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武五年,春祭大典

字數:4249   加入書籤

A+A-


    章武五年,四月朔日,庚戌。
    長安城剛剛從漫長肅殺的寒冬中蘇醒,春風帶來了灞柳的嫩芽,也吹散了彌漫數月的陰霾。
    自去年歲末宋國公典韋戰死共縣,劉瑁雖強抑悲痛,以國葬之禮厚待忠魂,但那份沉重終究縈繞在九極宮的上空,也壓在許多老臣的心頭。
    直到太子劉祺北征凱旋,攜拓跋力微首級歸來,平定鮮卑之亂,設立安北都護府,這股壓抑的氣氛才終於被衝淡,也正因此,劉瑁才對此次春祭如此上心。
    今日,正是開春之後最為隆重肅穆的春祭大典。
    卯時未至,天色尚帶著一絲魚肚白的朦朧,長安城中軸線的朱雀大街上,已是淨水潑街,黃土墊道,平日喧囂的市井徹底沉寂,唯有風吹過宮城角樓簷下銅鈴發出的清越微響……
    長安東郊春明門外,朝日之壇。具體樣式可以參考北京的日壇~)
    自劉瑁定都長安,重修長安新城後,便恢複了漢家舊禮,於皇城東南立太廟,西南設社稷壇,更於四郊分設壇廟,以敬天地日月。
    這東郊的日壇,便是每年春分祭祀大日之所,祈求光明普照,萬物生長。
    此壇高八尺,廣四丈,取“八荒四海,皆為漢土”之意。
    壇麵鋪著一層特意從東方運來的青色淨土,細膩純淨,不染纖塵,象征著東方甲乙木之生氣。
    祭壇四周環繞著方形的矮牆,牆體朱紅,代表著對日神的尊崇。
    牆外,則是一道精心開鑿的環形水渠,引來了灞水支流的活水,潺潺流動,在晨曦微光下泛著粼粼波光,既象征著天圓地方,又寓意著生生不息。
    此刻,日壇內外早已布置妥當。壇上,按照方位、品級,整齊地擺放著太牢牛、羊、豬三牲)、五穀黍、稷、菽、麥、稻)、玉帛、醇酒等各色貢品。
    壇下,大漢龍旗與各式儀仗在微風中獵獵作響。
    道路兩側,還對稱擺放著數塊巨大的月長石,色澤溫潤,在晨光下散發著柔和的光暈,為這莊嚴的祭祀平添了幾分神秘與肅穆。
    祭壇四周,數千名從關中府兵中精選出來的銳士,身著鋥亮玄甲,手持長戟,肅立如鬆,目光沉靜,將整個祭祀區域護衛得水泄不通。
    文武百官早已按照品級序列,在壇下指定的位置站定。他們皆穿著朝服,神情肅穆,低聲的交談也早已停止,隻有衣袂摩擦的細微聲響和偶爾壓抑的咳嗽聲。
    “陛下駕到!”
    隨著內侍一聲悠長的傳唱,氣氛驟然一肅。
    劉瑁身著莊重的十二章紋冕服,頭戴十二旒冕冠,玉珠垂落,隨著他沉穩的步伐輕輕晃動。他麵容肅整,眼神深邃,一步一步,從容不迫地登上了祭壇。
    太子劉祺緊隨其後,同樣是一身規製的太子禮服,隻是冕冠為九旒。
    經過此次戰火的洗禮,他年輕的麵龐上已褪去了不少青澀,添了幾分與其年齡不甚相符的沉靜與剛毅,隱隱透出一股儲君風範。
    卯時正,三聲蒼涼悠長的號角聲劃破寂靜,回蕩在空曠的郊野。雅樂隨之奏起,鍾磬齊鳴,古樸而莊嚴的樂聲仿佛來自遠古,滌蕩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請陛下登壇!”太常卿高亢而富有韻律的唱喏聲響起。
    劉瑁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冕服,沿著祭壇正中的石階,拾級而上。太子劉祺緊隨其後,目光始終注視著父親的背影。
    劉瑁在侍者的輔助下,來到祭壇前方的銅盆處淨手,然後親自接過盛滿祭酒的青銅爵,神情肅穆地將酒液緩緩灑於壇前的土地之上,以敬後土。
    “獻帛!”
    侍者捧上疊放整齊的玉璧與絲帛。劉瑁拿起玉璧,雙手奉上,再拿起一匹質地上乘的絲綢,同樣恭敬地放置在供桌之上。
    玉代表敬天,帛代表敬地,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深刻的寓意。
    完成獻禮後,劉瑁退後一步,肅立於祭壇中央。
    這時,中書左丞毛玠捧著那卷黃綾祭文,步履穩健地來到祭壇一側,他麵向祭壇,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小心翼翼地展開祭文。
    他清了清嗓子,用洪亮而清晰的聲音開始誦讀祭文,曆數先祖功德,感念天地之恩,稟報過去一年的國事。
    ※※※
    維大漢章武五年,歲次丙申,四月朔日庚戌,皇帝臣瑁,謹以犧牢清酤、玄纁粢盛,敢昭告於皇天後土、漢室列祖之靈:
    伏以蒼昊敷仁,春生夏長而品物亨;坤輿載育,東作西成而嘉穀稔。緬維高祖,提劍斬蛇,誅暴秦而定鼎;光武奮戈,中興炎祚,掃彗孛而重輝。
    臣瑁以眇身,嗣承鴻業,夙興惕厲,若涉春冰,惟恐弗類於先王。
    曩者群凶蠭起,九州板蕩。臣奉辭伐罪,將士効死:東征曹魏,鯨鯢戮於江表;北伐鮮氐,旌麾揚於朔野。複雒陽之神皋,收舊都之王氣;拓邊陲於絕漠,懾胡馬於陰山。
    此皆上荷昊天垂眷,下賴將士勠力,乃得廓清宇內,稍複漢家之疆。
    然兵者凶器,戰亦危事。念彼忠魂,典韋並諸烈士,或委骨荒野,魂寄蒿萊;或銜鋒冒刃,殞命鋒鏑。英靈不昧,毅魄長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今特備苾芬,肅陳毖祀,冀其魂兮歸來,永護山河。
    茲值春祀,敬薦粢盛,祗率舊章。伏願皇天降祉,後土效靈:佑我烝民,雨暘時若;翊我邦家,烽燧永息。
    庶幾克終先誌,混一書軌,俾四海鹹登衽席,六合重睹漢儀。
    尚饗!
    ※※※
    毛玠的聲音在大典現場回蕩,尤其念到“典韋並諸烈士”之時,聲音微微哽咽,站在百官前列的典滿更是虎目含淚,強忍著沒有失態。
    劉瑁的眼神也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傷感,但很快便恢複了帝王的肅穆。
    祭文誦讀完畢,毛玠恭敬地將黃綾卷起,交還給侍官。
    劉瑁深吸一口氣,猛地撩起冕服前襟,率先跪倒在地。
    “陛下跪!”
    隨著太常卿的唱喏,太子劉祺緊隨其後,壇下文武百官、皇室宗親,數千人如同潮水般齊刷刷跪下,動作整齊劃一,氣氛肅穆。
    “一叩首!”
    “興!”
    “二叩首!”
    “興!”
    “三叩首!”
    “興!”
    ……
    在太常卿的引導下,眾人麵向祭壇行三跪九叩之大禮。
    禮畢,劉瑁緩緩起身,春日的陽光透過冕旒間的縫隙,灑在他的臉上,映照出他堅毅的輪廓。
    他微微抬頭,望向東方,越過層層宮闕與城牆,仿佛看到了那依舊被曹丕占據的半壁江山。
    那裏,才是他最終的目標,是漢室複興的最終拚圖!今日的祭祀,既是告慰先靈,也是向上天後土明示一統漢室之決心!
    劉瑁,伐魏在即!
    喜歡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請大家收藏:()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