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梵天血印
字數:7527 加入書籤
青銅匣內伸出的銅錢手突然炸開,九百枚聽風錢裹著屍油射向佛龕。梁紅玉霓裳劍氣卷起經幡,絹帛遇風即燃,火光中映出錢孔裏暗藏的西夏狼紋。
"是狼衛的追魂錢!"韓世忠獨臂刀劈開供桌,檀木桌麵轟然豎起,釘在上麵的銅錢竟拚出童貫的畫像。趙佶龍淵劍點地騰空,劍光掃落橫梁懸著的二十盞長明燈,燈油潑灑處顯出一條血線——直指藏經閣頂層的《開寶藏》經櫃!
梁紅玉踏著墜落的長明燈縱身而起,霓裳劍氣刺穿經櫃銅鎖。櫃門洞開的刹那,九百卷《金剛經》如雪崩落,經文間赫然夾著樞密院密檔——滄州兵變的陣亡名冊竟用朱砂勾去了韓世忠的名字!
"小心腳下!"韓世忠突然暴喝。趙佶方才立足的青磚突然塌陷,露出下方暗河洶湧。龍淵劍氣貫入地縫,青光炸裂處,二十具青銅傀儡破水而出,關節鑲嵌的聽風錢發出刺耳鳴響。
梁紅玉劍氣回旋,霓裳劍光絞碎三具傀儡。金鐵殘骸中突然迸出碧綠煙霧,韓世忠刀風卷起供桌殘木拍散毒霧,焦黑的木屑上竟顯出蔡京手書的"禪"字。
"屏息!"趙佶突然扯下袈裟擲向半空。僧袍鼓蕩如帆,袖中暗藏的九百顆檀木佛珠激射而出,精準嵌入傀儡耳孔。機括卡死的聲響中,剩餘傀儡突然調轉矛頭,朝著藏經閣外結陣的武僧撲去。
混亂間,佛龕內的青銅匣突然震顫。血水中浮起半枚玉璽,殘缺處滲出黑血,在地麵匯成瘦金體小字:"寅時三刻,龍血洗劍"。
韓世忠刀劈青銅匣,刀刃觸及血水的刹那,整座藏經閣突然傾斜。梁紅玉劍氣刺入承重柱,霓裳劍光映出柱內暗藏的機括——二十年前靈州城破時的攻城弩部件!
"地脈在動!"趙佶龍淵劍氣橫掃地麵,青磚炸裂處顯出一條青銅棧道。暗河濁浪拍擊著鏽跡斑斑的護欄,護欄上嵌著的竟是端王府侍衛腰牌。
三人沿棧道疾行,身後不斷傳來梁柱斷裂的巨響。轉過三道彎,前方赫然出現沉在河底的青銅戰車——正是永裕陵密道中見過的那輛!隻是此刻車廂大開,二十具骸骨頸間的聽風錢不翼而飛。
"看車轅!"梁紅玉劍氣掃落青苔,霓裳劍光映出新鮮刀痕。韓世忠獨臂刀比劃痕跡走向,刀鋒突然指向暗河對岸:"是楊可世的破陣刀法!"
話音未落,河水突然沸騰。九具浮屍順流而下,屍身穿著大相國寺武僧袍,胸口皆插著刻有西夏狼紋的箭矢。趙佶龍淵劍氣卷起一具浮屍,袈裟下赫然露出童貫親軍的虎頭刺青。
"有埋伏!"梁紅玉突然旋身出劍。霓裳劍氣刺入水麵,炸起三丈高的水幕。二十名狼衛破水而出,彎刀上鑲嵌的聽風錢發出鬼哭般的嘯叫。
韓世忠獨臂刀劈開最先衝來的狼衛,刀鋒觸及皮甲的瞬間突然變招橫削——竟是從對方肋下挑出一卷樞密院密函!趙佶龍淵劍氣化作青蓮護體,劍光掃過密函,焦黃的宣紙上顯出血字:"臘月廿三子時,斷龍脈於大相國寺"。
子時的梆子聲穿透地宮,整條暗河突然倒流。狼衛屍體被漩渦卷向深處,河床顯露處竟有一座青銅鍾樓。梁紅玉劍氣點地騰空,霓裳劍光映出鍾麵銘文——正是滄州兵變當日,韓世忠陣前折斷的陌刀熔鑄而成!
"當心音波!"趙佶突然擲出龍淵劍。劍鋒刺入銅鍾裂縫的刹那,鍾內突然迸發刺耳鳴響。音浪震得棧道護欄盡碎,韓世忠以刀拄地,虎口迸出的鮮血在青磚上匯成西夏文字:"帝王骨,補天缺"。
梁紅玉劍氣突入鍾樓,霓裳劍光絞碎銅鍾。殘片紛飛中,一具焦屍抱著半截陌刀墜落——正是韓世忠滄州兵變時戰死的副將!
"楊兄弟!"韓世忠獨臂刀接住焦屍,刀背觸及屍身的瞬間,焦屍突然睜眼。腐爛的指骨扣動陌刀機關,九支毒弩射向趙佶麵門!
趙佶袈裟鼓蕩,袖中佛珠連彈。檀木珠擊碎毒弩的刹那,焦屍胸腔突然炸開,飛出的不是髒腑,而是浸透屍油的《五路伐宋策》殘頁!
"看第七策!"梁紅玉劍氣卷起殘頁。霓裳劍光映出模糊字跡:"借佛門香火,改東京龍脈"。韓世忠刀劈焦屍天靈蓋,顱骨內層赫然刻著大相國寺的地宮密道圖。
趙佶突然口誦《心經》,龍淵劍氣暴漲。青光穿透鍾樓殘骸,照出暗河對岸的青銅祭壇——壇上供著的不是三牲,而是二十顆刻著"宣和通寶"的青銅頭顱!
祭壇中央的青銅鼎突然轟鳴,鼎內升起半枚玉璽。趙佶龍淵劍氣觸及玉璽的瞬間,鼎身裂開九道縫隙,滲出的不是朱砂,而是滄州兵變陣亡將士的骨灰!
"陛下不可!"韓世忠獨臂刀橫攔。刀鋒觸及鼎耳的刹那,九百枚聽風錢突然從鼎腹激射而出。梁紅玉霓裳劍氣織網,劍光映出錢孔裏暗藏的銀針——針尖淬著碧磷蛇毒!
趙佶突然割破手腕,鮮血灑向龍淵劍。劍身裂紋遇血即合,青光暴漲處,二十道劍氣直衝祭壇。青銅鼎轟然炸裂,飛出的玉璽殘角精準嵌入劍柄龍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原來如此!"梁紅玉劍氣突刺祭壇基座。霓裳劍光絞碎青磚,露出下方暗藏的機括——竟是利用汴河水力驅動的渾天儀,儀軌上刻滿西夏文字:"龍脈東移日,佛血染汴京"。
韓世忠刀劈渾天儀樞軸,金鐵交鳴聲中迸出蔡京印章。趙佶龍淵劍氣點向儀軌,青光沿著刻痕遊走,最終指向大相國寺藥師殿方向。
三人衝破暗河岩壁時,寅時的梆子聲正響徹東京。藥師殿前九百武僧結陣,手中戒刀映著殘月寒光。為首的老僧掀開鬥篷,露出童貫嫡傳弟子的刺青——左肩狼頭,右肩龍尾!
"禪鋒飲帝血..."趙佶輕撫龍淵劍,劍身突然自鳴。青光如瀑瀉向藥師殿,梁紅玉的霓裳劍氣與韓世忠的獨臂刀光同時迸發,三道光華交匯處,殿門轟然洞開——
藥師殿門洞開的刹那,九百武僧突然齊誦《藥師經》。聲浪裹著香灰撲麵而來,韓世忠獨臂刀橫斬殿前銅爐,火星四濺中暴喝:"童貫養的禿驢,也配念救度眾生經?"
爐灰散盡,殿內景象令梁紅玉倒吸冷氣——九丈高的青銅藥師佛左掌托著玉璽殘角,右手指天姿勢卻是西夏祭天禮。佛身裂縫滲出朱砂,在地麵匯成二十年前端王府的布局圖。
"原來在這裏。"趙佶龍淵劍氣點向佛像眉心。青光觸及青銅的瞬間,整座佛像突然轉動,佛肚露出暗門,門內傳出機括咬合的聲響。
童貫嫡傳弟子突然擲出戒刀,刀身在空中裂成九節,每節都迸出淬毒銀針。梁紅玉霓裳劍氣卷起供桌布幔,絹帛翻飛間竟用劍尖繡出"滄州"二字——正是韓世忠獨臂刀法的起手式!
韓世忠心領神會,獨臂刀順勢劈向布幔。刀氣穿透絹帛,將毒針盡數釘入殿柱。梁紅玉趁機劍氣突進,霓裳劍光刺入暗門縫隙,金鐵交鳴聲裏傳出齒輪崩斷的脆響。
"小心佛眼!"趙佶突然扯住二人後領暴退。青銅佛像雙目迸裂,九百枚聽風錢如蜂群湧出,錢孔噴射的朱砂煙在空中凝成西夏文字:"寅時三刻,龍血祭天"。
韓世忠刀背拍地,青磚碎塊激射入煙幕。碎磚擊打銅錢的聲響忽密忽疏,竟暗合《破陣樂》節拍。梁紅玉聞聲而動,霓裳劍氣順著音律破綻突入,劍光過處銅錢盡碎。
暗門轟然開啟的刹那,殿外突然傳來五更梆子。趙佶腕間佛珠無風自燃,灰燼落地竟擺出北鬥吞月之形。龍淵劍突然自鳴,劍柄玉璽殘角滲出黑血,順著劍紋淌成八個瘦金小字:
"梵天血印,菩提證道"
暗門內是深不見底的豎井,井壁嵌滿帶齒銅錢。韓世忠以刀試路,刀刃刮擦銅錢的聲響竟與當年滄州城頭的箭雨聲一般無二。
"是楊可世的聽風辨器術。"梁紅玉劍氣掃落井壁青苔,露出下方鑿痕——每道刻痕間距三寸七分,正是靈州守軍專用的量天尺規格。
下行三十丈,寒氣突至。井底竟是冰封的暗河,河麵倒映著大相國寺全貌。冰層下隱約可見青銅鎖鏈,鏈環上刻滿"崇寧通寶"的陰文。
趙佶龍淵劍氣破冰,青光入水的刹那,整條暗河突然沸騰。二十具青銅棺槨浮出水麵,棺蓋上的北鬥七星皆用斷箭拚成——與永裕陵地宮那口黑漆棺槨如出一轍!
"開棺!"韓世忠獨臂刀劈向最近棺槨。刀鋒觸及青銅的瞬間,棺內突然伸出覆滿銅錢的手,指尖捏著的血書赫然是童貫筆跡:"元佑八年七月,借香火改地脈於大相國寺"。
梁紅玉劍氣橫掃其餘棺槨,霓裳劍光映出十九份樞密院密檔。每份檔案都記載著佛寺改建記錄,而改建方位竟暗合西夏龍脈走向!
"看冰層倒影!"趙佶突然劍指河麵。暗河沸騰處,大相國寺的倒影突然扭曲成西夏王城形製。龍淵劍氣穿透冰層,青光炸裂處顯出一尊青銅渾天儀——儀軌刻度顯示,今日亥時龍脈將徹底西移!
亥時的更鼓穿透地層,渾天儀突然瘋狂轉動。儀軌間迸射的火星點燃冰層下的屍油,整條暗河瞬間化作火海。韓世忠扯下僧袍浸水護住口鼻,獨臂刀劈開熱浪:"找機關樞紐!"
梁紅玉劍氣刺入渾天儀基座,霓裳劍光映出三枚狼頭鎖扣。趙佶龍淵劍點向鎖眼,劍尖觸及的刹那,渾天儀突然裂開,露出內藏的青銅梵鍾——鍾麵銘文竟是用滄州兵變陣亡者眼珠熔鑄而成!
"讓灑家來!"韓世忠暴喝躍起,獨臂刀全力劈向梵鍾。刀鋒觸及鍾麵的瞬間,整座地宮突然寂靜——二十年前滄州城頭的喊殺聲、箭矢破空聲、戰馬嘶鳴聲從鍾內噴湧而出!
梁紅玉突然劍氣回旋,霓裳劍光在身前劃出太極圖案:"音波幻陣!守靈台清明!"趙佶口誦《金剛經》,龍淵劍氣化作青蓮罩住三人。梵鍾聲浪撞擊蓮瓣,在冰麵上刻出帶血的西夏文:
"子時三刻,龍血洗劍"
韓世忠獨臂刀插入冰層,刀氣順著裂縫直抵梵鍾基座。地動山搖間,青銅梵鍾轟然墜地,鍾內滾出個鎏金銅匣——匣麵北鬥七星的位置,正好對應玉璽殘缺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終於齊了。"趙佶龍淵劍挑開銅匣。青光映出玉璽最後一角的刹那,匣底機關突然啟動,九百支浸毒弩箭從四麵八方射來!
梁紅玉霓裳劍氣織成光網,箭雨觸及劍氣的瞬間,箭杆突然自燃。韓世忠刀風卷起火龍,將毒煙反吹向弩箭來處——暗河岩壁炸裂,露出二十架樞密院製式弩機!
"蔡京老賊!"韓世忠刀劈弩機殘骸,在齒輪間挑出半封密信。焦糊的宣紙上殘留著童貫印鑒:"臘月廿三子時,斷龍脈者當持帝王骨"。
趙佶突然割破手掌,鮮血滴向玉璽殘角。三塊殘片遇血即合,完整玉璽浮現的刹那,龍淵劍突然劇烈震顫——劍身裂紋處滲出黑血,凝成西夏王的狼頭徽記!
"陛下不可!"梁紅玉劍氣突至,霓裳劍光挑飛玉璽。完整玉璽墜入暗河火海,河水突然沸騰如熔岩,河底升起九尊青銅鼎——鼎內浮著的竟是二十年前端王府暗衛的屍骸!
韓世忠獨臂刀劈開鼎耳,青銅殘片映出驚悚真相:每具屍骸天靈蓋都釘著刻有"宣和"年號的鎮龍釘,而釘帽新月凹痕與童貫護膝標記完全吻合!
"原來滄州兵變是局..."韓世忠虎目充血。刀鋒劈碎最後一尊銅鼎,鼎內飄落的血書揭穿驚天陰謀:當年童貫借西夏狼衛之手屠滅端王府暗衛,用他們的顱骨釘住大宋龍脈!
子時的更鼓響徹天地,完整玉璽突然從火海升起。趙佶龍淵劍氣卷住玉璽,劍身黑血突然化作青煙——玉璽底部赫然露出西夏國璽的陰刻紋樣!
"好個偷天換日!"梁紅玉劍氣衝霄。霓裳劍光撕開暗河穹頂,月光如劍刺入地宮,照出玉璽內部暗藏的青銅機括——竟是利用傳國玉璽溫養西夏王氣的邪術!
趙佶突然反手將玉璽拍向劍鋒。龍淵劍應聲而斷,碎片中迸出清越龍吟!斷裂處湧出的不是鐵髓,而是二十年前被童貫熔鑄的端王金印!
"原來如此..."韓世忠獨臂刀挑起金印殘片,"陛下早知玉璽被調包?"
"朕七年前閉關時,龍淵劍便不再認主。"趙佶扯下袈裟裹住斷劍,"今夜種種,不過是要誘出蛀空大宋根基的真凶。"
暗河突然劇烈震顫,童貫嫡傳弟子破冰而出,手中戒刀已換成西夏狼衛的彎月刃。梁紅玉劍氣未至,那人麵皮突然脫落——赫然是滄州兵變時"戰死"的副將楊可世!
"韓兄別來無恙?"楊可世刀指玉璽,"這局從端王府暗衛選拔時就已布下,童大人要我帶句話:佛門清淨地,最宜葬帝王!"
韓世忠獨臂刀突然脫手飛出,刀柄暗藏的機括彈出一截鏈刃。楊可世揮刀格擋的刹那,鏈刃突然纏繞彎月刃——竟是二十年前兩人共創的"子母鎖兵訣"!
"這招你忘了?"韓世忠暴喝收鏈。楊可世兵器脫手的瞬間,梁紅玉霓裳劍氣已刺入其肩井穴。趙佶龍淵斷劍點向其眉心,劍氣透骨而過:"說!童貫在何處養龍脈?"
楊可世突然獰笑,嘴角滲出黑血。梁紅玉劍氣挑開其衣襟,胸口狼頭刺青下竟嵌著青銅渾天儀——指針正指向皇宮延福殿方向!
寅時梆子響徹汴京時,三人站在延福殿飛簷上。趙佶手中斷劍映著殘月,劍身裂紋已蔓延至劍柄。韓世忠獨臂刀劈開殿頂琉璃瓦,梁紅玉劍氣掃落九重紗帳——
殿內九口青銅鼎按北鬥方位排列,鼎中朱砂沸騰如血。童貫端坐陣眼,懷中抱著的不是玉器,而是半枚西夏狼頭金印!
"官家可知何為帝王骨?"童貫笑聲嘶啞,"二十年前端王閉關修煉的《瘦金劍訣》,早將你的武骨煉成鎮國法器!"
韓世忠刀劈最近銅鼎,刀刃卻被鼎耳卡住。鼎內突然伸出覆滿銅錢的手,指尖夾著的密信蓋有蔡京印鑒:"臘月廿三,收網捕龍"。
梁紅玉劍氣突刺童貫膻中穴,霓裳劍光觸及紫袍的瞬間,童貫突然化作虛影——竟是西域幻術!真身從殿柱轉出,手中狼頭金印已嵌入趙佶斷劍缺口。
"禪鋒飲帝血..."童貫咬破舌尖噴向金印。趙佶突然旋身出劍,斷劍精準刺入金印機括——原來龍淵劍斷裂時,他早將真正的傳國玉璽殘片藏於袖中!
青光炸裂處,九口銅鼎同時轟鳴。韓世忠獨臂刀劈斷鼎足,梁紅玉劍氣絞碎青銅殘片。童貫暴退間撞上殿柱,柱內暗藏的九百枚聽風錢盡數貫體而出!
晨光初現時,趙佶將完整玉璽沉入龍亭湖。韓世忠獨臂刀在湖石刻下"禪鋒"二字,梁紅玉忽然劍氣點水——漣漪間浮出半枚西夏兵符,暗河深處傳來機括轉動的悶響...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