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孟州述職

字數:3726   加入書籤

A+A-


    管事不敢忤逆,立刻叫來廚子。
    “大人,您找我?”廚子瞪著一雙大眼睛,將雙手放在圍裙上蹭了蹭,渾然置身事外。
    “你不用緊張,我找你來隻是想了解一下情況。”段書瑞溫和道,“在我們下榻之前,還有別人來過嗎?那人對你說了些什麽呢?”
    他氣勢如虹,廚子被他說中了心事,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手裏的漏勺“啪”一聲掉在地上。
    這算是不打自招了。
    “大人息怒!的確是有一位姑娘來過……給了我一張菜單,囑咐我按菜單做菜……但是小的絕對不敢在菜裏做手腳啊!”
    段書瑞按了按眉心,問道“這位姑娘可還留下別的什麽話?”
    “沒、沒有!她不僅沒留姓名,還千叮嚀萬囑咐,叫我千萬不要將這事說出去。”廚子一臉窘迫,他也不想說,奈何這位大人實在太機警了!
    “她的原話是什麽?”
    “姑娘說,大人口味偏清淡,做菜時要少放油鹽。”
    段書瑞聽得呆了,他下意識想到自家那位,但沒過多久就排除了這個答案。
    有沒有可能,是另一個和他有過泛泛之交的姑娘?他想破腦袋,都沒理出個所以然來。
    “行,你先下去吧。”
    段書瑞從管事手中抽出菜譜,遞給廚子,說道“你還是按照原定食譜做菜吧,不能搞特殊啊!”
    翌日,孟州衙門外。
    述職是按照州府順序來的,段書瑞和幾個屬官穿戴整齊,在孟州衙門的前堂坐著,排在他們前麵的一行人已經進去了。
    如他所料,部分州府官員對他不是很友好,方才一起坐在這裏等候時,這些官員都冷著臉,他也懶得自討沒趣,拱拱手就算打招呼了。
    誰讓他一上任就得罪人呢?先是救災的各項措施,把其他州府比下去了,然後就是賑災款,他這裏多了,其他地方就少了。還有………
    他打亂腦子裏的想法,強迫自己靜下心來。壞了,他險些忘了自己的最終目的!自己終究還是要回京城的,人能掌控的事物不多,他耕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夠了。
    如今天氣冷,屋裏燃著炭盆,倒是挺溫暖的,幾人都是一大早隨便吃了點就排隊等候,眼看臨到中午還沒到自己,有點餓了,心裏腹誹“前麵的人哪兒有那麽多話?就不能長話短說、刪繁就簡嗎?”
    又過了好一會兒,傳令官過來令河清縣官員入內了。
    段書瑞立刻站起,整了整烏紗帽和官袍,對元叔平等人說“走吧!”
    其他幾人立刻抱著文書跟上。
    終於走進了孟州衙門的正堂,除了於太守端坐正中,其他衙門的屬官也分坐兩旁。
    聽到河清縣令來了,眾人都一齊抬起頭來,想看看這位曾經的京官究竟長什麽樣。
    就連段書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孟州已經名聲大噪。他不是第一個被貶的京官,但在這些人裏,他絕對是職位最特殊的一個!
    在眾多官員心中,大理寺是至高無上的殿堂,能夠棲身於其間做一個七品主簿,就已經是許多人可望不可求的了,他們麵前這位還一路做到五品寺正!眾人都很好奇,他是觸犯了什麽天條,才會被貶到這個小縣城?
    說到大理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屬狄仁傑狄公。一提到大理寺官員,便不自覺地代入狄公的形象,眾人雖無緣得見本尊,但都看過許多衍生作品。
    在民間作品中,狄公大多被塑造成身量適中、舉止儒雅的形象,笑容可掬、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最重要的是,他留著整齊的胡須!可眼前這位的下巴如此光潔,儀表堂堂,不像成日和屍體打交道的,倒像是個在學堂教書的……夫子?
    數道目光齊刷刷射來,段書瑞感覺自己像一隻猴子,被眾人圍觀,露出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嗯,這下對味兒了!”
    接下來就是嚴肅的述職階段,段書瑞上呈自己的述職報告後,開始事無巨細地匯報。
    講完自己那部分後,他往旁邊一讓,給元叔平騰出位置。
    元叔平的口才雖然一般,但勝在經驗豐富,順利地陳述完自己的這部分內容,得到了於太守賞識的目光。
    段書瑞等人陳述完,接著是衙門的官員查驗各項文書,又向他們提出疑問,由地方官給出合理解釋。
    其中一個官員問道“今年河清縣收的糧食總量不夠啊,這是怎麽一回事?”
    其餘屬官臉上神色各異,有的人懶洋洋坐著,一副看好戲的神情;有的人則捏緊拳頭,暗自替他擔憂。
    去年鬧洪災,洪災結束後還連著下了好幾日特大暴雨,嚴重影響了村民秋收,這家夥這麽問,顯然是故意的!
    段書瑞從容答道“按照律例,遭遇洪澇、旱災等天災,朝廷會適當減免百姓的賦稅徭役。去年秋末爆發的洪災,已讓百姓遭受了嚴重損失;而連續降雨無疑更是雪上加霜,許多麥子還來不及收,就泡在水裏。老百姓收糧的速度再快,也快不過老天爺變臉的速度啊!”
    “因此,老百姓上交的糧食總量不夠,也在情理之中!”
    “那今年的收糧任務總能達標了吧?”
    “司天監的大人們觀測到今年的氣象,說今年風調雨順。許多百姓靠天吃飯,改良了種植方法,相信今年定比去年高!”
    孟州衙門的官員們聽了都是目瞪口呆,他們於內情了解得不太多,此時聽了他陳述的內容,都無話可說,甚至對受災的百姓生出一抹同情。
    原先質問的官員不吭聲了,於太守接過他的話頭“既然如此,關於如何讓百姓按時交糧,增收致富,你可有什麽見解?”
    段書瑞聽了,朝他拱了拱手,誠摯道“下官正要懇求大人!我河清縣經曆水災,還有貧困人群需要救濟。我調查過,不少老人會燒陶工藝,能燒製三彩器,因此打算以官府的名義,建一個學堂,專門教授適齡男女燒陶工藝,陶瓷製品可以遠銷外地,懇請大人支持!”
    這話一出,於太守愣住了。
    如今……唐三彩是受歡迎,老一輩的手藝人也的確技術出眾……
    隻是……許多技術和工具,是本地人發財致富的法寶。他要是不經同意,隨隨便便的分享,和食肆大廚交出自己的獨家秘方有什麽區別?
    於太守掀起眼皮,淡淡地說“這件事非同小可,本官過後再答複你。”
    喜歡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