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三品大員
字數:5720 加入書籤
王姓衙役聽了陸曦考了第九,不禁一愣神,手中酒杯倒在一邊......
那武姓衙役也是眼睛睜得老大,忍不住一掌“啪”的拍在桌沿上,哈哈一笑後連忙道:
“公子了不得啊!如此怎不來州府做事,至少也是個縣丞級別!”
陸曦被他拍桌子的舉動嚇了一跳,稍稍緩了緩,才又聽到那王姓衙役道:
“前年考得?”
說完這句他才想起,陸曦才剛說過前年考的,想不到是與他一屆參考的,隻是自己才剛進萬名,麵前這少年卻是前十名......
而且剛才問過陸曦年歲,那前年他應該才十三四歲啊......
好半天他才反過勁來,想起武姓衙役的話,皺眉道:
“你懂什麽,怎會是縣丞......”
說這句時也不顧該叫“武兄”還是“武大哥”了,思索半晌又自語道:
“若是前十......說不定過得十年八年,會是我樊鑲郡守......若是京官,二十年之內也許會做到三品以上......”
那武姓衙役被他懟了一下,也全不在意,聽他說會升三品以上,更是目瞪口呆,喃喃道:
“不會吧......三品......”
陸曦聽了,也是驚訝,但仔細一想,哪有那麽好的事......
青龍國才三十幾個州郡,就算京城有大過郡守的官吧,那也就一兩百人,所以排在二三百位左右的官職,差不多與郡守相當......
但是還有已經為官在任的,通常官員怎麽也要在任期上十年八年的,每三年一次的鄉試前十,就會有三百多人,如此十年八年至少有千多人了,這些人就算隻十分之一出仕,他想做到郡守級別也難......
且自己才十幾歲,等到四五十歲資曆夠了,怕是這等水平的,又多萬餘人,這還不算會試排名靠前的考生,如此怕是幾率還要打上幾折......
自己隻是鄉試第九,幾乎是前十的末流,如此算來為官十年,頂多是個縣令,也就到頭了......
至於三品,他也不知多大,想必與賀大人差不多......
此時王姓衙役不知想到什麽,趕緊撿起杯子倒滿,舉起杯來,道:
“陸公子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小人敬大人一杯!”
說罷看向武姓衙役一眼,示意他也趕緊......
武姓衙役雖然還沒想明白,但也忙舉杯,嘿嘿傻笑了兩聲,也道:
“對對,大人以後多提攜,多提攜......”
陸曦為難的輕輕搖頭道:
“兩位大人謬讚了,小弟不過是鄉試十名左右,放眼全國也許進不得前五百,曆年鄉試考下來,我這等水準之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我哪有兩位大哥說的那般厲害......”
誰知王姓衙役聽了,仍絲毫不懷疑,卻是換做單手舉杯,另一隻手給陸曦又倒了一杯,端給他道:
“陸公子,你且喝了這杯,再聽我與你說就是了!這杯酒公子一定要賞麵子才是......”
武姓衙役雖然想不通,但也忙附和勸陸曦先喝了這杯......
陸曦此時倒被他說的不好意思起來,但是想到這王姓大哥既說有原由,不如聽一聽,且他二人年長,這般舉著杯子自己過不去,隻好接過酒杯,抿了一口,放下道:
“還請王大哥說說,為何說我會做很大官?”
二人見他喝了,也連忙幹了,又聽王姓衙役道:
“公子怕是年紀尚輕,又住在鄉下,所以不知這鄉試與會試之事......”
“哦?”
陸曦聽了,略感奇怪,會試或許自己知道的不清楚,但是鄉試自己考過了,規則都是了解的,並未覺得有什麽特異之處......
也是青龍國立國未久,有些事普通百姓也搞不清楚......
陸曦又是生在鄉下,而鄉裏府衙建製簡單的很,隻顧眼前一畝三分地,年年也沒什麽太多政策宣讀,平常隻把民生之事貼貼告示,也就罷了......
這時又聽王姓衙役道:
“咱們先說這鄉試第九的分量,尤其是近五年賀大人主政以來,我樊鑲郡教化學子日漸普及,教授水準也與京城附近幾個大郡拉齊,絲毫不差......”
“公子或許不知這鄉試排名靠前的都是什麽人吧?”
陸曦當年看榜時見前幾名名字陌生,自然不認識,隻好點頭。
“陸公子看看我就知道了,近兩次鄉試,尤其是最近前年這次,很多都是官吏學士等參考,照理說單純的鄉學州郡學生,連前三五十都難進......”
“光我知道的,州郡為官與大家學士參考的,前八名中就有六位......”
“而另兩名雖不知是誰,但幾乎不可能是鄉學或州郡的學生,就算是,也都是未入仕的二三十歲以上之人,說不定五六十歲的宿老名儒都有可能......”
王姓衙役雖是猜測,卻篤定的道。
“公子當年雖是第九,但若在學生中,至少是本郡前三甲......而各州郡情況皆是如此,如此放眼全國,公子說不定都進的去前十......”
“這還是隻是其一!”
陸曦聽了,略略點頭,想不到有這麽多非學子考生,擠占靠前名次......但說到自己能考進全國前十,他卻覺得還是有些誇張......
說到此,王姓衙役也有些忍不住興奮起來了......
停了一會兒,又道:
“這還隻是鄉試,會試之時又是另一回事......”
陸曦聽了,心想難道也如鄉試般,會有很多官員和博學文士參考?那也沒什麽區別呀......
卻聽王姓衙役接著道:
“要知會試之時,隻取前三千名......”
“遠的不說,就說咱們剛才提到的李曲吧,他早年鄉試雖是大郡前百,論起來也能勉強考個三千墊底,但他卻兩次都未能上榜......公子可知為何?”
陸曦想了想,搖頭道:
“或許是發揮失常,或是準備不足吧......畢竟隻考了兩次,又是僅能考得二三千名的水準,考得稍差點,便進不得榜了......”
誰知王姓衙役卻搖頭道:
“並非如此......”
“皆因鄉試是小官胥吏考的,像李大人這種大官,是不會去參加鄉試的......”
“而會試則不同,小官胥吏能力有限,去了也白搭,往往五品以上官員會參考,且會占據較好的名次......”
陸曦點頭,也能理解,因為青龍國對官民一視同仁,當大官的去考會試,或許也是一種晉升方式與競爭手段......
“如此下來,前二三百名,基本尋常學子都擠不進去......”
說到此,他又歎了口氣道:
“而還有一批人,更會占據大幾百位置......”
陸曦聽了,一時想不到哪裏來的這批人......他們會是誰呢?
卻見王姓衙役無奈搖頭,才道:
“這些大官的子女及宗族親眷的孩子,往往從小飽讀詩書,但是限於年齡心智,參加鄉試時都隻是弱冠少年及孩童......所以鄉試的名次並不高......”
“但是他們參加會試時,往往學識、心智等都發展得成熟,這批人,少說也有大幾百......”
“所以也就有了李曲這種看似鄉試能位列全國前列,但是再過幾年一考就被比下去的事......這是其二!”
陸曦聽了,暗暗點頭,青龍國正在發展階段,且才建國不到十年,是會有這樣一批孩子成長起來......
說到此,王姓衙役又自斟自飲了一杯,才道:
“而公子十三四歲時,與這些大官子女比起來,既相似又不同,他們十三四歲時,鄉試尚考不進前列,但會試時卻能位列其中......”
“而公子考鄉試時論實際卻數一數二,再考會試,怕是也會至少進前幾百名......可雖然是幾百名,但是前邊的都是些高官等......”
“去掉他們,公子應是至少能進的前幾十......”
說到此看了看武姓衙役,頗為暢快的道:
“而會試過後月餘的國試,又有變化......”
陸曦聽到國試,知道那已經到了朝廷主持的選拔階段了。
青龍國三級國考,鄉試、會試、國試,簡單明了,這倒是與陛下簡單治國的理念一樣......
又聽王姓衙役道:
“而到了後麵的國試,這些五品以上大員又無法參與了......皆因國試形式不同,已經不考學問了,隻是了解考生性情及一些特點,便於後續安排錄用......”
“以他們的官職,朝廷已經了然這些,他們對應的是官員的政績年考,也就沒有參加國試的必要了,且國試名額有限,他們自然被排除在外......”
陸曦聽到此,方才知幾級考試中還有這許多說法,漸漸明白一些了......
想來賀大人與李大人能在樊鑲郡恰巧遇到自己,怕是早就關注過吧......
說到此,武姓衙役也聽明白了,思索道:
“如此說來,陸公子或許真的為官數年,便會晉升到三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