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木乃伊熱潮

字數:4322   加入書籤

A+A-


    “這嘴可真毒。”
    “這種視頻我可永遠都看不明白,看不懂,都那麽有錢了,吃穿不愁的,何必非要節省這一點兒呢?”
    “人家窮慣了吧?”年長一些的接過了這個疑問開口解答,“估摸著是這幾年才富起來,以前的習慣還沒來得及改。”
    “要麽就是從小到大都是這麽個性格,家裏懶得管。”
    “反正要是第一種的話,我要能窮人乍富,我都不知道我能奢侈成什麽樣子。”
    “嘿嘿。”旁邊人笑了一聲,說起了自己的幻想,“我要是真有錢了,剛撈上的魚超過半個時辰我就不吃了。”
    “那等我有錢了,我天天請人喝酒吃肉。”
    “你們這念頭都太樸素,一看就是窮人想的。”開口說起窮人乍富這個話題的老大哥不滿意的搖了搖頭,“要我說嘛,要是真有錢了,就先找人研究研究後世之前說的那個時光機。”
    “到後世去吧。”
    “到那裏就算當個乞丐,也是真吃穿不愁了。”
    “唉……”剛才還滿心幻想的其餘幾人都蹲在地上,唉聲歎氣。
    “天上這老太太也真是的。”
    “過不慣這麽好的日子,咱倆換換呀。”
    “你窮慣了就過我這窮日子,我能奢侈,我就替你過日子去唄。”
    “就是,那老太太來咱們這,比她之前那時候還窮呢。”
    “那條魚你別說放三年了。一放六十年,我們都照樣吃的下去。”
    “那老太太看咱們這樣的,估計都樂壞了。”
    “到時候咱們去老太太那想吃什麽吃什麽,想買什麽買什麽,孩子不讓吃什麽就堅決不吃,他們那孩子估計也樂壞了。”
    “沒見過這麽省心的老太太。”
    ……
    【昨天看到了一個營銷號
    “……木乃伊有上萬隻,但幾乎都被以前的歐洲貴族吃掉了。”
    感覺挺有意思的,我就去查證了一下,你猜怎麽著?營銷號說的太保守,真實情況遠比營銷號離譜。
    首先埃及人做木乃伊的理由是對的,他們相信未來的科技可以讓他們複活,但是靈魂必須回歸他們本身的身體,所以有錢有勢的就給自己做成木乃伊,等著複活。】
    ……
    “木乃伊又是什麽?”
    前頭的話聽不太真切,大家都豎起了耳朵看著天幕。
    “我倒是好像從哪裏見到過這三個字,可是一時半會的又想不起來。”
    ……
    【然後歐洲人吃木乃伊治病也是對的,但是營銷號可沒說歐洲人從11世紀開始吃,一直吃到19世紀末才結束,吃了快小一千年呢。也有說400年)
    那有人就好奇了,吃了這麽長時間,古埃及那些木乃伊供得上吃嗎?
    那肯定供不上了,再說這玩意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吃得起的呀,然後聰明的歐洲人靈機一動,陳年茅子喝不到,那勾兌的隨便整啊。
    然後就誕生了把絞刑犯的屍體偷走,醃製一下,控幹水分賣給藥店的盜屍人,也因此流行起了屍體治病的潮流。
    有些人說可以理解,有病亂投醫嘛。
    你是不了解那幫歐洲人呢。
    這個木乃伊熱潮流行到維多利亞的時代,那已經不是單純的吃了,開盲盒知道吧?收手辦你知道吧?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會從埃及走私木乃伊,然後在公共場合開箱,就為圖個刺激,最早這種開箱還用醫學源頭掩蓋一下,後來直接不裝了。】
    ……
    “吃人啊?”
    “啊??吃人啊!!!”
    “他們不講衛生嗎?!”張大了嘴就是一聲質問,可這一聲質問卻讓旁邊處於驚駭中的其餘人安靜了下來。
    “這跟衛生有什麽太大關係嗎?”
    “你問的不應該是他們講不講人倫廉恥嗎?”
    “真是太可怕了。”勉強還能坐在凳子上的人擰起了眉毛,“若是戰亂年代難以存活,倒是也存在過易子而食的事情。”
    “可是照他們這個時候看來,也不是這樣的處境,卻還能做到對同類下手張嘴。”
    “可是他們都吃了這麽多年了……”有人抱有著微妙的好奇,“如果真的沒有效果,這種事情早該撒手不做了才對?”
    “畢竟對自己的同類下手放在哪裏都惡心。”
    “可他們吃了這麽長時間,難不成真的有效果?”
    這話一出,眾人心中紛紛揚起好奇。
    這種隱晦又帶著幾分恐怖刺激的事情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
    【那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為什麽吃木乃伊?
    我還真就去溯源了一下這個事,有一個觀點說,這個事就是因為諧音梗。
    當歐洲人開始和伊斯蘭世界產生交流,並且開始翻譯阿拉伯文字的時候,有一個詞叫uia,是產自於波斯的一處山坡上,從黑岩瀝青中滲透出的物質,被人們認為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們應該是知道這東西就是瀝青的,但是這瀝青也不治病啊,後來這幫歐洲人真就靈機一動,“哎,普通瀝青沒用,那記載的不會真就是木乃伊那個瀝青吧?”
    然後有了買賣就有了殺害,這流行小一千年的木乃伊療法就開始了。】
    ……
    “不會吧??”
    原本想著這背後還有什麽不為人知的,值得挖掘的,藏在深處的原因。
    眾人正翹首以盼的時候卻冒出了個笑話。
    其中一人難以接受,哎了一聲擺擺手,“這不是視頻嗎?你們忘了後世的孩子做視頻講究的就是……流量!”
    “就是要別人來看!”
    “所以那麽多原因裏,他肯定挑一個最難以置信最好笑的了唄。”
    ……
    【肯定有人好奇呀,這股風就沒吹到咱們神州大地嗎?
    嘿嘿,還真吹到了,元代文學家陶宗儀創作的《南村輟耕錄》,其中就記載了木乃伊。
    “回回田地有年七八十歲老人,自願舍身濟眾者,絕不飲食,惟澡身啖蜜,經月,便溺皆蜜,既死,國人殮以石棺,仍滿用蜜浸,鐫誌歲月於棺蓋,瘞之,俟百年啟封,則蜜劑也。凡人折損肢體,食匕許,立愈。雖彼中亦不多得。俗曰蜜人,番言木乃伊。”
    後來李時珍也算直接把這一段丟進了《本草綱目》裏,無獨有偶啊,中醫和阿拉伯醫學融合的《回回藥方》也記載了木蜜納亦這味藥材,至於當時的人們認為這是木乃伊還是瀝青,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喜歡曆史視頻:和老祖宗一起吐槽請大家收藏:()曆史視頻:和老祖宗一起吐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