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遇見德康
字數:3771 加入書籤
“前邊河道裏好像有人,”方靜指著前邊河道說道。
張信向前看了一眼,果真如此。
這時候,河道經過了幾條河流的匯入,變得更加寬闊。
由於現在還沒到雨季,去年山洪暴發後留的痕跡還在,河床中有一半的地方是河沙,人走上去十分鬆軟的感覺。
在前邊幾裏外的河道裏,出現了許多人,不知他們在幹什麽。
“這些人從哪兒冒出來的呢?”張信象是自言自語,“我們一路上,連個人影也沒有看到,這地方突然冒出這麽多人來,太叫人費解了。”
“古人有臨水而居的傳統,加上這兒風景絕佳,會不會這裏有一個村莊?”
“不可能,”張信說。
“憑什麽說不可能?”
“並不是這兒的居住條件不好,其實在元初的時候,這兒是住有很多人的。後來因為他們專與朝廷作對,受到打壓,後來都被驅逐到山外去了。現在這一片區域,根本就不存在村莊。”
“那為什麽前麵會有那麽多人呢?”
“我也不明白,走,我們看看去。”
二人繼續向前走,前邊過了一個山嘴,地形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剛才由於山嘴的遮擋,他們看不清前邊的情況,過了山嘴後才發現,右邊是一大片樹林。
站在河堤上向下觀望,筒直是林木的海洋。各種樹木參雜在一起,參差不齊,充斥了所有的空間,蔚為壯觀。
“這裏的情形和氣氛,和圖上看上去很像,”張信激動地說。
“這太好了,總算沒有白費力氣。”
“不過也不能高興的太早,要等到找到那個洞口後,才能確定。”
“我們從這兒進入樹林嗎?”
“不,我們先看看那些人是做什麽的,再做決定。”
他們快步向人群走去。
離那兒還有幾十步遠時,才發現那兒原來是一群和尚,正在河裏衝洗家具。
一個年老的和尚,正在岸邊指指點點著,指揮這些和尚幹活。
老和尚長眉白須,一臉的慈祥。身穿皂色僧袍,斜披袈裟,手持念珠,口中不停地念佛號,一看就是個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
見有人來,他迎麵走了過來。
走到離二人還有十來步遠的地方,停下了腳步,合手合十,躬身施了一禮,說道,“二位施主留步,前邊敝寺小僧正在水中衝洗佛案,過往不便,如要通過,須繞行。”
“那我們就不走了,暫且在這兒休念一會,等你們忙完了,我們再從這兒通過。”
“如此甚好,謝謝施主配合。施主從南方來,莫非來自京城?”、
“大師所言正是,我們是來自京城。我看大師有些麵熟,似曾在那兒見過。哦,記起來了,大師可認得一個叫趙懷的人嗎?”
和尚聽了,手惦長須,微微一笑,說道,“實不相瞞,老僧正是趙懷。我看施主也有些西熟,請問您是?”
“我叫張信,當年在信王府裏當差。後來信王榮登大寶,我也就到了宮中,那時正好與大師相遇,相處一段日子後,你我甚是投緣。後來聽說你要退休,從此不知你去向。分手至今己十餘年,還記得大師當年模樣,變化不大。所以一見麵,尚能認出來。”
原來這趙懷於萬曆年間入宮,分別經曆了萬曆,天啟兩代帝王,很受寵信。
朱由檢登基後,他已經很老了,許多事已經不適合幹了,於是決定退休,獲恩準。
算起來,二人在一起的時間,也就一個多月。雖然時間很短,不過二人很談的來,關係很好。
後來到了趙懷出宮的那一天,張信為他送行,十分地不舍。
問趙懷,出宮後準備去哪兒?
趙懷回答道,出家,並說早己為自元選好了去處。
張信也就沒有再問。
公公是一個很受人詬病的群體,或許在宮裏時並沒感到生活有多艱難,但一旦離開宮,苦日子馬上就來臨了。
回家沒人接收,隻能流落街頭,最後落個慘死的下場。
但並不是每個公工都流浪街頭,他們中的很多人,會向寺院道觀捐一部分錢,然後躲到這些宗教場所,度過自己的餘生。
象趙懷這種提前找好落腳點的人,不在少數。
當時,除了祝福,張信並沒有問他到那兒去,他知道那是個人的隱私,應該受到尊重。
後來張信去了東廠,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忙忙碌碌的他,早把他給忘了,今天一見,實屬意外,因此倍感親切。
“我聽說你後來去了東廠,發展的很好,是那裏的掌門人,不錯哦。”
原來趙懷出家後,仍借進京辦事的機會,去走訪一些熟人。關係好的大部分都見到了,唯獨張信,因事情繁雜,始終沒有得到見麵的機會。
當張信問他為什麽在這兒時,趙懷哈哈一笑,說“我在這兒一點也不意外啊,因為我就是在這兒出家的。”
張信表示很驚呀,“這兒有修行道場?”
“有啊,就在密林深處,而且規模不小,這就是著名的廣元寺。”
“廣元寺?”張信搖了搖頭,表示沒聽說過。
“這個寺院很漂亮的,走吧,到我那兒喝杯茶,我們好好聊聊。聽說皇上自殺了,是真的嗎?”
張信點點頭。
一刹那,大師流出了眼淚,看來對崇禎,他還是很認可的。
最後,大師把臉扭向那些站河道裏洗刷的年輕僧人,說你們刷洗完,就可以回去了。
他因為有客人,就先走一步了。
當問起方靜時,張信說這是自己的表妹,趙懷聽後,若有所思如點了點頭。
他們下了坡,河堤下就是茂密的樹林,他們進入了一條小徑。
“這條小徑正好可以通到寺院,”趙懷說。
在回寺院的路上,趙懷告訴他們二人,他們現在去的這座寺院,叫廣元寺,他現在是這兒的住持,法名叫德康。
喜歡他是奸細請大家收藏:()他是奸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