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落草為寇
字數:3279 加入書籤
“承乾還是李恪?”李昊瞅了眼李治,這小子不可能,能讓他去趟草原就是天大的恩賜了……
“是出塵,纏了我整整一日,說是戰場上拚殺或許不及男子,但若論江湖行走的機變手段,她倒比那些將軍更堪用。瞧她這般執著,倒教人想起當年她夜奔李靖的膽識。”長孫搖搖頭,抬手拿起麵前的果汁,抿了一口。
“沒問題,那就一起,我這回準備的車大。”李昊點點頭,他買的車,一輛能坐得下二十二個人,兩輛給李世民安排的人坐,一輛給小老弟,自己這邊留兩輛綽綽有餘。
“鍋鍋~~~怒上廢不廢遇到‘起山係窩開’鴨~~~”說起出門遊玩,小公主激動起來,哥哥之前講的睡前故事裏,說過山上有山大王,小家夥非常好奇。
“說不準……”史載“隴山多盜,商旅苦之”,大股勢力在隴山古道是沒有的,但小股土匪倒是不少。蘭州至狄道的洮河流域因靠近吐穀渾勢力範圍,也可能存在小股土匪,這些都是李昊搜的資料裏寫的,但實際情況有些說不準。
“呐鍋鍋不要交急給金幾呦~~~係幾和他們對口寧~~~對上呐就不要給呐~~~”小家夥嚴肅起來,一會兒回去得和二姐,十九姐再演練演練,要是對不上口令,就得花金子買路了……
“對什麽口令,直接把山頭占了,你當山大王多好。”李昊將涮好的羊肉裹上醬汁,放進小公主麵前的碗裏,丫頭除了吃螃蟹和蝦,還是對肉感興趣。
“吧唧~~~阿娘膩看係幾凶不凶~~~嗯嗯嗯嗯~~~”小公主聽哥哥這麽說,立刻挺了挺小身子,眉頭擰成疙瘩,鼻頭皺起,齜出幾顆糯白的乳牙,喉嚨裏擠出嗚嗚的低吼。在哥哥講的故事裏,山大王都是凶巴巴的樣子。
~~~
“凶,可太凶了,行啦,口水都出來了。”長孫莞爾一笑,壓了壓手,她要是不喊停,丫頭能齜牙齜到吃飯結束。
“鵝鵝鵝~~~秦功,二姐,係九姐~~~一廢兒窩們開鍋廢~~~商釀一下山寨噠名幾~~~”小公主激動的小短腿亂蹬。
“咋滴,你真要落草為寇啊……”李昊控製住丫頭,給她喂了塊羊肉。
“啊嗚~~~嗯呐~~~係幾要行俠站義,劫胡濟貧~~~”小公主舉起小手,嘴裏嗚哩嗚嚕的。
“小妹,帶我一個唄,阿兄耍棍快比那九紋龍史進還要厲害了~~~”李治也來了興致,抓起筷子揮舞起來,直到長孫瞪眼才乖乖放下。
“嗯呐~~~阿兄膩害~~~”小公主小手一拍桌子,頗有大當家的氣勢。
“得了吧,還史進呢,有勁沒處使是吧~~~記住嘍,當上山的就沒幾個好人,特別是那《水滸傳》,裏麵全是地痞流氓,殺人放火之輩,比之前欺負錦書的那人還要可惡。”李昊拿起小家夥的手揉了起來,這不是心有靈犀,丫頭另一隻手在下麵掐他呢……
“昊哥,魯智深挺好。”李治也是有他的是非觀的,畢竟被薛婕妤教了那麽久,思來想去,想出魯智深這麽個人。
“好啥好,人家一個賣肉的,他都能氣的晚上睡不著覺,自己兄弟要麽開黑店,要麽濫殺無辜,不還是稱兄道弟。”李昊說完李淵跟著點了點頭。
“好像是這麽個理……”李治回憶一番,拱了拱手,示意受教了……
“鍋鍋~~~係幾不當山大王呐~~~”小公主也搖了搖頭,她才不願意欺負人。
“當,為什麽不當,我們當好的山大王,讓江湖中的惡人聽到我們的名號便聞風喪膽。”李昊真挺想當山賊的,奈何在大唐起點太高,身份不允許,你說煩不煩人……
“好噠~~~”隻要是懲惡揚善,小公主就認為是好的,丫頭“拍腳”支持,手手沒空,吃蝦呢……
“昊哥,你終於不藏著掖著了,你上回和我說的魂環是真的,對不。”見昊哥說的那麽霸氣,李治的眼裏重燃光芒,他就知道昊哥一直在隱藏實力……
“哼……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昊輕哼一聲,眯著眼,背出為數不多會的詩句,《俠客行》全篇是別想了,能記住這點算是不錯了。
“嘖~~~啊~~~低調~~~”小公主斜著腦袋,看著哥哥的下巴,等哥哥話音一落,丫頭立馬抱起麵前的酸奶咂吧一口,學著阿娘,抬手壓了壓……
“哇~~~”李治雙眼閃爍著崇拜的小火苗,跟被施展了定身術似得,一動不動盯著李昊。
“五妹……”
“吹呢……”
“噗~~~咳~~~”
南平狐疑的看向長樂,除了兩小隻,最了解昊哥的就屬長樂了,丫頭低頭輕語,南平笑顏如花……
“……”李淵掃視一圈,還直起身子望了望隔壁桌,小丫頭們眼神裏滿是崇拜,哎,又給這小子裝到了,不過詩倒是不錯,盡顯俠者氣度。
“昊哥,你還會啥,和我說說唄。”李治武俠夢被勾起,小手捧著飯碗,昊哥說的話可太下飯了,越琢磨越有意思……
“那可多了,本人不才,家傳三代賒刀的手藝,你肯定要問了,刀是什麽刀,我告訴你,金絲大環刀……”李昊興致也起來了,一通胡謅……
“昊哥,你會占卜?”蘭陵聽到自己的專業,忍不住開口詢問……
“不會啊,賒刀人不是玩兒刀的麽……”李昊愣了愣,賒刀人是自己好早之前看的小說,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不是呀,賒刀人的手段其實和《周易》占卜,《淮南子》術數一脈相承……”蘭陵對待學術專業,一絲不苟……
“咳……是嘛,哥會的太多,學的雜……”李昊搓了搓臉,他是真的看的有點雜……
“昊哥你說的對,學的雜是容易記混,我就是這樣……”李治深以為然,平日裏誦記典冊,常將《詩》句錯雜而入《書》,又或把《禮》章誤續於《春秋》,終難免字句相亂。
“這個……”
“鍋鍋~~~吹牛牛吹爆呐~~~阿姨係醫欣~~~打經噠~~~不用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