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再襲旋門關
字數:7498 加入書籤
三日後,河內郡,懷縣境內。
“報!將軍,錦衣衛加急密報!”
“哦?張合與賈逵竟合兵一處,從白馬津西進,妄圖劫我軍糧草?”
關羽濃眉一挑,捋了捋頜下美髯,伸手接過,捏碎蠟丸,展開帛書,目光一掃,原本微闔的丹鳳眼倏然睜開,精光一閃,臉上先是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化為濃濃的不屑與傲然。
此時他剛剛領著數千荊州騎兵,護送著糧秣輜重,從州縣進入了懷縣境內,正準備下令埋鍋造飯,略作休整,便接到了這封錦衣衛的飛鴿傳書。
“這張合莫非是上次在旋門關下吃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吃了熊心豹子膽,竟還敢主動尋上門來送死!不知死活的東西!”
他略所思忖,轉身對身旁的校尉怒喝一聲。
“傳令下去!全軍將士,弓上弦,刀出鞘,打起十二分精神,嚴防魏軍襲擾!再將斥候探查範圍擴大五裏,一旦發現魏軍主力蹤跡,立刻來報,不得有誤!”
“喏!”
果不其然,命令剛剛傳達下去不過半個時辰,懷縣以北的官道之上,便驟然煙塵大起,塵土之中,隱約可見無數魏軍的旗幟如林般招展晃動,朝著漢軍糧隊的方向席卷而來。
“快!傳令下去,全軍戒備!魏軍主力已至!”
此前,曹彰便數次帶領天地氣試圖偷襲糧道,卻被關羽憑借堅固的車陣與麾下騎兵的反擊,擊敗數次。
因此,此刻的關羽依舊依照慣例,有條不紊地指揮著,
“令弓弩手、長槍步卒,以糧車為依托,就地結成圓陣,務必護住糧草輜重!其餘騎兵,隨本將軍出陣迎敵!”
“將軍!觀魏軍揚起的塵土,怕不是有數千之眾,聲勢浩大,不可小覷!”
關羽丹鳳眼睥睨前方,傲然道:“哼,一群土雞瓦狗,插標賣首之輩,縱有千軍萬馬,在本將軍眼中,亦不過爾爾!看本將軍如何斬將破敵!”
言罷,關羽一催胯下駿馬,如一道赤色閃電般衝出陣列,身後上千漢軍騎兵緊隨其後,卷起漫天煙塵,迎著魏軍的方向衝殺而去!
然而,出乎關羽預料的是,他們甚至還未與所謂的魏軍主力正麵接觸,僅僅是前鋒騎兵與對方的斥候稍作交鋒,那看似聲勢浩大、來勢洶洶的魏軍,便迅速向後撤去,隻在官道上留下漫天煙塵,以及幾具魏軍斥候的屍體……
關羽勒住赤兔馬,望著魏軍遠去的方向,眉頭微蹙,心中暗自思忖。
“這張合老兒究竟在搞什麽鬼?莫非是想誘某家孤軍深入,而後趁機分兵偷襲我軍糧隊不成?”
他深知糧草乃三軍之命脈,不容有失。兼之此前曹彰屢次偷襲,雖未成功,卻也讓他提高了警惕。
想到這裏,關羽唯恐中了敵軍的調虎離山之計,不敢貿然深追,隻得領軍緩緩回撤,同時再次下令,加強了對糧隊的護衛。
此後的數日之內,賈逵所率領的那支魏軍,便如同附骨之疽一般,始終在漢軍糧隊周圍數裏之外徘徊。
時而搖旗呐喊,鼓聲震天,虛張聲勢,擺出一副即將大舉進攻的架勢。
時而趁著夜深人靜,派遣小股精銳騎兵,如同鬼魅般襲擾漢軍的宿營地,放幾輪冷箭,製造些許混亂便立刻遠遁。
時而又在關羽親自率領騎兵追擊之時,領軍襲擊漢軍糧隊,卻在關羽領軍回援之時迅速撤離……
這支魏軍的攻勢雖不猛烈,卻極其粘人,令人不勝其擾。
他們不求殺傷,隻求騷擾,讓關羽及其麾下將士時刻緊繃著神經,不敢有絲毫鬆懈。關羽心中更是疑竇叢生,對張合的意圖越發困惑……
“這張合老兒,用兵向來穩健,如今這般作為,究竟意欲何為?”
關羽立於中軍帳前,看著魏軍再次退去留下的淡淡煙塵,撫髯沉思,百思不得其解。
“莫非真是黔驢技窮,已無良策,隻想用此等不入流的手段,拖延我軍糧隊抵達朝歌前線的時間,為曹仁、曹彰爭取喘息之機?”
數日下來,雙方在懷縣境內展開了數次小規模的遭遇戰和追逐戰,漢軍雖憑借兵力優勢略占上風,卻始終未能捕捉到魏軍主力,更談不上將其重創。
而賈逵,也成功地將漢軍及關羽的注意力,牢牢地牽製在了這片區域,使其無暇他顧……
與此同時,就在賈逵於懷縣境內與關羽鬥智鬥勇之際,另一支魏軍部隊,卻在夜幕的掩護下,負盔貫甲,攜帶數日口糧,避開大路,專走小徑,晝伏夜出,以驚人的速度向著旋門關潛行而去……
三日之後,張合率領的三千死士,再次潛行至旋門關下。
故地重遊,張合心中百感交集。
上一次,他便是在此地被漢軍發現,功敗垂成,損兵折將。
今日再臨,他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唯恐驚動了關上的守軍,重蹈覆轍,讓己方的計劃付諸東流。
“都督,您看!”
張合身旁的副將朱蓋壓低了聲音,借著微弱的星光,指著遠處關牆之上稀疏的火把和偶爾在垛口一晃而過的人影,輕聲道。
“關上的防備似乎並不如上次那般森嚴,巡邏的士卒也顯得有些懈怠。”
張合眯起雙眼,仔細觀察了半晌,又側耳傾聽關內的動靜,心中暗自盤算著接下來的行動。
“漢軍千算萬算,恐怕也算不到我軍會如此大膽,故技重施,再攻旋門!正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傳令下去,命大家做好準備,三更時分登城!”
“喏!”
子時時分,夜色最是濃重。
“嗖!”
“哢噠!”
隻見數十名身手矯健、經驗豐富的魏軍死士,口中銜著短刀,使用飛爪撓鉤,如同壁虎般悄無聲息地攀附在冰冷粗糙的關牆之上。
幾個呼吸之間,他們便翻上了旋門關的關牆,悄悄地向著前方的在刺骨寒風中縮著脖子打盹的漢軍哨兵走了過去。
“呃!”
“嗚!”
手起刀落,這些死士便幹淨利落地解決了城頭的漢軍,連一絲聲響都未曾發出。
“上!”
隨著張合壓抑著激動的一聲低喝,潛伏在關下的更多魏軍士卒悄無聲息地撲向關牆。
而關城之上數十根繩索被悄悄地拋下了城頭,無數黑影順著繩子迅速向上攀爬。
顯然,上次馬良、馬謖兄弟聯手擊退張合之後,關內守軍確實有所鬆懈。
他們或許認為魏軍遭此重創,短期內絕不敢再來送死。加之關羽在懷縣一帶與賈逵“激戰正酣”,更讓他們堅信旋門關暫時無虞。
因此,直到魏軍先登營的士卒摸上城頭,開始清除哨卡,竟好像無一人察覺……
隨著關牆之上的漢軍守衛被魏軍死士一一解決,沉重的關門在幾名魏軍壯士的合力推動下,發出了令人牙酸的“嘎吱嘎吱”聲,緩緩向內打開!
張合望著那緩緩洞開的關門,心中湧起一陣難以抑製的狂喜,他猛地一揮手,低吼道:“將士們,殺進去!奪下旋門關,建功立業,就在今日!”
說罷,他一馬當先,領著數千魏軍士卒,便向關內衝去!
然而,就在他的前鋒盡數進入關城內的瞬間,異變陡生!
“咚!咚!咚!”
關內突然火把驟亮!將整個旋門關內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緊接著,急促而激昂的戰鼓聲轟然炸響,無數身披重甲、手持兵刃的漢軍士卒,從關城內蜂擁而出,喊殺聲震天,氣勢如虹!
與此同時,一麵繡著鬥大“王”字的漢軍大旗在火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
大旗之下,一名身披重甲、手持一柄環首刀的漢將,正立於關門之內,虎目圓睜,目光如電,厲聲怒喝!
“張儁乂!你竟還敢來送死!諸葛先生神機妙算,早就料到爾等會再來偷襲!王平在此恭候多時了!今日,便是爾等的死期,盡數葬身於此吧!”
“不好!中計了!這諸葛孔明,果然是無遺策!竟在此處也有防備!”
張合見狀,瞳孔驟然收縮,心中巨震,一股寒意從腳底直衝頭頂。
他雖不識得眼前這名自稱王平的漢將,但觀其氣度與麾下士卒的精銳程度,便知此人絕非庸碌之輩。
更重要的是,他已然明白,自己再次落入了諸葛亮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要知道,諸葛武侯行事,向來以謹慎穩妥著稱,萬事但求萬無一失。
雖偶有行險之舉,那也是在反複推演,確保己方損失可控,且能達成戰略目標的前提下才會施行。
上次在旋門關被張合偷襲,雖最終擊退了魏軍,但馬謖隨後的兵敗也導致其兵敗降職,被劉瑁留在身邊聽用。
後來諸葛亮擔心馬良一人難以應付魏軍可能的後續攻勢,於是便命板楯蠻出身的悍將王平,領一支精兵前來協助馬良,共同鎮守旋門關。
當初七姓夷王歸順劉瑁後,他的部族便被逐漸分化,而七姓之後王平幼時寄養於外祖父何氏之家,成年後便投身軍旅,為劉瑁效力。
因其作戰勇猛,治軍嚴謹,屢立戰功,很快就為劉瑁所知,提拔為軍中精銳“無當飛軍”的統領之一。
後來諸葛亮進駐雒陽,總攬全局軍需糧餉調度之後,劉瑁擔心諸葛亮的安危,又將王平他調至諸葛亮身邊,充當護衛。
此番諸葛亮為確保旋門關萬無一失,直接將王平派至關前。
而王平在抵達後,奉諸葛亮之命,表麵上放鬆關防,減少巡邏,實則在關內暗藏精兵,布下天羅地網,隻待魏軍自投羅網,引君入甕,一舉擒殺……
“放箭!射!”
隻聽王平一聲暴喝,早已埋伏在旋門關甕城之內以及兩側城牆之上的漢軍弓弩手,同時發力,萬箭齊發!
“嗡!”
密集的箭矢帶著尖銳的破空之聲,從四麵八方朝著魏軍攢射而下!
原來,這旋門關早已在劉瑁的授意和諸葛亮的規劃下,進行了改建加固,尤其是在關門之後,增築了一道甕城。
而此刻,張合所率的魏軍,正是衝入了這片狹窄的甕城區域,尚未進入旋門關主城之內,便已陷入了漢軍的交叉火力網之中……
“不好!快!速速後撤!全軍撤退!”
張合眼見情勢急轉直下,己方已然陷入絕境,當機立斷,嘶聲下令指揮部隊後撤。
然而,此時他們進來的那道甕城外門,已經被從城牆上迅速衝下來的漢軍步卒死死纏住,雙方在狹窄的門洞處展開了慘烈的肉搏。
而甕城另外三麵高聳的城牆之上,漢軍的箭矢、滾石如同雨點般傾瀉而下,毫不留情地收割著魏軍士卒的生命。
魏軍的傷亡,在短短的時間內便急劇增加……
“將士們,隨我殺出一條血路!衝出去!”
張合目眥欲裂,他深知此刻若不能迅速突圍,麾下這三千精銳死士便將盡數葬身於此!
他怒吼一聲,手中長槍舞動如風,親自帶頭,奮不顧身地衝向他們進來的那道關門。
由於甕城外門尚未被漢軍完全奪回控製權,此刻仍在魏軍殘部的手中。
因此在張合悍不畏死的衝鋒帶領下,殘餘的魏軍士卒皆爆發出驚人的求生欲望,他們且戰且退,終於在付出了數百具屍首的代價後,狼狽不堪地逃離了這可怕的旋門關甕城。
王平立馬於甕城之內,望著張合殘部倉皇逃竄的背影,並未下令追擊。
他與旁人不同,最為聽令,諸葛亮之前叮囑旋門關最為緊要,他便絕不會為了軍功而離開旋門關。
如今戰略目的已然達成,貿然追擊反而可能遭遇埋伏,或者被人調虎離山,拿下旋門。故他隻是沉聲下令,命士卒迅速清理戰場,加固城防,嚴防魏軍狗急跳牆,去而複返。
當張合率領著不足千人的殘兵敗將,退回大河岸邊的時候。
他望著夜色中那座依舊燈火通明、巍峨聳立的雄關,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懊惱。
他本以為此計有賈逵的佯動配合,理應天衣無縫,卻不料最終還是功虧一簣,敗給了諸葛亮那無懈可擊的周密布局……
“諸葛孔明……當真是深不可測!”
張合望著旋門關的方向,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聲音中帶著幾分沙啞與疲憊,眼中除了不甘,更閃過一絲對諸葛亮智謀的深深忌憚。
“這漢帝劉瑁究竟是何等人物,麾下竟能聚集如此之多的能臣良將,為其效死!”
此次冒險再襲旋門關依舊以慘敗告終,不僅折損了近千浴血奮戰的精銳死士,更讓魏軍在中原戰場的整體處境雪上加霜,愈發被動。
張合也隻能無奈地接受這個結局,重新思考下一步的對策,而他這邊的兵敗沒有對朝歌城的局勢造成任何影響,劉瑁的攻勢,更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