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火車餐食(下)

字數:3657   加入書籤

A+A-


    昨天晚上,蘇元正和蘇渺吃的正是這種盒飯。
    提供有搭配好的盒飯套餐,包含一葷一素,再加上香噴噴的大米飯。
    不同的肉菜價格有所差異,不過基本上都在一塊二左右。
    除了盒飯套餐外,炒粉和炒飯也十分受歡迎。
    它們雖然肉不多,但作為主食的分量很足,而且價格更為便宜,一份隻要一塊錢。
    很多帶著孩子的乘客,買上一份和孩子一起分著吃也能吃飽,有時候分餐的工作人員,看到帶孩子的乘客,還會特意多裝一些。
    火車上的餐食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直接前往餐車點菜用餐,這正是蘇渺等人此刻打算去吃的方式。
    餐車前麵掛著今天的菜單,所有菜品都是現點現做,價格要比盒飯高得多。
    然而,每一份菜都如同在餐廳點菜一樣,味道鮮美,分量十足,非常適合一家幾口人或者幾個人湊成一桌共同享用。
    與擁擠不堪的客座車廂截然不同,用餐環境通常都布置得相當不錯。
    蘇渺觀察了一下餐車廂,車窗上掛著幹淨整潔的窗簾,座位擺放得較為寬敞,不會顯得擁擠,桌上還鋪著桌布,並且擺放著插有假花的花瓶作為裝飾。
    蘇渺看了看菜單,詢問丁老師和父親想吃些什麽,兩人都表示讓她按照自己喜歡的來點,於是她便隨意點了幾樣菜。
    一份肉沫茄子一塊兩毛錢,一份紅燒肉一塊四毛錢,一份蒜薹炒肉一塊三毛錢,一份麻婆豆腐七毛錢。
    接著,她按照每人的飯量,給自己點了兩毛錢一碗的小碗米飯,給丁老師和父親點了三毛錢一碗的大碗米飯。
    這一頓飯吃下來,花費的錢足夠買四五份盒飯了。
    口袋並不那麽寬裕的人,一般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盒飯。
    但在蘇渺看來這個價格並不算貴,畢竟這些大廚的手藝是很不錯,等於下館子吃飯了。
    經曆過火車餐食改革的她知道,在進入90年代之後,火車上的售餐製度有了大變化,能在火車上享受到這樣好的飯菜,隻能且吃且珍惜了。
    在現在這個時候,已經漸漸開始采取餐食承包責任製,不再由鐵路局全權負責,也不再是原先賣多賣少一個樣了。
    在承包責任製下,承包人隻需要上交固定的金額,剩下的錢就是自己的利潤了。
    這時候的廚師和售貨員,也從鐵路職工換成了由承包人雇傭的職員。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火車上的餐食水準開始大幅度下降。
    承包人是可以自主選擇進貨渠道的,而在利潤的驅使下,他們往往會去選擇最便宜的食材,但是這樣卻無法保證食材質量。
    再加上為了多賣盒飯得到更多的獎勵,廚師和業務員開始頻繁推出餐車進行售賣,不再明確的分三餐,從早到晚都能再賣飯。
    而放置時間較久的餐品,口感自然無法與原本現炒現吃的相比。
    至於受雇的廚師,掌勺水平也是一個不如一個,到了上一世蘇渺畢業的時候,有位同學的表哥才學了幾個月的顛勺,買了一張衛生許可證就可以進入餐車做飯了。
    這樣的廚師做出來的餐食自然不能和原本酒樓水平的師傅相比,甚至很多人覺得還不如自家做的。
    種種因素堆疊,使得原本高質量的火車餐食水準逐年降低。
    但在火車上,特別是長途火車,想吃上一口熱乎飯實在不容易,自己帶的不好加熱,每個站點離得又遠,站點小販賣的種類也有限。
    餓的時候就得在火車上買,也因為這個壟斷性,雖然餐食水平降低了,但是價格卻水漲船高,比當時公家經營的時候要高上不少。
    這樣一來,抱怨聲就更多了。
    不過,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就被一樣東西打破了。
    那就是新式方便麵!
    90年代初,內地與台灣往來頻繁起來,看著內地經濟開始騰飛,台商開始湧入內地尋求商機。
    搶先一步從台來內地投資食用油生意的魏老板,卻遭遇了滑鐵盧。
    當時普通的食用油因為有價格補貼,售價僅八毛錢,而他定價兩塊的高端油,大眾並不買賬。
    就在他即將耗光帶來的四千萬投資的時候,在火車上獲得了新的靈感。
    他從台灣帶來用於充饑的方便麵,吸引了周圍乘客的紛紛注目。
    實際上,這個時候內地已經有一些方便麵品牌了,比如華豐、雙峰等,銷量都相當不錯。
    但是這些早期的方便麵,都是一塊麵餅,加一包辣椒麵、鹽、味精組成的調味料,用熱水衝開後味道寡淡。
    與魏老板帶來的台式方便麵相比,遜色了很多。
    坐在他旁邊的乘客被那格外濃鬱的香氣所吸引,往他碗裏一看,裏麵有麵、有蔬菜,甚至還有肉粒等配料,特別誘人,眾人紛紛詢問他這麵是在哪裏買的。
    商業嗅覺敏銳的魏老板,迅速改變策略,集合魏氏其他兄弟在天津建廠。
    看到北方地區陌生人之間通常以師傅互稱,決定用“師傅”這個詞以顯得較為專業。
    而姓氏則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講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專家”形象,於是便有了k師傅。
    92年8月,未來席卷全國的k師傅紅燒牛肉麵正式誕生,借助一個動畫人物形象進行營銷,鋪天蓋地地傳播開來。
    與以前內地原有的幾個牌子走清淡路線不同,紅燒牛肉麵將一包牛肉醬加進自己的配料裏,迅速成為了方便麵界的高端產品。
    而在定價時,他們也是下了功夫做了調查。
    當時內地大眾能買到的方便麵大致分兩種:
    一種是進口的“高價麵”,在機場飯店等地有售,卻因價格偏高而難於推廣;
    另外一價格極其低廉的袋裝麵,價格雖然低廉,但口味不好,一般人隻做應急之用,平時根本不會想去吃。
    他們結合了解了大眾平均收入,考慮到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並沒有對k師傅方便麵訂很高的價格,取了中等價位,最初售價為1.98元。
    喜歡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請大家收藏:()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