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諸葛亮的擔憂

字數:4279   加入書籤

A+A-


    就在呂布與劉備在荊州開始大戰之時,洛陽城內的華峰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稱帝之事。
    “天子遇害,天子無主,天子臣民無不心生迷惘,期盼有明主出世,造福黎民,主公坐擁九州之地,外滅胡奴,內安百姓,理應順應民心,登基稱帝,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臣子等鬥膽,請主公繼承大統,改元開國!”
    李儒、賈詡、馮芳、蔡邕、唐瑁、鍾繇、郭嘉,包括程昱、荀攸等降臣,以及典韋、馬超、高順等在洛陽的西涼軍大將全都跪在下麵,異口同聲的大聲開口。
    很顯然,劉協已經死了,眾人都覺得,華峰改元開國的時機已經到了。
    “不可,萬萬不可!本將乃是漢臣,豈能做那忤逆之事?天子劉備所害,本將打算從宗室之中,挑選一位德才兼備之人,繼承皇位,然後在新天子的帶領下,起兵為天子報仇,爾等勸說本將稱帝,豈不是陷本將於不義?”華峰想也沒想,便斷然拒絕。
    眾人一愣,臉上有些不解起來!
    畢竟,劉協都已經死了,華峰理應順理成章的登基才是,隻是,他為何要拒絕?
    “自桓靈二帝以來,民不聊生,各地叛亂不斷,大漢百姓皆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幸有主公異軍突起,迅速消滅各路諸侯,統一九州之地,這才讓大漢大多數百姓可以安居樂業,主公登基,乃是天下億萬百姓之心願,請主公順應民意,否則,天下百姓恐怕不會答應。”李儒連忙開口。
    “哼!文優的意思是,若是本將不稱帝,天下百姓還能造反不成?”華峰冷哼一聲。
    “這……臣不敢,隻是,民意難違,請主公三思。。”李儒一愣,再次開口。
    “大將軍,李文優言之有理,大漢十三州,大將軍已經有了九州之地,理應稱帝才是。”華峰的老丈人之一——少府唐瑁也連忙開口勸說。
    仔細看,這家夥眼中還有興奮之色,畢竟,唐姬也是華峰的女人之一,若是華峰登基,他女兒豈不是可以再度成為皇妃?
    而且,華峰可不是劉辯那種兒皇帝,而是開國皇帝,手中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哼!唐瑁,無論如何,本將依舊是漢臣,至於九州之地,那也隻是本將替大漢收回來的,稱帝之事,不必再說,諸位都回去吧。”華峰再次冷哼一聲,說完轉身便走,直接離開了。
    留下一群麵麵相覷的西涼軍高層,完全不清楚華峰到底是怎麽想的。
    “李大人,主公到底想做什麽?”眾人立刻圍住了李儒,鍾繇忍不住來了詢問。
    荀攸等降臣雖然沒有直接離開,不過,倒是並未開口。
    他們剛剛前來,也不過是受了李儒等人的邀請,實際上,這些降臣大多並不準備開口。
    西涼軍高層一個個想混個從龍之功,他們卻沒這個想法,畢竟,這些人現在並沒有太大的功績,即便是華峰現在開國,他們這些人大多數官職肯定是比不上那些追隨華峰時間更久的官員的。
    李儒搖搖頭,並沒有說話,心裏也在琢磨華峰的想法。
    “諸位不必焦急,天下間,除了我主,何人還配得上那個位置?即便是主公拒絕了,咱們也不必灰心,過段時間咱們再二請便是,若是主公依舊拒絕,咱們便三請,相信主公最終會答應的。”
    就在此時,一旁的賈詡笑眯眯的開口說道。
    “賈大人言之有理!”
    聽到賈詡的話,眾人皆是眼前一亮。
    “文和,想必你所說的二請、三請應該不會這麽簡單吧?能否詳細說說?”李儒也將目光投向賈詡。
    “大人英明,咱們這第一次請求,是在洛陽的所有我軍高層,不過,這還不夠誠心,在下建議,我等下令我軍治下的所有官員全部上書主公,向主公請願,如此方顯誠意,當然,地方官員大多無法抽身來洛陽,因此,隻要上書即可。
    在下估計,主公依舊會拒絕稱帝,所以,咱們還必須準備第三次請願,那就是天下百姓一起向主公請願,咱們可以讓每個縣派出2到10名百姓,代表全縣百姓,前來洛陽,向主公呈遞萬民書,顯示民意,當然,這些百姓必須是我軍治下各個階層的百姓,這樣才有足夠的代表性,鑒於部分百姓生活依舊貧困,這來回的花費,當由縣府提供。”
    賈詡也沒有藏著掖著,一股腦的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聽得眾人頻頻點頭。
    “不錯,文和安排得很好,這件事便由你與老夫一起督辦吧,不過,僅僅是百姓還不行,老夫提議,各個軍團的士兵也同樣應該簽萬民書,代表我軍所有將士,擁護主公登基。”李儒十分讚賞的看了一眼賈詡,隨即補充道。
    “善!”
    所有人都異口同聲的讚同!
    隨後,李儒等人便忙碌起來,為了華峰登基之事,他們可謂是操碎了心。
    而華峰則在考慮登基的具體時間,三請三讓的戲碼對華峰來說其實可有可無,他其實更想在劉表或者劉備之後稱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二人畢竟是漢室宗親,若是這兩人稱帝,華峰隻要不承認即可順理成章的登基稱帝,建立新朝。
    另一邊
    劉磐和諸葛亮等人率領大軍,在大敗五溪蠻最後的精銳之後,便一路橫掃五溪蠻的地盤,深入五溪蠻腹地,打得五溪蠻隻能節節敗退,再也沒有任何抵抗之力。
    “軍師,戰事順利,你這是?”劉磐看著一臉沉思的諸葛亮,忍不住開口詢問。
    “將軍,你難道不覺得奇怪?”諸葛亮這才抬頭,若有所思的看向劉磐。
    “奇怪?有什麽奇怪的?”劉磐一臉不解的看向諸葛亮。
    “五溪蠻如今節節敗退,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可是,五溪蠻的部眾卻沒有逃離武陵郡的意思,莫非他們想要被滅族?若將軍是五溪蠻的首領,在這樣的情況下,難道不應該開始安排族人逃離武陵郡?”
    諸葛亮有些無語的開口,都說劉磐能征善戰,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
    “這……似乎有些道理,軍師以為,這是為何?”劉磐一愣,隨即一臉讚同的點點頭。
    “很簡單,五溪蠻不肯撤離,或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依舊可以擊敗我軍,然而,很明顯,憑借他們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擊敗我軍的,五溪蠻這是有了後援啊。”諸葛亮滿臉凝重的看向西方。
    “軍師是說南中地區南蠻?”劉磐也不是傻子,立刻便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
    “不錯,能夠支援五溪蠻的,除了山越便隻有南蠻,山越勢力分散,又主要分布在江東境內,短時間內應該很難聯合起來,也不可能集結出大量兵馬,因此,五溪蠻能夠依靠的,恐怕就隻有南蠻了。”諸葛亮語氣十分篤定的開口。
    山越與五溪蠻和南蠻不同,雖然山越之中有不少人都是秦漢時期的南越後裔。
    不過,隨著黃巾之亂的爆發,天下大亂,也有不少漢人百姓逃入大山之中,其中更有不少舉宗遁入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逐漸發展成為山賊、軍事集團,成為山越。
    當然,這些人在平日裏也會進行農業生產,與普通百姓無異,隻不過,由於江南開發不足,這些人往往也會離開大山,對漢人進行劫掠,這便形成了曆史上東吳的心腹大患——山越之亂。
    對於諸葛亮的分析,劉磐十分認同。
    “軍師,咱們現在應該怎麽辦?南蠻實力可不弱,他們雖然被西涼軍壓製得喘不過氣來,然而,我軍的實力卻是遠不如西涼軍,況且,南蠻與五溪蠻一樣,都生活在山林之中,咱們在五溪蠻的地盤與南蠻開戰,恐怕情況並不樂觀。”劉磐頗為擔憂的開口。
    喜歡三國:虎牢關前,開局秒殺關二爺請大家收藏:()三國:虎牢關前,開局秒殺關二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