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風雪壓境
字數:3069 加入書籤
五台山巔,風雪如刀。
寒風呼嘯,卷起漫天飛雪,將整座山峰籠罩在一片蒼茫之中。山間的鬆柏在風雪中搖曳,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仿佛在低聲訴說著即將到來的劫難。遠處,金國大軍的鐵蹄聲由遠及近,震碎了山間的寧靜。黑壓壓的軍隊如潮水般湧向少林寺,旌旗獵獵,刀光閃爍,殺氣衝天。
完顏宗弼騎在一匹高大的黑馬上,身披金色戰甲,目光如鷹隼般銳利。他的手中握著一柄鑲滿寶石的長刀,刀鋒在風雪中閃爍著寒光。他的身後,是數千名精銳騎兵,個個身披重甲,手持長矛,氣勢如虹。
“少林寺眾僧聽令!”完顏宗弼的聲音如雷霆般在山間回蕩,“交出傳國玉璽和《推背圖》,可免一死!”
他的聲音穿透風雪,傳入少林寺內。寺中眾僧麵色凝重,紛紛聚集在大雄寶殿前,低聲誦念經文。方丈玄慈大師雙手合十,眉宇間透著一絲憂慮。他身旁站著一位身穿灰色僧袍的中年僧人,正是趙佶。
趙佶手中握著一串念珠,目光深邃如淵。他的麵容清瘦,眉宇間隱隱透著一股帝王之氣,但此刻卻被佛門的平和所掩蓋。他微微抬頭,望向寺外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鋒芒。
“方丈,”趙佶低聲說道,“完顏宗弼來者不善,恐怕不會輕易罷休。”
玄慈大師點了點頭,歎息道:“金國大軍壓境,我少林雖為武林至尊,但終究難以抵擋千軍萬馬。慧覺,你可有對策?”
趙佶沉默片刻,緩緩說道:“弟子已啟動銅人陣,可暫時阻擋金國大軍。但完顏宗弼武功高強,恐怕難以久持。為今之計,唯有以智取勝。”
玄慈大師眉頭緊鎖:“智取?如何智取?”
趙佶目光一凝,低聲道:“完顏宗弼的真正目的,並非玉璽,而是《推背圖》。他想要借此推演天下大勢,為金國謀取更大的利益。我們不妨以此為餌,引他入局。”
玄慈大師沉吟片刻,緩緩點頭:“此法雖險,但或可一試。隻是……《推背圖》乃我少林鎮寺之寶,絕不能落入敵手。”
趙佶微微一笑:“方丈放心,弟子自有分寸。”
禪房內,燭火搖曳。
趙佶與玄慈大師相對而坐,桌上攤開一幅古老的卷軸,正是《推背圖》的殘卷。卷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案,仿佛隱藏著天機。燭光映照在卷軸上,那些古老的符號仿佛活了過來,散發出神秘的光芒。
“完顏宗弼的真正目的,並非玉璽,而是《推背圖》。”趙佶低聲說道,“他想要借此推演天下大勢,為金國謀取更大的利益。”
玄慈大師眉頭緊鎖,目光凝重:“此圖乃我少林鎮寺之寶,絕不能落入敵手。慧覺,你可有把握?”
趙佶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弟子已啟動銅人陣,可暫時阻擋金國大軍。但完顏宗弼武功高強,恐怕難以久持。為今之計,唯有以智取勝。”
玄慈大師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完顏宗弼此人,心機深沉,武功高強,絕非易與之輩。你若與他正麵交鋒,恐怕凶多吉少。”
趙佶微微一笑:“方丈不必擔憂。弟子雖隱居少林十年,但從未放下武學修煉。更何況,弟子手中還有一張底牌。”
“底牌?”玄慈大師疑惑地看向趙佶。
趙佶從懷中取出一枚玉佩,遞給玄慈大師。玉佩通體瑩白,正麵雕刻著一條盤龍,龍眼處鑲嵌著一顆血紅色的寶石。玄慈大師接過玉佩,仔細端詳,忽然臉色一變:“這是……皇室的信物?”
趙佶點頭:“正是。這玉佩是弟子母後留下的唯一信物,也是弟子身份的證明。完顏宗弼若見到此物,必定會心生忌憚。”
玄慈大師沉吟片刻,緩緩點頭:“此法雖險,但或可一試。隻是……完顏宗弼此人,心狠手辣,恐怕不會輕易上當。”
趙佶目光一凝,低聲道:“弟子自有分寸。”
少林寺外,銅人陣已然啟動。
十八尊銅人排列成陣,每一尊都高達丈餘,手持長棍,動作整齊劃一。銅人的表麵刻滿了古老的符文,散發出淡淡的光芒。金國士兵剛一靠近,便被銅人的長棍擊退,陣中慘叫連連。
完顏宗弼冷笑一聲,縱身一躍,如大鵬展翅般飛入陣中。他的身影在風雪中顯得格外高大,手中的長刀閃爍著寒光。他揮刀一斬,一道淩厲的刀氣直劈銅人。隻聽“鐺”的一聲,一尊銅人被劈成兩半。
“區區銅人陣,也敢擋我大軍?”完顏宗弼高聲喝道,聲音中帶著不屑。
趙佶站在寺門之上,目光如炬。他知道,銅人陣擋不住完顏宗弼,真正的對決即將開始。他緩緩走下台階,手中念珠已換成了一柄長劍。劍身如秋水般清澈,劍鋒卻透著森森寒意。
“完顏宗弼,”趙佶冷冷說道,“你為一己私欲,屠戮無辜,今日我便替天行道!”
完顏宗弼大笑:“替天行道?就憑你這佛門弟子?”
話音未落,他已揮刀斬向趙佶。刀光如電,氣勢如虹。趙佶身形一閃,劍鋒直指完顏宗弼的咽喉。
兩人交手數十招,難分高下。完顏宗弼的刀法詭異莫測,每一刀都帶著淩厲的殺氣。趙佶的劍法則如行雲流水,每一劍都恰到好處。
“趙佶,你可知道二十年前深宮血案的真相?”完顏宗弼突然說道。
趙佶心中一凜:“你什麽意思?”
完顏宗弼冷笑:“那場血案,正是我一手策劃。你的父皇、母後,還有那些無辜的宮人,都是死在我的刀下!”
喜歡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請大家收藏:()禪鋒刃:帝王江湖血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