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方平安許大茂四處客串拍電影去

字數:4245   加入書籤

A+A-


    新村集團在中關村的那棟大樓裏,有一層就是商標牆 ,隻要是注冊好了的,直接展示出來!
    等過幾年,大家就明白這一麵牆的價值到底是多少了。
    而投資公司,中關村86年的時候上麵提出了863計劃,於87年執行,中關村已經變成了電子一條街。
    當時,包括京海、科海、信通和聯想當時已創立,名為“華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在內的近百家科技企業聚集於此。這些企業多數由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下海”創辦,開創性地提出了“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即“四自”原則)的經營原則,突破了傳統計劃經濟的束縛。
    而其中,四通與聯想,新村都有股份。
    而國內開始也有投資公司了,華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簡稱中創公司,那比新村投資不知道“高檔”了,多少,而且投資麵廣,資金雄厚,又有國家做背景協調。
    所以新村投資公司一個四通,一個聯想,還有一個電器加工鋪,壓根沒有翻起什麽浪花。
        其他的新興小型私人科技公司,方平安和老白也都看不上,所以86年沒有什麽大動靜。
    其他的不是民辦官助就是官有民辦,隻有新村是純粹的私企,所以有什麽事兒大家也不稀罕帶著他玩兒,更不可能有什麽政策扶持了,你給人家也不要。
    倒是新村集團大樓,確實成了中關村最亮的風景線,可方平安還是不滿意——
    啥時候可以買地建樓啊?
    不是搞個第一高樓,1820層的樣子總得有吧?
    後世小區也都是30層起步啊。
    而87年開年以後,3月份,四九城民辦科技實業家協會成立,新村沒有科技公司,他本質上是以食品生產為主的實業公司。但因為是四海與聯想的股東,倒是也跟著過去湊了個熱鬧。
    嗯!
    好多大佬!
    都不認識!
    沒關係,你們開公司,我搞標誌ogo企業形象設計——
    完美!
    新村廣告公司倒是跟這些科技公司建立了不少的業務合作,畢竟說到做廣告,新村廣告確實專業!
    新村對於中關村的戰略目標是投資服務與廣告設計服務,還有肯德基麥當勞的餐飲服務,其他的,不談。
    而許大茂與方平安兩個不務正業的,開年以後竟然無事可幹,去找同學客串拍電影去了。
    正是張一眸的《紅高粱》與陳楷哥的《孩子王》,兩人不要工錢,就跟著學習,拍攝,服化道,場務,副導……
    隻要有活就幹。
    本就是同學,能力技術也過硬,又不要工錢……
    張一眸與陳楷哥即便是想拒絕都沒法拒絕。
    他們也知道方平安是新村集團的頭頭,其他不知道,當年《少林寺》分紅數量可是知道的。
    你起碼襯幾千萬的大富豪沒事幹跑我們這兒來打下手,你腦子是不是有病啊?
    方平安和許大茂無所謂啊,隻要能夠在片子上掛名,那就是有閱曆了,而且還能跟西影廠的高層打交道,何樂而不為?
    再說了,即便是導演,在這個年頭一年能有幾個錢?
    他們哥兒倆是真的看不上。
    許大茂的定位就是文藝圈以及投資圈的該溜子,能力技術上得了台麵,但閱曆與人脈也得上得了台麵。
    這樣以後自己做事兒的時候,掣肘才會少一些。
    而且這哥兒倆死皮賴臉,時不時就問上一句——
    要投資不?
    不分票房,隻要能夠聯名製片。
    隻要同意,這片子你們西影廠投資多少,我們給雙倍!
    這可把西影廠的領導給氣的哦……
    張一眸與陳楷哥倒是無所謂,他們是拿工資的,隻是很奇怪,為啥這倆該溜子不去那什麽《閃電行動》《東陵大盜》《太陽帝國》幾個片子的攝製組去,非要跟他們倆混?
    他們倆這片子,擺明了就是文藝片啊,拍攝環境也很困難。
    方平安一點都不隱瞞:“商業片?我去拍商業片保證比他們牛逼,我和許大茂的實力你們是知道的,d的住。”
    “但票房跟我沒關係,我拍商業片幹啥?費力不討好啊,我缺那點工資嗎?”
    “跟你們倆混,因為你們倆牛嗶,你們的片子也牛嗶!我們倆就是過來蹭點經驗的。”
    “真的?”聽到同屆最有錢的同學誇自己牛嗶,倆人自然那是臉上有光的。
    “真真的!包的!”那可不嘛,什麽《閃電行動》,什麽《東陵大盜》,他方平安聽都沒聽過。
    《太陽帝國》倒是聽過,那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與國內的合拍片,3月在魔都拍了21天,總計投入3800萬美刀的製作成本。
    但那種合作他方平安怎麽可能擠得進去?
    門兒也沒有啊。
    所以幹脆就不談了唄,而且方平安有印象,這片子奧斯卡有提名但好像沒有得獎,而且票房與投資比,好像是斯皮爾伯格作品中最差的一部。
    作品本身好壞就不說了,1擠不進去,2無法投資,所以方平安完全沒有去湊熱鬧的意思。
    還是跟著自己同學湊熱鬧舒服,沒有那麽多唧唧歪歪的事情。
    ————————————————
    四合院裏,日子還是照常過,棒梗沒了工作就家裏蹲,而秦淮茹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去閻解成的火鍋店打工,一個月還有40塊錢,但比較累。
    加上她32的退休工資,以及小當槐花每個月匯款回來的100港幣,折合人民幣47.74元,也就是賈家3口人,差不多一個月120,足夠她們家過活了。
    但棒梗治療的藥錢,那就有點不夠了。
    不過那傻嗶玩意就是不肯出去找工作上班,而隻是在家裏慪氣。
    你說你對何家許家方家,還包括易家沒個好臉色,還能夠理解。
    但秦淮茹現在可是在閻解成的火鍋店打工上班啊,你對閻解成也是沒有好臉色——你是要上天啊?
    所以閻解成與紅姐借機變著法的給秦淮茹加工作量,工資不變。
    願意做就做,不願意就滾蛋。
    你兒子天天那個吊樣兒對我,還想我跟你們家有好臉色?
    鬧呢?
    秦淮茹還能怎樣?
    忍著唄。
    至少工資還沒有克扣是不是。
    ————————————————
    而87年6月1號的時候,傻柱和劉嵐的雙胞胎兒子,出生了!
    老何家,有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