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集國寶流失

字數:3251   加入書籤

A+A-


    《清明上河圖史記》第十七集:國寶流失
    北宋徽宗年間,汴京往日的繁華已被戰火與硝煙所籠罩。金兵如洶湧的潮水般湧入這座曾經昌盛無比的都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一片狼藉,百姓們哭喊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這座城市絕望的悲歌。
    皇宮之中,更是陷入了一片混亂。那些平日裏閃耀著璀璨光芒的文物和珍寶,此刻都成了金兵眼中的獵物,被他們肆意搶奪著。一箱箱的奇珍異寶被粗魯地搬走,一幅幅名貴的字畫被胡亂地卷起來,塞進麻袋,珍貴的瓷器在爭搶中破碎,發出令人心碎的聲響。而那承載著汴京萬千氣象,凝聚著張擇端無數心血的《清明上河圖》,也同樣麵臨著即將被掠奪,從此流落他鄉的危險。
    張擇端心急如焚,他深知這幅畫對於大宋、對於後世的意義,絕不能讓它就這樣落入金兵之手。他的眼神中透著堅定,哪怕此刻四周都是慌亂逃竄的宮人,哪怕遠處已經傳來金兵那令人膽寒的吆喝聲,他也沒有絲毫的猶豫,當下便決定要將《清明上河圖》藏起來,讓它躲過這場浩劫。
    張擇端抱著那卷精心繪製的《清明上河圖》,在皇宮的各個角落裏穿梭著。他先是想到了禦書房中那隱秘的暗格,以往皇帝偶爾會將一些重要的密函藏於此處,或許可以用來藏畫。可當他趕到時,卻發現暗格早已被人打開,裏麵空空如也,想來是其他宮人也想在此處藏匿珍貴之物,卻被金兵搶先一步發現了。
    他咬了咬牙,繼續尋找著。路過一處廢棄的宮殿,宮殿的牆角有一處鬆動的地磚,他心頭一動,趕忙蹲下身子,用力挪開地磚,下麵露出了一個小小的空間。張擇端小心翼翼地將《清明上河圖》放進去,剛準備把地磚複位,卻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緊接著便是金兵那生硬的喊話聲,似乎是在搜查這附近有沒有遺漏的寶物。
    張擇端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此地已不能再藏畫了,若是被金兵發現,那一切就都完了。於是,他又抱起畫,趁著金兵還沒搜到這處宮殿,匆忙從後門溜了出去。
    出了皇宮後,張擇端在汴京的大街小巷中東躲西藏。他看著熟悉的街道如今滿是殘垣斷壁,平日裏熱鬧的店鋪都被砸得稀爛,那些街坊鄰居們,有的倒在血泊之中,有的正被金兵驅趕著往城外走去,心中滿是悲憤與無奈。
    他一邊躲避著金兵的搜查,一邊思索著到底該把畫藏到哪裏才安全。想著想著,他突然記起了城郊有一座廢棄的廟宇,那廟宇年久失修,平日裏鮮有人至,位置也頗為隱蔽,或許是個藏畫的好地方。
    張擇端裹緊了身上的衣服,將《清明上河圖》藏在懷裏,盡量讓自己的身形不那麽引人注目,朝著城郊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遇到了好幾撥金兵的巡邏隊伍,每一次都隻能躲在街邊的廢墟或者破屋之中,大氣都不敢出,直到金兵走遠了,才敢繼續前行。
    好不容易到了那座廢棄的廟宇前,廟宇的大門早已破敗不堪,半掩著,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它的滄桑。張擇端走進廟宇,裏麵彌漫著一股腐朽的氣息,到處都是灰塵和蜘蛛網。他四處查看了一番,最終在佛像背後的牆壁上發現了一處鬆動的磚頭,用力一推,磚頭竟被推開了,後麵露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洞。
    張擇端鬆了一口氣,趕忙將《清明上河圖》小心地放進洞裏,又把磚頭原樣砌好,還在周圍撒上了一些灰塵,讓它看起來和周圍的牆壁並無二致。做完這一切後,他才稍稍放下心來,準備離開廟宇,另尋一處藏身之所。
    可就在他轉身準備走出廟宇大門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原來,金兵的搜查範圍已經擴大到了城郊,一隊金兵正好搜到了這座廟宇。他們看到廟宇裏有動靜,便大聲呼喊著衝了進來。
    張擇端心中暗叫不好,想要從後門逃走,卻發現後門早已被堵死了。無奈之下,他隻能硬著頭皮往廟宇的偏殿跑去,希望能在那裏找到藏身之處。
    金兵們在廟宇裏四處搜尋著,嘴裏喊著一些張擇端聽不懂的話,但那凶狠的語氣讓他明白,一旦被抓住,絕沒有好下場。他躲在偏殿的一尊佛像後麵,身子緊緊地貼著牆壁,大氣都不敢出,聽著金兵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他的心跳也越來越快,仿佛都要跳出嗓子眼了。
    就在金兵快要搜到佛像後麵的時候,突然,廟宇外傳來了一陣騷亂聲,似乎是有其他的情況發生了。這隊金兵聽到動靜,猶豫了一下,便轉身往廟宇外跑去,查看情況去了。
    張擇端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從佛像後麵跑了出來,趁著金兵還沒回來,匆忙逃離了廟宇。可他知道,自己的行蹤已經被金兵發現了,這裏也不再安全,他必須要盡快離開,去更遠的地方,才能擺脫金兵的追捕,也才能確保《清明上河圖》的安全。
    於是,張擇端開始了他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他不敢走大路,隻能沿著山間小道、偏僻的村落一路前行。餓了,就摘些野果充饑;渴了,就找山間的溪流喝上幾口。夜晚來臨,他也不敢找客棧投宿,隻能找些山洞或者破廟勉強過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每到一處地方,他心裏都惦記著藏在廟宇裏的《清明上河圖》,可又不敢輕易回去查看,生怕被金兵守株待兔。他隻能在心裏默默祈禱,希望那幅畫能夠一直安然無恙地待在那個秘密的地方,等待著有朝一日,他能再次將它取回,讓它重見天日,繼續向世人展現北宋汴京曾經的繁華盛景。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擇端在逃亡的路上越發疲憊不堪,但他心中的那份信念卻始終沒有動搖。他知道,自己肩負著保護國寶的重任,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都要咬牙堅持下去,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絕不能讓《清明上河圖》就這樣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淪為金兵掠奪的戰利品,成為大宋永遠的傷痛。
    在這漫長的逃亡過程中,張擇端也遇到了一些同樣在躲避金兵的百姓。他們互相扶持,分享著彼此的幹糧和水,也交流著各自所知道的金兵的動向。張擇端從他們的口中得知,金兵的搜查並沒有放鬆,反而越來越嚴密了,許多藏起來的寶物都被陸續找了出來,被運往了北方。
    聽到這個消息,張擇端的心裏更加擔憂了,他決定等風頭稍微過去一些,一定要想辦法回去看看《清明上河圖》是否還安全。可他也明白,現在回去無疑是自投羅網,隻能先繼續往南走,遠離金兵的主要搜查區域,再尋找合適的時機。
    就這樣,張擇端懷揣著對《清明上河圖》的牽掛,拖著疲憊的身軀,一步一步地在這戰火紛飛、動蕩不安的北宋大地上艱難前行著,他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那麽孤獨卻又無比堅毅,仿佛是這亂世中最後的一絲堅守,隻為守護那幅記錄著大宋輝煌過往的珍貴畫卷。
    喜歡清明上河圖史記請大家收藏:()清明上河圖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