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合理交換
字數:3728 加入書籤
此時的倫敦,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寒意,泰晤士河上升起的薄霧籠罩著這座古老的城市。
今天的溫度已經降到了六攝氏度,街上的行人都裹緊了大衣,呼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迅速消散。
林國榮參讚穿著深藍色的呢子大衣,和同事一起前往查爾斯家。
下車後,他抬頭望向眼前這座略顯破敗卻仍不失威嚴的建築,灰白色的石牆上爬滿了常春藤,在寒風中微微顫動。
莊園前的噴泉早已幹涸,雕像上的裂痕無聲地訴說著這個家族昔日的輝煌與如今的沒落。
“準備好了嗎?”林參讚低聲問身旁的年輕助手。
助手點點頭,手裏緊握著一個牛皮紙檔案袋,在他們身後,還有一位來自文化處的同事和一位法律顧問,每個人都神色凝重。
“記住,我們不是來乞討的。那些文物本就屬於中國,今天我們是以平等的姿態來商談它們的歸途。”林參讚低聲對團隊成員說。
這次接觸,有可能決定那些流落海外近百年的國寶能否重歸故土。
查爾斯和父母已經在門口等著了,小蝶作為他家的特邀顧問,和查爾斯一起站在格雷夫婦的身後。
林參讚率先朝格雷先生伸出手:
“您好,格雷爵士,很高興您能接受我們的訪問。”
格雷爵士是個五十多歲的瘦高男子,灰白的頭發梳得一絲不苟,麵容冷峻,眼神卻並沒有一般貴族特有的傲慢與警惕。
他熱情的回握:“歡迎你們~我來自華國的朋友們,這是我夫人奧利維亞,我的兒子查爾斯和他來自華國 的大學同學胡小姐。”
格雷夫人麵相十分溫和,淡藍色的眼睛裏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寒暄過後,格雷爵士帶著眾人進入城堡,胡小蝶在和林參讚錯身而過時,輕輕地點了點頭。
穿過鋪著波斯地毯的長廊時,林參讚注意到牆上懸掛的家族肖像畫,曆代格雷家族的大家長嚴肅的麵孔仿佛在審視著這群東方來客。
會客廳寬敞而溫暖,壁爐裏的火焰劈啪作響,驅散了些許寒意,也使雙方的交談充滿了暖意。
一張十八世紀的桃花心木茶幾上,擺放著精致的茶具。
在經過一些十分平常的交流後,林參讚很自然的將話題引到了收藏品上。
在雙方接觸之前,格雷一家已經向胡小蝶詢問過如今華國對外國的態度了。
得知華國如今是以平等開放的態度對外交流,並且十分珍視傳統文化和民族瑰寶,便也沒了太多的顧慮。
格雷爵士坦誠的說:
“我猜到了。自從查爾斯帶胡小姐來家裏做客,看到那些瓷器後,我就預感到會有這一天。
我們家族確實是收藏了一些來自中國的藝術品,但它們都是合法獲得的家族遺產,我不明白為什麽你們會對這些私人收藏感興趣。”
“格雷爵士,那些瓷器在您眼中隻是藝術品,可對於我們來說,那是民族瑰寶。華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曆史,這些瓷器是文明的見證。
您是鷹國的貴族,您的家族姓氏也有著悠久的曆史,應該可以明白這份感情。”
會客廳內一片寂靜,隻有壁爐中木柴燃燒的輕微爆裂聲。
格雷爵士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椅子扶手,節奏透露出他內心的波動,然後突然說道:
“民族的遺產,家族的榮耀,我們家早在我的曾祖父參加遠征軍之後,就沒落了。
我的孩子一直說這些是贓物,可……那個年代,所有遠征軍都會帶些紀念品回來。”
他的聲音有些發顫,證明了他內心裏長久的糾結。
年輕的查爾斯突然開口,聲音堅定:
“父親,我們不能再自欺欺人了。那些文物是怎麽來到我們家的,我們都知道。胡小姐說得對,現在是糾正曆史錯誤的時候了。”
“可……這些是我曾祖父留下的遺產,關係到家族榮譽!”
格雷夫人放下茶杯,瓷器與茶幾相碰發出一聲輕響。
她一改剛才的溫和,直視丈夫的眼睛:
“家族榮譽,亨利,我們還有什麽榮譽可言?莊園破敗,負債累累,誰知道這是不是因為當年犯錯留下的報應?而現在,我們有機會做正確的事,為什麽不呢?”
這一家三口,就這麽突兀的在林參讚他們麵前爭執起來。
林參讚敏銳地察覺到談判的突破口已經出現,他們要是吵下去說不定會進入死胡同。
於是,他輕咳一聲,適時地介入:
“爵士閣下,我們完全理解您對家族榮譽的重視。事實上,華國政府非常讚賞那些促進中英文化交流的有識之士。
如果貴家族願意將這些文物贈還給華國,我國政府將授予格雷家族"中英文化交流先鋒"的榮譽稱號,並在官方媒體上予以報道。
當然,考慮到文物多年的保管成本,我們也會提供適當的經濟補償。”
格雷爵士的目光在幾人身上遊移,內心的掙紮顯而易見。
一邊是家族傳統和顏麵,一邊是曆史正義與現實利益……
就在這時,年輕的查爾斯再次開口:
“父親,想想看,這個稱號可能會幫我們重新獲得一些社交圈的關注。
而且...這些文物在我們手裏隻是積灰,您既然不願意售賣,不如就用來做合理的交換。”
胡小蝶也加入勸說的隊伍,用流利的英語輕聲說道:
“格雷爵士,您知道嗎?在華國,我們有個成語叫"完璧歸趙",講的是將珍貴的寶玉歸還原主的故事。
兩千年來,這個故事一直被傳頌,因為它代表著最高尚的品德。”
壁爐中的火焰映照在每個人臉上,投下搖曳的影子。
長時間的沉默後,查爾斯爵士終於長歎一口氣:
“我需要時間考慮...也需要知道你們所說的"適當補償"具體是多少。”
“好的,格雷爵士,具體的金額我們需要回去討論,希望三天後可以再次來打擾。”
林參讚與同事們交換了一個眼神,第一輪談判,他們成功撬開了一道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