖說有些想拒絕,但妹妹開口了,他還是點了點頭。出去後,慕初筱不光買了雞蛋,還買了肉、菜、米等東西。
    回到家,慕初筱就帶著聶高遠進了廚房。“我做的這個叫沙琪瑪,是用麵做的甜食。一斤麵配六個雞蛋,一滴水都不用加,把麵揉成麵團後,蓋上布醒一會兒。”
    慕初筱一邊做一邊講解,揉好麵團蓋上布後接著說:“這沙琪瑪做起來簡單,能填補市場上雞蛋糕、桃酥餅的空缺,是大家容易接受的甜品。”雞蛋糕不管什麽時候都受老人小孩喜歡,而且做法簡單,所以慕初筱思來想去,覺得這最適合聶高遠。
    聶高遠一聽全用雞蛋和麵粉,仔細算了算成本,有些舍不得地說:“全部用雞蛋麵粉,會不會太奢侈了?做出來成本這麽高,會不會沒人買?”
    “怎麽會?奶粉都有人買,何況這比奶粉便宜多了。你相信我,肯定能行。”
    聶高遠半信半疑地點點頭。等慕初筱把沙琪瑪做出來,他嚐了嚐,眼睛不由一亮:“初曉,這沙琪瑪真好吃,感覺比雞蛋糕還好吃。”
    慕初筱笑著說:“是吧?這可是用油炸出來的,肯定比雞蛋糕香。”
    “大哥要是覺得賣不出去,這兩天可以少做一點,買輛三輪車,到人多的地方去賣,看看效果再決定。當然,要是我的話,做出來後會直接去供銷社找經理,我相信供銷社的經理肯定會喜歡的。”
    聶高遠知道慕初筱是在給自己指謀生的路子,他不能全靠慕初筱,還得靠自己闖出一條路來,於是點點頭說:“初曉,我再做一次,你看看對不對。”
    慕初筱笑著點頭:“好呀!”
    沙琪瑪並不難做,加上慕初筱在一旁指導,聶高遠很快就掌握了技巧,成功做出了沙琪瑪。而且兩人一算賬,按和雞蛋糕一樣的價格賣就能賺錢,聶高遠瞬間有了信心:“初曉,我打算明天去最大的供銷社找經理問問,他們要是要,我就開廠房生產;要是不要,我就自己做自己賣。”
    慕初筱笑著點點頭。
    第三天,聶高遠來找慕初筱,看他喜氣洋洋的樣子,慕初筱就知道準是有好消息。
    “初曉,供銷社的經理嚐了後特別喜歡,讓我明天準備十斤送過去,還說以後要是賣得好,就加大產量。”
    慕初筱點點頭問:“大哥是準備自己做,還是打算建工廠?”
    聶高遠想了想說:“現在先自己做,等訂單多了,我再開工廠。”
    慕初筱點點頭,建議他若是開工廠,就把那兩個鋪子租出去,等以後騰出手來,有合適的經營項目了再收回來。聶高遠自然聽慕初筱的。
    慕初筱這次回京都,除了處理畢業的事,還打算多買些房子。她以後肯定要留在蘆市,但京都也不想放棄,可她就一個人,沒法兩頭兼顧,想來想去,最簡單的就是當包租婆。現在多買些房子,以後不管是賣掉還是自己蓋房,都能躺著數錢。而且三弟四弟知道她喜歡房子,平時沒少留意這方麵的信息,知道哪裏有房子賣,覺得價格合適就先記下,等慕初筱回來看房後再定下來買不買。
    等慕初筱參加完畢業典禮,拒絕了國家醫學院的邀請,又買了幾個門麵,準備回蘆市時,聶高遠又來找她了。
    “初曉,供銷社的經理找我了,說要一百斤沙琪瑪。我思來想去,我那個院子挺大的,想就在院子裏弄個作坊,你看怎麽樣?”
    慕初筱想了想說:“聶大哥,你也知道,沙琪瑪的做法很簡單,你能學會,其他人更能學會。你要是集中在一個地方生產,技術很容易被人偷去。我建議你分開生產,還是建個廠比較好。”
    “建個廠?分開生產?”
    “對。不過就在一個廠區裏,分成東廠和西廠,廠房隻留一個門用來送貨物。東廠再分兩個車間,一個用來和麵,另一個負責擀麵,擀好的麵皮送到西廠後,西廠負責切和油炸。你要是覺得還不安全,可以再單獨劃分一塊場地做最後一道工序。這樣一來,短時間內沙琪瑪的技術不會外露,等以後技術泄露時,說不定你已經占領了一部分市場,就不怕別人搶生意了。”
    聶高遠聽了慕初筱的話,沉思片刻後用力點了點頭:“好,我都聽你的!咱們建廠,我這就去辦。”
    “聶大哥,你在京城要是沒什麽人脈,可以找薑建幫忙,他人還不錯。”
    聶高遠點點頭:“好,我身邊確實沒什麽人。我們是一起從豐田村出來的,我知道他的地址,我去找他。建廠房這事,我一個人還真弄不來。”
    “聶大哥,我認識個賣麵粉的,我把他家地址告訴你,你就說是我介紹的,他肯定會給你便宜。”
    現在糧食還得用票買,聶高遠這段時間都是在黑市高價買白麵和雞蛋,正急需麵粉,聽慕初筱這麽說,激動地問:“真的嗎?那太好了!初曉,他的地址在哪兒?我過會兒就過去。”
    慕初筱把自己一個院落的地址告訴了聶高遠,找借口離開後,趕緊去了那個院子。她把兩個廂房都堆滿麵粉,又從空間裏拿出所有雞蛋,化好妝等著聶高遠來。
    聶高遠很快就到了,他看了看白麵,都是上等貨,自己現在又有錢,就把所有麵粉都買了。慕初筱把這個院子暫時借給聶高遠,然後便離開了。
    第二天,慕初筱和大哥一起回蘆市。
    莫宜民在蘆市又待了幾天,還同白文釗兄妹聚了聚,之後就坐飛機帶著使命出國留學了。
    慕初筱則開始投入到自己服裝廠的建設中。這是她喜歡的領域,雖說國家目前還沒興起來,但有些東西可以慢慢發展,比如絲綢。
    供銷社有蠶絲被賣,她已經打聽清楚了,舒城那邊有專門的蠶莊,家家戶戶還養著蠶,國家生產的蠶絲被就是從那裏來的。
    她可以以集體的名義去采購。而且爺爺有製作絲綢的傳統工藝,隻要現在把絲綢做出來,她不僅能學會一門傳統技術、將其發揚光大,還能賺錢,可謂一舉多得。
    慕初筱專門去了一趟舒城,帶回些蠶繭,陸爺爺親自教她做絲綢。慕初筱知道做絲綢不容易,卻沒料到過程如此繁瑣,尤其是越高檔的製品,對繅絲的要求越高,對染料等各方麵工藝的要求也越高。她學了三個月,終於出師了。
    這三個月裏,織布廠也建成了。隻要有錢有人脈,生產機器很快就到位了。慕初筱還特地去邀請了以前在陸家做絲綢的老人,讓他們過來工作並指導。織布廠很快就開始運營了。
    由於蠶農今年提供的蠶繭不多,慕初筱做出來的絲綢,一部分送到田老那裏讓他做衣服,一部分做成小方巾、頭巾,或是包裝發卡的飾品,沒想到很受歡迎。
    賺到的錢雖然不多,但支撐並擴大生產是沒問題的。
    等織布廠穩定下來後,慕初筱又開始籌建食品廠。吃食向來深受人們歡迎,而且她有空間田地,能最大化利用空間裏的糧食,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機會。
    她空間裏有麵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方便麵,可惜不會做。
    沒關係,她可以直接做各種掛麵,掛麵照樣能保鮮,也能銷往全國。
    除了掛麵,還能做月餅、老婆餅、麻花這些簡單的小零食。
    總之慢慢來,要跟著時代發展,在傳統中帶著創新,不能一下子太超前引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