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地下小村落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第174章 地下小村落
星梭號按照計劃利用曲率航行,快速遠離對峙的雙方艦隊。由於任務比較重要,李月親自帶隊,身邊跟著幾十名雷猿。星梭號的速度很快,綜合能力超強。
這種特殊任務,沒有比星梭號更適合的飛船。他們的目標是一顆普通的類地行星,由於上麵的環境較好,成為秦明選擇的雷猿文明的新家園。
當科技落後的時候,自己的文明延續都是困難。但科技到達一定層次後,製造一個文明就是彈指一揮般的簡單。雷猿是生物基因研究的產物。
可雷猿並沒有脫離生物的範疇。既然雷猿是生物,那就可以進行自然繁衍。自然繁衍就需要合適的環境,繁衍後的成長也需要時間。李月很清楚自己的任務很重。
她仔細的思考接下來需要完成的事情。這一思考就是幾天時間。星梭號已經到達目標行星的外空中。星梭號按照李月的命令很快就穿過大氣層降落在一片湖泊的旁邊。
行星上的江河湖海不多,此時這片湖泊的麵積隻有幾萬平方公裏。星梭號直接停在地麵上,湖邊的泥土鬆軟,船體把地麵的岩石都壓成一個深坑。
星梭號的艙門緩緩打開,李月邁步走出艙室,迎麵出來一股幹燥的暖風。她深吸一口氣,空氣有點沉,那是沙塵的氣味。李月的雙腳踩在鬆軟的地麵上,有些後悔選擇這裏降落。
“真麻煩,光想著距離水源近,方便發展,卻忘了地形上帶來的後續影響。”她自言自語一陣後,又重新振作起來。
在荒原與湖泊交接的地方,清晨的微光緩緩灑下,李月在動力裝甲的保護下,走在荒蕪的土地上。她眼神堅定地,身邊,雷猿身姿格外矯健,背著大量的鐵箱子一個接一個的離開飛船。
李月選擇走到一處地勢稍低的區域,她準備在地下建造一個簡易營地。傳送門是戰略物資,外空隨時可能出現幽魂艦隊,建立在地麵上不是明智選擇。
李月選擇一個地麵較為平坦的區域,準備在這裏做一個入口。她身邊的雷猿1號把身後的鐵箱子放在旁邊,隨著箱子打開,裏麵整整齊齊的排列著各種工具。
雷猿目前都是編號,甚至沒有固定編號,每次行動的時候都是隨意叫他們。雷猿經過基因改造,又經過記憶灌輸,不過沒有交流的社會習慣,依然執行固定命令為主。
又走過來幾個雷猿,其中雷猿2號把身後的鐵箱子放在旁邊,他打開箱子側麵的擋板,露出一排電源插槽。他背負的是一個簡易能源。另外幾個雷猿,陸續拿出工具。
其中一個雷猿拿出一個電動搞,接通電源後就直接開始刨地。地麵鬆軟,他很輕易就把地麵的泥土全部翻開。幾個雷猿拿著鐵鏟開始挖掘地麵的泥土。
星梭號的體積有限,傳送門沒造好之前,他們隻能用簡單的工具進行工作。好在雷猿的體力出眾,這點土方作業根本難不倒他們,幾個人鏟子掄的飛起。
很快地麵就形成一個幾米的深坑。李月讓他們停下,仔細的查看一下深空的深度和體積,然後讓雷源開始橫向挖掘。她想建一個隱蔽的村子,所以不用挖太深。
十幾個雷猿向遠處走去,那邊有一座凸起的岩石山,距離有幾公裏。李月準備在那邊采石,作為加固建築的材料。全部用金屬固然方便,但是就地取材才能持續發展。
正午的太陽高懸,照亮大地。雷猿們活力滿滿地忙碌。它們將采集的石塊放在寬厚的肩膀上,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走向挖好的坑洞位置。岩石被鋪在坑底,然後鋪上泥土簡單平整。
作為入口位置,需要首先休整好。雷猿門按照李月的要求開始橫向挖掘。他們被要求橫向挖掘一個直線通道。通道高3米,寬2米,可以很輕鬆的走過一名雷猿。
深空高5米,這樣通道距離地麵也能富於2米的距離。李月的想法明確,通道隻要挖掘25米就行。然後在通道兩側,每隔5米挖一個坑洞。
每側4個洞,每個洞寬5米,高3米,長10米,算是雷猿們臨時居住的營房。雷猿身上都有動力裝甲,挖掘泥土的時候他們隻需要用手直接挖就行。
動力裝甲提供的強勁動力很輕鬆就能挖出合適的空間。再空間挖掘好之後,雷猿又帶下來一個1立方米的金屬箱子,這才金屬箱子上裝滿了,厚度2毫米,表麵積1平方米的金屬板。
雷猿拿著金屬板把金屬板平鋪在坑洞在牆壁和棚頂。確認棚頂的位置正確後,再用鋼筋先橫後豎的在棚頂焊接成網絡。當牆壁地麵用鋼筋固定好後,再次用金屬板覆蓋鋼筋。
一個金屬房間能住2名雷猿,8個房間能居住16名雷猿。房間的對麵則斜著向下挖掘一個斜坡,目的是在深挖幾米,那將是傳送門安放的位置。
傳送門需要一個10米邊長的正方體。雷猿門正經忙碌一段時間才挖掘好。然後是安裝金屬棚頂和牆壁。這裏距離地麵很近,用金屬固定是為了避免塌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金屬板全部安裝好後,雷猿開始從星梭號上往下搬運傳送門的構件。李月準備先建造傳送門,之後不論是人員或是物資都能通過傳送門快速送來。
想發展一個文明,憑借幾十名雷猿和一些基礎工具可不行。如果非要白手起家也需要浪費很多時間。如果真慢慢發展,等形成文明的時候,戰鬥早就不知道打成什麽樣了。
傳送門的搭建需要一段時間,李月安排十幾名雷猿繼續傳送門的搭建工作,自己則來到星梭號上指揮雷猿搬運物資。在物資全部搬運完之後,星梭號再次起飛。
在李月的指揮下,星梭號飛入湖中,讓湖水把它徹底掩藏起來。星梭號的登陸位置是背對著幽魂艦隊。秦明想要默默發展一個文明,自然需要足夠的發展時間。
地麵上,大量的物資堆積在一邊。雷猿們都快速的在地下挖掘,圍繞傳送門,幾個上千立方米的巨大倉庫很快就被挖出來。然後物資都被送入倉庫中。
至此太陽下山前,一個簡易營地就在地下快速搭建完成。傳送門還需要一段時間。雷猿們在地下不斷的挖掘,擴大活動空間和能使用的空間。
李月體內有納米機器人,幾天幾夜都不會勞累。這時候所有人都按部就班的工作。轉眼天色暗下來。忽然,天空開始凝聚烏雲,然後稀稀拉拉的開始下雨。
李月正在指揮挖掘泥土擴大地下空間的時候,忽然頭上有水滴滴落。她抬頭,發現棚頂的金屬板縫隙中開始滲水。她輕拍額頭,“到是把防水忘了,好在雨水酸堿性正常。”
屋頂的防水處理是個關鍵環節。李月直接來到地麵,仔細查看地麵的情況,然後讓幾個雷猿來到地麵,先是確認地下空間的中心位置,然後將泥土堆放在中間。
之後讓泥土由高到低的均勻堆放。接下來用金屬板搭建一個斜坡。在鐵板鋪好後,對金屬板完成焊接。確認金屬板沒有縫隙後,上麵在蓋上一層厚實的泥土。
斜坡邊緣有一個金屬排水渠,最後所有的雨水都會進入排水渠然後被引入湖泊中。靠近湖的邊緣位置,挖掘依然繼續。隻不過步驟是反向的。
一個巨大的玻璃房子在湖底被搭建起來,然後不斷的將玻璃房子持續搭建的湖底邊緣。之後在繼續向岸邊的地下挖掘。這樣可以避免湖水倒灌入挖好的空間。
玻璃房子的建造材料全身現燒製的玻璃,燒製玻璃在技術落後的時候比較麻煩,對於星巢的科技來說無比輕鬆。那是一個正方形的箱子,箱子底下是一個1米寬2厘米厚的凹槽。
這是出料槽,上麵是一個巨大的漏鬥,兩者之間是一個加熱裝置。篩過的泥沙被倒入料槽後,經過加熱和底部的冷卻,一個玻璃板從出料口被逐漸送出來。
有了現成的玻璃磚,在拚接起來後,加熱玻璃邊緣然後合並就能成為牢固的玻璃房子。目前使用的所有技術都是為了能最快的完成建造,李月的第一目的是用最快速度建造一個村落。
她有計劃,卻沒有實際執行過。村落和基地不一樣。村落的主要目的是自給自足的生活用。基地往往對應某種目的。李月不需要基地,而是如何更快的建造村落。
文明都是從聚落開始的,想要形成村落就需要具備幾個基本條件,第一是居住設施,而且需要有一定數量,居住設隨就是相對集中且具備居住功能的建築。
目前地下空間足夠,可以居住的房間也在逐漸增加。接下來就是可以保障生活的資源,比如穩定的食物來源和充足的水源。水源好解決,旁邊有湖。
從玻璃房子的玻璃牆上開孔,把湖水引過來就可以直接使用,隻要安裝一個過濾裝置和管道就能形成穩定的供水水源。食物則相對複雜。李月的解決方式就是養殖。
喜歡星空的奇異之旅請大家收藏:()星空的奇異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