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白袍教察下餘姚 暗訪巧遇賣唱女
字數:3181 加入書籤
都察院左都禦史於成龍辦事雷厲風行,增設一百一十名教育監察禦史的奏疏一經內閣呈報,立刻得了光武帝朱批“準奏,速辦”四字。不過旬日工夫,從各省大學堂遴選出的優秀應屆生便已齊聚京師。
這一日,都察院衙門外來了百餘名年輕士子,個個身著青衿,意氣風發。他們中最年長的不過二十三四,最年輕的才剛滿二十,麵上猶帶幾分書卷稚氣,眼中卻閃爍著理想的光芒。
於成龍親自站在都察院大門前相迎。這位以剛正不阿聞名朝野的老臣,今日特意換上了一身嶄新的緋袍官服,目光如炬地掃過這些即將肩負重任的年輕人。
“諸位皆是從各省大學堂千裏挑一選拔出來的英才!”於成龍聲如洪鍾,在都察院前院回蕩,“今日起,你們便是大明的教育監察禦史,簡稱教察!雖然品級不高,隻有正八品,但權責重大!”
年輕人們屏息凝神,聽得極其認真。
“你們要記住,你們不是普通的禦史,是專門針對教育係統腐敗的利劍!京師大學堂案剛剛落幕,上萬顆人頭落地,血染菜市口,為何?就是因為教育係統腐敗已經深入骨髓,不得不刮骨療毒!”
於成龍踱步在眾人麵前,聲音愈發嚴厲“但僅靠一次大案,殺一批人,是不夠的!腐敗如野草,春風吹又生。你們的任務就是做這燎原之火,燒盡教育係統中的一切汙穢!”
“你們年輕,剛剛走出學堂,還未被官場陋習沾染,心中還存著讀書人的浩然正氣!這正是陛下和本官看中你們的地方!”於成龍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的麵龐,“記住你們的使命查貪腐,正學風,清教弊,育英才!”
這一百一十名新晉教察在都察院接受了為期一個月的特訓。課程包括《大明律》中關於貪汙受賄的條款、查賬核數的技巧、暗訪取證的方法、官場禮儀與規避風險的策略等。授課的都是經驗豐富的老禦史和老賬房。
培訓結束後,這批年輕教察被分派到全國各省。他們離京那日,於成龍再次訓話“記住,你們是陛下的眼睛,是大明教育清明的希望!遇事要多思多想,既要有書生的正氣,也要有偵探的銳眼,更要有禦史的風骨!”
在這批教察中,有個名叫史方玉的年輕人,來自浙江師範大學堂。他今年二十二歲,麵容清秀,眉宇間卻自帶一股倔強之氣。他被分派到紹興府擔任教察,負責監察當地教育係統。
史方玉簡單收拾行裝,帶著朝廷頒發的腰牌和文書,騎著一匹青驄馬,南下赴任。他一路輕裝簡從,不住驛館,專找普通客棧落腳,為的是更好地體察民情。
不到十日,史方玉便到了紹興地界。紹興乃文化名城,書院學堂林立,教育風氣向來為世人所稱道。然而表麵文章做得越好,內裏可能隱藏的汙垢就越需要仔細探查。
史方玉沒有直接去紹興府衙報到,而是在城裏找了家普通客棧住下,打算先暗訪幾日。他換上一身普通儒生的青布長衫,將官憑文書仔細藏在箱底,隻隨身帶著些散碎銀兩和那枚教察腰牌——用錦囊裝著貼身收藏。
在紹興城暗訪三日,史方玉發現府學、縣學倒是規規矩矩,但他聽說下麵各縣的問題可能更多。特別是餘姚縣——那裏富庶,教育經費充足,但近來有些關於縣教諭王清河的風言風語傳出來。
第四日一早,史方玉便雇了艘小船,沿著浙東運河往餘姚方向行去。船行緩慢,正好讓他有機會欣賞水鄉風光,思考如何開展調查。
傍晚時分,船到餘姚縣城。史方玉付了船資,拎著簡單行李上岸,找了一家看起來不算起眼但還算幹淨的“悅來客棧”住下。
客棧掌櫃是個五十多歲的幹瘦老頭,見史方玉一副書生模樣,熱情地招呼道“相公是來遊學的還是訪友的?”
史方玉笑笑“小可乃杭州人士,欲往寧波訪友,途經貴地,見天色已晚,特來借宿一宿。”
掌櫃一邊登記一邊說“那相公來得巧了,今日恰逢十五,城隍廟前有夜市,很是熱鬧。相公若有興致,可去逛逛。”
史方玉謝過掌櫃,將行李放入二樓客房,略作梳洗後便出門去了。他心想夜市人多嘴雜,或許能聽到些關於縣教諭的閑話。
餘姚縣城不大,但很是繁華。城隍廟前果然人聲鼎沸,各種小吃攤、雜貨攤、賣藝雜耍的排滿了街道兩側。史方玉漫步其間,耳朵卻仔細捕捉著周圍的對話。
逛了約莫半個時辰,他沒聽到什麽有關教育係統的議論,倒是見識了餘姚的富庶。正準備回客棧時,忽見前麵圍著一圈人,裏麵傳來琵琶聲和一個女子淒婉的唱曲聲。
史方玉擠進人群,見是一個六旬老翁帶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正在賣唱。老翁拉胡琴,姑娘彈琵琶,唱的是越地小調。那姑娘生得眉清目秀,雖然衣著簡樸,卻自有一番動人風韻。
一曲終了,圍觀者紛紛叫好,有幾個銅錢丟進老翁麵前的破碗中。老翁連連作揖道謝,姑娘則低著頭,似有羞色。
就在這時,人群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幾個彪形大漢推開圍觀者闖了進來。為首的是個滿臉橫肉的壯漢,腰間係著紅帶,一看就是地方上的惡霸。
“老東西,誰準你在這裏賣唱的?”那壯漢一腳踢翻了老翁麵前的破碗,銅錢滾了一地。
老翁嚇得連忙作揖“各位大爺,小老兒不知這裏不能賣唱,這就走,這就走。”
那壯漢卻不依不饒,一把抓住老翁的衣領“走?驚擾了咱們老爺雅興,就這麽走了?”說著,眼睛卻瞟向那賣唱姑娘,露出淫邪之色。
姑娘嚇得躲到老翁身後,渾身發抖。
史方玉看得怒火中燒,正欲上前理論,卻聽旁邊一個老婦人低聲歎道“造孽啊,這劉三又來找茬了,定是看上那家姑娘了。”
另一個商販模樣的人低聲接話“這劉三不就是縣學裏那個劉教習的堂弟嗎?仗著有點關係,整天在城裏欺男霸女。”
史方玉心中一動,按下衝動,悄聲問那商販“這位大哥,您說的劉教習是縣學的教習嗎?”
喜歡王淩在明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王淩在明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