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棘手問題

字數:4131   加入書籤

A+A-


    提到炸毀油料倉庫的方案,眾人瞬間沉默了。
    這個問題實在棘手,油庫四周布滿了地雷和陷阱,連靠近都無從談起,更別提進入了。
    見大家都不吭聲,蘇東曦發話道:“大家一起商量商量,首先得想辦法進去才行。”
    從外圍偷偷潛入顯然不現實,因為根本不知道敵人的地雷和陷阱分布。
    一旦觸發,不僅戰士們會有生命危險,還會暴露行動意圖,這個辦法絕對不能嚐試!所以首先就被否定了。
    三班長提議道:“李連長和小孫以前搭過運油車過來,能不能藏在車底下進去呢?”
    李連長搖了搖頭。他們能搭上敵人的運油車,完全是巧合。
    這需要很多條件,既要運油車停下,又要對方同意讓你搭車。而且,還得有機會鑽到車底下。
    各種困難交織在一起,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說了,要等多久才能遇到這樣的機會呢?兩位重傷員已經開始發燒,他們等不起。
    一班長說道:“那化妝進去怎麽樣?”
    這是最常見的方法了,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就經常采用。但前提是語言相通,士兵的長相也要相似。
    甚至在抗戰電影裏,也能看到我們的偵察人員這麽做過。不過,那隻是電影,當不得真!
    就算有個別成功的例子,起碼長相得差不多才行。日本人與中國除了身高,模樣差不多。
    可我們這些軍人,不僅比越軍高大,而且五官、臉型都截然不同。除了小孫的長相和越南人有點相似,其他人一眼就能被認出來。
    這是油料倉庫,妥妥的軍事重地,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進入的,敵人怎麽可能不嚴加盤查呢?
    敵人的哨兵像呆頭鵝一樣,隨隨便便就把偵察人員放進去,那是文學作品裏的情節,人家沒這麽傻。
    李連長大腦飛速運轉,苦思冥想著解決方案,感覺腦袋都要大了一圈,卻依然毫無頭緒。
    他從煙盒裏抽出一支煙,放在鼻子下嗅來嗅去,他思考時習慣抽煙。然而,此刻他不敢抽,生怕被敵人嗅到煙味而暴露行蹤。
    其他人也學著他的樣子,過著煙癮,但都清楚不能真的抽煙。
    蘇東曦沒有煙癮,他不停地撓著頭。
    敵人的倉庫門宛如一隻攔路虎,橫亙在前方,成為了一道難以跨越的天塹,更別提後續的行動了!
    他撓著頭,突然眼前一亮,猛地抬起頭,急切地問道:“李連長,剛才小劉說你們聽到了流水聲?”
    蘇東曦所在的小組並沒有聽到,他們推測,河水可能在東麵。
    “是啊!我也聽到了。”李連長疑惑地問,“怎麽了?”
    他暗自納悶,戰士又不是魚,怎麽可能逆流遊進去呢?但轉念一想,如果水足夠深,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於是說道:
    “等會兒,我帶小孫去東麵偵察一下河水的深度。”
    如今有蘇參謀負責指揮,他便可以做一名普通的偵察兵了。
    蘇東曦擺了擺手,說道:“不用你去,讓小孫和小劉去吧!”
    李連長與他年紀相仿,都是二十七八歲的人了,在體力恢複方麵,已經比不上二十歲左右的小夥子了。
    一班長起身,去將小孫和小劉叫過來,蘇東曦吩咐道:“你們兩個吃完早飯,去東麵偵查一番,是不是有一條河,從敵人的倉庫流出來?”
    “是!”二人齊聲應道。
    蘇東曦又對小孫說道:“這次又辛苦你了!”他拍拍小孫肩膀
    翻譯小孫,在三排裏成了萬金油,偵察、采購食品,什麽都幹。沒辦法,就他一個人會越南話。
    “沒關係,我不累!”小孫羞澀地笑了笑。
    這小夥子,今年才十九歲,在今天看來,還是個孩子呢。
    蘇東曦接著說道:“一班長,你帶一個人從崮山西邊偵察一下,看看有沒有河水流過來?如果沒有,就盡量偵察一下崮山地形。”
    他們手中並沒有地圖,隻能依靠實地偵查來了解情況。
    吃完早餐後,兩支偵查小組便出發了。蘇東曦開始逐個檢查傷員的恢複狀況。
    這些傷員們大部分運氣不錯,他們沒有遭遇炸彈轟炸,而且訓練有素。無論是遭遇埋伏還是陣地戰,他們都能很好地保護自己。
    他們的傷口都在上身,除了兩名重傷員,其餘人的骨頭都沒有受傷。
    這樣一來,就不會太過影響行軍轉移。
    由於對敵人的多次打劫,他們並不缺少醫藥。再加上戰士們年輕,恢複得很快。第一次遭遇伏擊受傷的傷員,大部分傷口愈合得都很理想。
    包括蘇東曦和李連長在內,傷口都已經愈合。這些傷員中的大多數都可以參戰了。
    然而,他最擔心那兩名被擊中肋部的戰友,有一名是貫通傷,傷口遲遲不能愈合。另一名肋骨被打斷,子彈還留在體內。
    這兩名傷員,一沒有醫療器械,二沒有技術,衛生員是無能為力的。
    他們都開始發燒了,若不能及時送回國治療,即便不會犧牲,留下終身殘疾,那他們的將來怎麽辦呢?
    他們還年輕,那點殘疾金,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未來,恐怕連媳婦都找不到。
    現在越軍主要是預備役部隊,和地方武裝,對他們進行圍剿。
    他們必須幹一番大的,將敵人打疼,調動正規部隊過來。讓前線的部隊鬆懈,他們才有機會回國。
    想起這些,蘇東曦頭痛不已。
    到了中午十一點半,小孫和小劉這一組安全回來了,並且還帶回了食物。
    戰士們一起動手,切熟肉、洗水果、燒開水。小孫和小劉開始匯報情況——
    “連長、蘇參謀,就他媽一條小河!”小劉罵罵咧咧。
    他比劃著,河水在膝蓋以下。小孫的臉上,也寫滿了沮喪。
    他們都以為,蘇東曦打算從河中遊進去。
    這怎麽可能呢?蘇東曦早就猜到河水不深。否則,就不會有“嘩嘩”的流水聲,而是“汩汩”的聲響。隻有小河,才會發出這種聲音。
    蘇東曦點了點頭,沒有絲毫沮喪。
    李連長卻愁壞了,他的眉頭緊緊地擰成了一個疙瘩。原本指望能從河中進入,這麽淺的水,顯然是不可能了。
    臨近傍晚時分,一班長終於歸來,他向蘇東曦稟報,崮山西部並沒有河流。
    蘇東曦據此判斷,這河水,必定是從山洞中流淌出來的。
    “還有其他什麽情況嗎?”蘇東曦追問道。
    “山上,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洞穴。”一班長回答道。
    此處山體都由石灰岩構成,山洞眾多,蘇東曦心中已然有了主意。倘若真如他所料,那麽炸毀敵人的油庫,便有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