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畫藏寶圖的畫家
字數:4593 加入書籤
張信快定幫羅英一把,把東廠裏的馬牽出一匹,供她使用。
幫助羅英,也就是幫助方靜,他責無旁貸。
從聽說方靜為了幫助他,要深入不毛之地後,他的心就再也無法淡定了。
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如果不是自己公務在身,他一定去左木,和方靜再度一段難忘的時光。
現在無法分身,隻有把希望寄托在羅英身上。
希望他快點去追趕方靜,告訴她,什麽草不草的不重要,趕快平安回來才是正事。
讓羅英快速追上方靜的辦法隻有一個,就是給他提供一匹快馬。
現在,由於戰爭的原因,民間被馴化過的,適合做戰馬使用的,都被官方征集了。
集市中雖還有出售,多是一些沒有被馴服過,用作一般交通的馬,跑長途腳力不行。
東廠做為朝廷一級街門,養有大量的馬匹,借一個給羅英使用,不會對內部形成影響。
拿定主意後,為了最快地把馬匹送來,張信沒在這兒過多停留,便告辭了。
在回來的路上,他特意繞了一段路,來到了皇宮。
這幾天,雖然特別忙,但他一刻也沒忘記藏寶圖的事。不知道自己費盡心血尋來的寶貝,可否給皇家帶來了幫助。
他在皇宮前等了一會,一個公公模樣的人出來了。他是崇禎的貼身太監,按照宮內規矩,直接把他引到了皇上的書房。
崇禎正在批閱奏折,看到張信進來,立馬放下手頭的朱批,示意張信在自己對麵坐下。
“我知道你是來打探藏寶圖進展情況的,對吧。”
張信點點頭。
“如果我告訴你,我們現在仍無法破解圖中的奧密,你不會失望吧?”
“我並不感到奇怪。這圖在魏忠賢手裏多年了,都沒被破解,足見其設計的巧妙。”
“確實,那魏忠賢雖壞,但決非等閑之人。他在藏寶圖這方麵沒少下功夫。用了十年時間也沒破解其秘密,已經說明了問題。”
“那麽,這事目前到底有沒有進展呢?”
“你想了解那方麵的情況?”
“比如字跡,魏忠賢說上麵那幾個字,是永樂大帝的筆跡,做過鑒定嗎?”
“對於卷首的那幾個字,我們通過和宮裏珍藏的大帝遺跡比對之後,得出結淪,確實是大帝的筆跡。同時,這幅圖的作者,也找到了。”
“是誰?”
“聽說過徐君彥這個名字嗎?”
張信搖搖頭,“沒有。”
“這個人就是畫的作者。”
“這就是畫家?可惜我對這個行當並不怎麽了解。”
“那好,聽我給你介紹一下這個人的情況,對於破解這張圖,或許有幫助。”
徐君彥,安徽懷遠人,是最早跟隨朱元障造反的那批人。
在元末明初那個風雲動蕩的年代裏,英雄輩出,出現了許多名垂青史的人物,如常遇春,徐達等。他們就像墜入凡界的星辰,光芒四射。在他們強大的光環映照下,許多原本很優秀的人,最終變得默默無聞。
就像徐君彥,雖然武力也足夠強大,但在軍隊中也隻能擔任二流角色。
不過,這位徐彥君生性豁達大度,受好廣泛,在行軍打仗之餘,練就了一個特殊的愛好,便是作畫。
由於作畫並非主業,隻是喜好,所以在業內名氣並不大。不過從流傳下來的幾幅畫來看,其後期的作品還是相當可以的。
尤其擅長山水畫。
朱元璋統一中原後,其部被劃為朱棣統管,從此成為了朱棣心腹。
朱棣封為燕王後,徐君彥隨軍來到北平,參加了幾次對北元的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北平,有一個人對朱棣產生巨大影響,這個人便是妖僧姚廣孝。靖難之戰的推動者,同時他也是吳君彥的好友。
受姚廣孝影響,吳君彥也是堅定支持朱棣反對削藩的將領之一。
靖難之役取得勝利後不久,突然一天,吳君彥在營地暴亡,口中有血,形似中毒。
死後埋入北山,至今其墳仍在。
他死前,人們並不知道他會畫畫。
因為他的主要貢獻,還是戰功。畫畫,隻是他的一個愛好,而並非主業。
加上他並不怎麽出名,因此他的畫在民間很少,隻在宮中有發現。
在宮裏的藏品,也多是作為禮物這給朱棣的。都是一些山水畫,寓意江山一統,山河永固,有歌功頌德,拍馬屁的意思。
這樣的畫正合朱棣心意,所以才被收藏。
崇禎剛得到這幅畫時,懷疑是出自名畫家之手。後來通過和大師們的傳世佳作分析比對,發現沒有一幅作品和藏寶圖的風格相似。
直到人們拿出吳君彥們存作之作,才發現二者畫風一樣。後經當代畫家驗證,確係他作品。
和宮內幾幅作品比起來,這幅畫看起來更成熟,因此可以斷定為他的後期作品。
這點不難理解。
吳君彥是朱棣的鐵杆追隨者,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有他的參與,足見對其的信任程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像朱棣藏寶這樣的重大事件,又怎能少了他的身影呢?
更重要的一點是,朱棣決定把這筆財寶永遠珍藏,需要畫一幅圖。
這時候,吳君彥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
藏寶地點,就暗藏在這幅畫裏。
這樣的事,保密程度比較高,不是自己的親信,當然不敢用,怕泄密。
而自己的親信,又都是行伍出身,大老粗,有幾個能拿得起畫筆的?其它的畫家又不信任。
這時候,隻能選擇吳君彥了,
雖然畫得不是多好,但也能說的過去。尤其可貴的是,他是心腹,絕對可靠,因此這個事就由他完成了。
作畫的年代不詳。
但他死於永樂二十一年冬,比大帝早死了一年。
因此可以確定他畫這幅畫的時間,是在永樂大帝十五年至二十一這段時間。
當時老吳年紀並不大,身體很好,突然暴死,民間傳聞他的死與大帝有關,至於原因,民間一直有爭論。
說完這個人,再說這幅畫。
這幅圖畫的十分巧妙,就是一幅山水畫,寶藏在那兒,在這幅圖上根本沒有任何提示。
當然了,以前是有的,隻是朱由校死的太突然,把找水樂大帝留下來們所有信息,都給整沒了。
那這幅圖是不是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當然不是,寶藏就在這幅圖裏,現在,你得確定這幅畫所在的位置。
隻有找到這幅圖的實景地,實景配合地圖,才能攻克這幅圖的難點。
現在已確定,這幅圖所描述的大致方位,在京北一帶。
那兒是燕山的餘脈,在明初時,因為交通的原因,人煙很少,是藏寶的絕佳地方。
這和民間們傳說,基本相符。
關於藏寶圖,崇禎所提供的信息也反有這些。
喜歡他是奸細請大家收藏:()他是奸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