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老聾子三招齊下
字數:3785 加入書籤
資料引用)真正意義上的上山下鄉始於55年為了緩解城市就業壓力),這年的8月9日,四九城青年楊華、李秉衡等人向市委提出到邊疆區墾荒,11月份獲得團委的批準與鼓勵,隨後引起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和邊疆墾荒的熱潮。
然後“上山下鄉”一詞出現於56年10月25日zz局關於《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這個概念,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鄉開始的標誌。
文件指出:城市的中小學畢業的青年“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下鄉上山去參加農業生產”,主要是到郊區、到農村、到農墾區或者山區。
而真正有組織、大規模地把大批城鎮青年送到農村去,則是在“大風”後期。
上山下鄉有兩大模式:農場包括兵團、幹校)和插隊。68年以前的上山下鄉是以農場模式為主,有後勤保障,雖然不多,但優於插隊模式。
好壞咱不提,但怎麽說也比不上四九城裏的生活,現階段也就東北那邊的農場生活好上那麽一點。
而老聾子的計劃是這樣,上山下鄉的事情——
1、方平安不符合——
他家就他一個人,又是重病患者。雖然是農村戶口,但老爹那邊已經被逐出族譜回不去,母親那邊所有親戚都逃港了,那回去也沒人照顧。送去農場更不可能,他這一看就活不長的樣子誰也不會接收,所以上山下鄉的事情是跟方平安無關的。而且大家都知道方平安跟院裏的人有仇,特別是他們幾個,誰這個時候去街道辦說“推薦”方平安上山下鄉,那傻子也知道這是紅果果的報複啊?喪良心讓人戳脊梁骨的那種,所以誰也不會提方平安上山下鄉,提了也沒用,街道辦不會說看著方平安去送死;
2、六根家符合——
她們家田嬸兒、六根、七妹、八弟四人,住前院到中院的西穿堂屋。父親52年打仗去了,音訊全無也不知道是逃了還是死了,所以沒有烈屬證。部隊上雖說每月也會送一些錢物過來,但這個年頭隻能說是杯水車薪。田嬸兒在街道辦打臨工過活,七妹八弟是雙胞胎,跟棒梗差不多大,都在讀小學。所以六根小學畢業就輟學養家,撿垃圾收破爛扛大包什麽都做過。他老頭子的生死一天沒有確認,他們家的生活就無法改善。六根17歲,下鄉去農場,給他們家減輕壓力——很合理;
3、大頭家符合——
他們家陳媽、大頭、還有一個妹妹三人,住前院東耳房。父親以前是跑黃包車的,後來出事故不幸去世。妹妹成績非常好,但大頭讀書不行,所以小學畢業後大頭就輟學了,也是跟著打零工養家,陳媽則是繡點東西拿去供銷社賣。大頭16歲,他妹妹現在13歲讀初中,一直全班前三名,把會讀書的妹妹給供養出來,他們家就有機會翻身了。所以大頭下鄉去農場——也符合條件;
4、虎子家符合——
他們家上頭隻有一個奶奶,比賈張氏稍大一點,身體還好,但平日裏不出門。若是虎子和他弟弟受了欺負,那老奶奶就抄著擀麵杖出門了。父母是普通工人去支援三線了,每月寄點錢回來,虎子家裏不是沒錢,而是他真不是讀書的料,稍微有點憨憨的。他下麵還有一個弟弟,剛上1年級——虎子下鄉去農場,勉強也說得過去。
易中海明白老聾子的意思了,既然這3家跟方平安走在一起,那就把他們3人趕下鄉去,支持政策嘛!沒有工作還在街麵上遊蕩本就是不安因素,而現在城裏就業率非常低不說,基本隻能等著接班,而且糧食又緊張,政策也支持上山下鄉,他們也都不是家裏的獨子。
隻要辦成了,那就等於把方平安這個剛興起的小聯盟給打散了,並且可以傳達出一種信息,在這個院子裏的,不聽我的,就是這個下場。
陽謀,毒計,街道辦接到這樣的“推薦”,不得不考慮,因為這也是zz任務。
最好是弄得大張旗鼓,人人都知道,這樣就不好推脫了。即使真的推脫了,讓街道辦空歡喜一場,那樣他們家以後也抬不起頭來,再想找工作,那就更難了。
這老聾子的心——真髒!
“另外呢,你想重新當大爺的事情也好辦,叫上一些院兒裏的鄰居,有什麽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去街道辦鬧,人越多越好,一兩天一次——得讓他們街道辦知道,沒有管事大爺的話,這院子他們玩不轉的。”
這話一出,易中海心裏一驚,又是一條陽謀!
你不是把我撤了嗎?可以啊,那我就不管了,你街道辦自己管去唄!
他也不信那王主任會天天隻盯著95號一個院子,交道口街道辦下屬的,可不止南鑼鼓巷一條巷子!
真要那麽盡職盡責——那就多製造一點小麻煩唄,這主意,實在是高!
“最後呢,我給傻柱相了門親事,就是那許大茂退婚了的,婁半城的閨女,已經跟媒婆打好招呼了,晚上去婁家坐坐聊聊。所以中海你下午請個假,帶傻柱去捯飭捯飭,起碼帶出去得有個精氣神兒,再買點上門的禮物。不過在傻柱麵前可得保密是哪家的姑娘,不然他嘴巴大說出去了就走漏風聲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易中海倒吸一口涼氣,許大茂剛退婚,你就帶著傻柱上門撬牆角——真是夠狠的啊!
真要截胡成功,那以後許大茂也翻不起浪花來——太踏馬丟人了!
這老聾子,怎麽說呢——不愧為四合院的老祖宗,這手段一個接著一個的,一般人還真承受不住。
“好的老太太,我這就去廠裏請假,再把傻柱給帶出來。”
易中海很開心的走了,老聾子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斷了方平安的臂膀,恢複易中海的大爺身份,再截胡許大茂的媳婦讓他也抬不起頭來——這樣方平安就孤立無援了。
那個時候再慢慢炮製,也不遲!
而此時的方平安與許大茂還在練習新曲子呢,完全不知情。
許大茂的工作也輕鬆,就是放電影,所以平日裏空閑也沒有人管他,畢竟寫大字報標語什麽的工作,那比起下鄉來還是輕鬆很多的,萬一把許大茂給惹煩了不幹了,那誰去下鄉?
別看下鄉好處多,一要技術二要體力,而且還危險,一般的人可真沒法玩得轉。
所以隻要不是太離譜,宣傳科包括科長在內,都不會太管許大茂,最重最累最危險的活是人家在幹著,再指指點點那就太沒意思了。
今天的主題是歌頌祖國,王教授說今兒個還要把他們學校的寶貝——魔都鍾聲電工社製造的磁帶錄音機1953年就有了)給拿出來,現場錄製!希望方平安和許大茂好好發揮。
尼瑪這是要給自己和許大茂揚名啊?!
《紅梅讚》是紅歌zz正確,而歌唱祖國一類的音樂是什麽?
是護身符啊!
這還說什麽!
出來吧——太多了我要選哪一曲?
喜歡四合院:噶完賈東旭,隔壁種田去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噶完賈東旭,隔壁種田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