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艦隊的補給
字數:4433 加入書籤
此時是航行狀態,高級補給艦中間這些工廠可以正常生產。其中就有生產反物質的設備,同時也有生產反物質炸彈的工廠。此時它們正在全力工作,不斷的給航母提供補給。
星巢基地也在生產反物質炸彈,反物質被裝在特定的容器內,然後跟另外半個起爆裝置擺放在一起。在固定好後,外麵裝上外殼,作為導彈的戰鬥部。
戰鬥部會沿著生產線進入一個導彈生產工廠,都是標準型號導彈。不存太多的導彈型號。標準導彈會根據需要在發動機的位置安放需要的發動機,在導彈前部會安放引導裝置。
引導裝置包括智能導航係統和小型探測器。引導裝置後麵就是戰鬥部。導彈中間則會根據需要增加戰鬥部的數量,或是增加足夠的多的燃料。增加戰鬥部就是把兩個戰鬥部直接串聯。
高級補給艦有獨立的生產線,也是反物質製造設備,戰鬥部組裝設備,導彈生產車間。完成的反物質炸彈會裝入特定的箱子內。這種箱子就是導彈發射筒。
星巢艦隊的發射裝置都是這種一體發射裝置。箱子就是普通的箱子,根本沒有多餘的東西。這些箱子會被送到航空母艦的彈藥庫中,當需要的時候直接送入需要的位置。
當重型攻擊機完成投彈的時候,它們會畫著優美的弧度,在隱身係統的保護下,快速返回航空母艦。航空母艦的載機彈射和載機回收是兩套係統。
一套係統專門用來發射,就在航空母艦的側麵。當需要的時候,載機會在側方向上的方形隧道中被電磁彈射出去。載機會在離開航母後才點火啟動。
這種情況下就要求航母在作戰時,兩側不能停留戰艦,最少在發射口的正方向上不能停留戰艦。載機的回收則在航空母艦的尾部,就在發動機的上下兩側。
回收的時候載機會直接飛入航母內部,內部的機庫就是飛行甲板,載機在降落後,就會被機械設備運輸到相應的管道中。管道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成員回收。
駕駛員會在第一部分被直接回收,然後來到上方的休息室,等待下一步安排。如果不用繼續戰鬥駕駛員就可以離開。第二部分是載機維修係統。
這裏有無數機械手臂和大量的納米機器人,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載機的修複和彈藥的補給。裝載導彈的箱子就在這裏被放入彈艙。載機會先把空彈箱退下來。
新的裝有彈藥的箱子會放入空出來的彈艙中。在完成補給和維修後,載機會進入第三個通道。這裏有兩個選擇,載機重新被放入發射區等待再次發射。
第二個選擇就是載機被放入機庫,然後緊密的懸掛在機庫內。和海上的航母不同,獵鷹級航空母艦上的載機是層層疊疊擺放的,隻要把載機豎起來就可以擺放整整一大疊。
裝有導彈的發射箱子內本身就有保險,就算是被擊中了,堅硬的合金外殼也不會被輕易擊碎。隻有引爆的部分才會引爆裝有反物質的合金,完成反物質炸彈的爆炸。
高級補給艦和航空母艦內部都有艦載機生產工廠。兩種型號的艦載機都可以直接生產。航母內的生產工廠可以把新生產出來的艦載機直接放入機庫中。
高級補給艦則直接通過傳送門把零件直接送入航母內的生產工廠中。高級補給艦內也有組裝車間。完成的成品載機也可以直接從高級補給艦的側方發射口被直接發射出來。
這種載機並沒有駕駛員,藍鳥級重型艦載機則可以直接用智能係統自動駕駛。它們根據補給的目標,直接飛向目標航母,並準確的降落在航空母艦甲板中。
高級補給艦的補給能力很強,其中也具備生產護衛的能力。補給艦被分成三部分,沿著補給艦頭部到尾部,中間的部分是生產車間和倉庫,包括傳送門。
左側的部分可以打開,當左側打開後,內部的很多支架也會逐漸打開形成一個巨大的大型支架。護衛艦需要的設備和合金會在這些大型支架中完成組裝。
組裝護衛艦需要的部件也會在補給艦內部生產完成。驅逐艦和巡洋艦也是這麽製造的。為了提高速度,部分生產構架也可以通過傳送門被直接送過來組裝。
右側打開後,是一層巨大的甲板,飛船隻要停放在上麵,甲板下方的大量工程機器人就會直接沿著艦體攀爬到戰艦全身。在補給艦提供的足夠配件下快速完成對戰艦的修複。
艦隊補給的時候,右側也會用來給艦隊提供彈藥支持。這裏最麻煩的就是幻想級戰列艦。正常情況下幻想級戰列艦有自我維修和補給的能力。
在幻想級戰列艦失去自我維修和補給能力的時候,就需要用到高級補給艦的右側。右側甲板是開放式的,中間有很多大型有弧度的支架用來固定戰艦。
這個支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橫移,必要的時候可以移動到右側甲板之外的很遠的地方。高級補給艦是在宇宙空間中進行作業,基本上屬於低重力和無重力環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算是幻想級戰列艦也不會有什麽重量,支架最大的負荷就是別被幻想級戰列艦產生的引力引動變形就行。此時的高級補給艦隻有生產反物質炸彈一項任務。
在一追一逃的過程中,星梭級護衛艦會在艦隊移動的後方設立一些太空蜘蛛雷。這些太空蜘蛛雷的作用就是阻止幽魂艦隊快速進行追擊。星巢艦隊為了有足夠的戰略空間,此時依然是常規航行。
每當幽魂艦隊啟動曲率航行或者追擊距離過近的時候,星巢艦隊才會啟動曲率航行加速遠離幽魂艦隊。星巢艦隊想要保持風箏戰術,最大的技術難題就是保持距離。
幽魂艦隊的距離必須在重型艦載機的打擊範圍內。這個距離必須要艦載機能夠出發,短時間滯留和返回。艦載機必然不是導彈,自然不能有去無回。
幽魂艦隊實在保持高航速,其中護衛艦和驅逐艦更是全速航行。當毀滅者級和巡洋艦被拉開距離的時候,毀滅者級和巡洋艦就會進入曲率航行加速趕上去。
大約十幾個小時後,在傳送門的持續工作下,反物質炸彈重新裝滿獵鷹級航空母艦的彈藥庫。接著下一輪的戰略打擊就重新開始。艦載機從航空母艦的側方向被直接發射出去。
艦載機在1秒鍾的時間內就被發射出去,在半秒的時間內,艦載機就啟動側方向移動。一架接一架的載機不斷起飛。航母本身就在移動,每秒的移動速度不慢。載機就算不動也不會相撞。
載機之所以這麽短時間就啟動,是為了快速完成編隊。艦載機不可能同時被釋放出去,能一次釋放2個中隊,是憑借獵鷹級航空母艦有足夠空間和體積。
想要擊穿強大的防禦網,最有效的方式就飽和打擊。用最短的時間發射最多的彈藥,完成最凶猛的打擊。如果同一時間發動攻擊的載機數量太少,則無法形成較凶猛的攻擊。
一秒鍾發射一架載機,兩側各有100個發射口。50個發射藍鳥級無人攻擊機,50個發射藍鳥級重型攻擊機。全部發射完成需要400秒,也就是7分鍾時間。
艦載機自然不會在全部釋放之後才開始攻擊,全部鋪開麵積太大,也不方便機動。麵對幽魂艦隊,航母的艦載機會分成兩個波次進行戰略打擊。
當載機按照之前的方式接近幽魂艦隊的時候,這次幽魂艦隊的驅逐艦直接突進前出。驅逐艦這種不計損失的突進,打了載機群一個措手不及。
讓原本按照計劃投彈的重型攻擊機都臨時提前投彈並返航。當驅逐艦完成曲率航行的時候各個戰艦頭部都出現斑駁痕跡。反物質炸彈蜂擁而至。
驅逐艦的導彈和能量武器也四散飛出。幽魂驅逐艦的導彈也都具備超短距離的超空間飛行能力。這些導彈都是針對戰艦準備的重型導彈,幾乎瞬間就到了重型攻擊機麵前。
麵對戰艦的導彈攻擊重型攻擊機的時候,不用直接命中,在確認到達爆炸範圍的時候就會直接引爆。然後重型攻擊機要麽重傷,要麽擊毀。反物質炸彈雖然提前發射,自然也有應對程序。
此時反物質炸彈的引導係統直接鎖定距離最近的幽魂驅逐艦,然後幽魂驅逐艦就接連被反物質炸彈擊毀。這波打擊可以算是雙方兩敗俱傷。重型攻擊機大部分重傷,少部分直接被擊毀。
幽魂驅逐艦這邊則有小部分被直接摧毀。可以說幽魂艦隊用小部分驅逐艦徹底遲滯了航母艦隊的戰略打擊。幽魂護衛艦也快速飛向幽魂驅逐艦。
不過它們還是慢了一些,藍鳥級無人攻擊機則已經完成撞擊,把剩下的幽魂驅逐艦又撞毀了一小半。至此幽魂艦隊的幽魂驅逐艦已經三去其二。
喜歡星空的奇異之旅請大家收藏:()星空的奇異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