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我有什麽好處

字數:4526   加入書籤

A+A-


    “幫了你我有什麽好處呢?”塗誌明接著問道。
    付昌明愣了一下,垂著頭道,“如果您借給我五十萬,我願意把龍華收錄機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讓給你。”
    塗誌明搖了搖頭。
    “那百分之三十!
    塗先生,建這家廠子我投入了全部積蓄,又是從日本拿授權,又是購買生產線的。
    我付出的辛苦就不說了,光投入的成本都已經接近五百萬了。
    百分之三十,真的不能再多了!”
    塗誌明笑了,“你進門之前沒打聽打聽我的身家嗎?
    我給公司員工派獎都是一個億一個億的花。
    五百萬的小公司,也好意思在我麵前提麽?”
    塗誌明後邊靠在了沙發上,裝出一副囂張模樣。
    “你說收錄機廠拿到了日本的授權,我想請問是哪家的授權?”
    付昌明用手擦了下額頭,“是、是日本索尼公司的授權。
    我、我嶽父給日本人當過翻譯,和索尼公司的一個高管有舊……”
    塗誌明雙眼眯縫了起來。
    七十年代,結婚四件套叫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
    八十年代,老百姓心目中結婚頂配變了,變成了一響兩轉加一看。
    響的是收錄機,注意不是收音機。
    轉的的是洗衣機外加電風扇。
    看的則是黑白電視機。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以至九十年代,結婚四件套再次升級。
    變成了冰箱、彩電、音響、大哥大。
    最後這個大哥大是可以換選項,也有說是bp機的,也有說是桑塔納的,也有是加腳踹摩托車)的。
    塗誌明思忖一番,他如果想要複刻郭總裁,提前進入電子產業,其實最好的切入點還真就是收錄機。
    收錄機需要什麽?需要磁帶啊。
    他手下的幸福傳媒已經在搞快樂男聲、快樂女聲了,之後還有搞什麽歌王爭霸、我是歌手、蒙麵唱將、亞洲好聲音。
    到時候必然捧紅一批歌手,網羅一批唱將。
    自己出一款特製收錄機,在給它配上特製的磁帶,來一批粉絲經濟。
    想聽愛豆的歌就得買他的收錄機,和他的磁帶,簡直就是美滋滋外加喜樂滋啊。
    明星效應,品牌意識,提前布局,強勢進場,想不贏都難。
    心中得意,麵上不露。
    “那你們公司除了有索尼的收錄機技術授權外,有磁帶的授權嗎?”
    付昌明愣了一下,搖了搖頭,“沒有!”
    塗誌明想了想道,“如果我想要索尼收錄機和磁帶的技術授權,你覺得能買得到嗎?”
    “這個……很難!”
    塗誌明道,“不難還不找你呢。
    這樣吧,如果你能以你們公司的名義把這兩項技術授權搞定,購買授權的錢我出,你的廠子我溢價百分之百收購。”
    從抽屜裏拿出支票本,隨手簽了個五十萬,遞給了付昌明。
    “這錢就當是借給你的,度過危機之後記得還啊!”
    付昌明……?
    “塗生,您想要什麽條件?”
    “沒什麽條件!
    正如剛才所說,都是大陸來的,理應當你幫我我幫你。
    今天幫你,是為了將來有一天你也能幫我。”
    付昌明千恩萬謝。
    臨別之際,他握住了塗誌明的手。
    “塗生,我一定盡力把授權談下來。”
    塗誌明點點頭,“我相信你行。”
    簡直就是開玩笑一樣,不用自己出購買產權的費用,談下來還溢價百分之百收購工廠。
    淨賺五百萬,傻子才不幹。
    更何況中間人這活兩頭吃,到時候免不了又有一番好處。
    付昌明高高興興的走了。
    塗誌明則撥通了霍安寧家裏的電話。
    “安寧,我想在小日子索尼公司有一定的話語權,最多能收購多少股份?”
    霍安寧思索了一陣道,“索尼公司是小日子最為國際化的公司。
    股權基本上都被鷹醬和本土財團所控製。
    其中鷹醬占股百分之二十左右,保險公司、三井、三菱等關聯公司持股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創始人中田二郎以及公司員工,持股不超過百分之五。
    剩餘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投放到了市場上。”
    塗誌明笑道,“創始人才占了不到百分之五,這也太少了吧!”
    頓了頓他繼續道,“這麽說,咱們理論上最高可以控股百分之五十了?”
    “不行的!”
    霍安寧道,“雖然日本股市現在沒有設限,可以自由購買。
    但是關鍵公司多為財閥所掌控,一旦超過百分之二十,就會觸發監管和防禦措施,會遭到日本財團的集體抵製。”
    塗誌明問道,“那如果咱們控股百分之二十,能否獲得公司的話語權?”
    霍安寧想了想道,“進入董事會肯定沒問題,但話語權肯定不大,畢竟大頭在別人的手裏呢。”
    塗誌明思索再三,“二十就二十吧!
    聽說索尼公司今年和飛利浦合推cd,股價必定上漲。
    幫我從地產股中推出一部分,分批買入索尼。”
    “好的!”霍安寧答道。
    其實從八零年,索尼的產品就已經在大陸出口了。
    不過這個時期大陸的老百姓沒啥錢,對外國產品也不感冒,因此銷售情況並不好。
    實質上索尼真正打開大陸市場是在九十年代。
    到那時收錄機、照相機、彩電、手機全麵進軍,在東大幾乎勢不可擋,真正賺了個盆滿缽滿。
    索尼成功借到了東大發展的東風,一躍成了日本第二大上市公司,僅次於豐田。
    塗誌明的話就是聖旨。
    霍安寧得令之後,立即按照塗誌明的要求買入索尼的股票。
    他買入的方式很隱蔽,通過高橋地產公司買入了百分之五,通過高橋證券公司買入百分之十,又通過晶瑩證券的離岸賬戶買入了百分之五。
    即便他慢進慢出,做的十分隱蔽,最終還是被日本財團發現。
    日本財團集體發力,增股至百分之三十,依舊牢牢把控住公司的話語權。
    除此之外還派人警告霍安寧,如果再繼續惡意收購,將控告至日本政府啟動行業調查。
    知道事不可為,霍安寧稟報了塗誌明,就此作罷。
    雖然如此,塗誌明仍然在索尼的董事會獲得了一個股東席位,算是打入到了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