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道之真我

字數:3630   加入書籤

A+A-


    陸曦靠在床頭望著燭焰,方才那點關於 “心境” 的頓悟,像投入湖麵的石子,層層漣漪正慢慢勾連起過往讀過的經籍、見過的人與事。
    他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被褥,忽然想起蘇吝筆記裏那句被劃了圈的話:“治民非為役民,乃為觀民之生,悟己之心。”
    彼時隻當是政務感悟,此刻再想,竟與幼時讀的《禮經》裏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隱隱相合 —— 原來蘇享、蘇吝追求的 “心境”,從不是修仙者獨有的玄虛之物,反倒是藏在最樸素的經學義理裏,藏在 “人與己、民與國” 的相處之道中。
    他翻身坐起,從行李裏翻出那本被翻得卷邊的《義理精要》,指尖落在 “修身” 篇:“修身者,非獨克己,亦需觀世。觀世者,非獨察事,亦需悟心。”
    從前讀這話,隻覺得是儒生們空談的道德規範,如今對照蘇享 “管理國民是修行必然” 的說法,突然懂了 —— 蘇享管著數萬修仙弟子時,見的是 “術” 的高低;管著千萬凡人時,見的是 “心” 的百態。
    修仙弟子求的是 “法力精進”,凡人求的是 “衣食安穩”,前者的執著與後者的質樸,都是 “人心” 的模樣。
    蘇享從凡人的喜怒哀樂裏悟到的,不正是《義理精要》裏說的 “觀世悟心”?
    而蘇吝在洛川處理農事、調解鄰裏糾紛時,記錄的 “某鄉因水渠爭訟,解之則皆歡”,不也是在 “克己放下修仙者的優越感)” 與 “觀世體察凡人需求)” 中修心?
    原來自己一直覺得 “義理難提分”,是錯把義理當成了 “死記硬背的條文”,卻沒發現它是 “理解心境的鑰匙”。
    凡人與修仙者的 “精神需求”,竟在義理裏找到了共通處 —— 凡人讀經是為了 “明事理、安生活”,修仙者讀經是為了 “明心境、穩修為”,本質上都是在找 “做人的根本”。
    就像賀大人不願升三郡長官,不是不愛權力,是他從《尚書》“無逸” 篇裏悟到 “逸則失心”,知道權力太大會讓人失了對 “民生疾苦” 的感知,反而斷了心境提升的路;
    李炎說 “找不到更好的馬”,也不是真缺一匹快馬,是他從《易經》“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裏沒悟透 “何時該進、何時該停”,心境卡了殼,修為才難突破。
    想通這層,陸曦再回頭琢磨會試答題,先前的 “焦慮” 竟淡了大半。
    他原以為 “從修仙者視角答題” 就是多寫 “靈礦石”“官員層級”,此刻才明白,真正的 “修仙者視角”,是看到 “凡仙共通的利益 —— 心境的安穩”。比如分析天霜國的衰敗,不能隻說 “稅高、奴隸製”,還要說天霜國的修仙者 “隻把凡人當奴隸,看不到凡人的苦樂,自己也斷了心境來源”,所以稅再高、礦再多,國家也會散;分析青龍國的稅製,不能隻說 “回收銀兩、平衡物資”,還要說 “收稅是為了讓凡人不貪求過多財富而失了本心,也讓修仙者不壟斷資源而失了對民生的感知”,這才是 “凡仙平衡” 的根本。
    窗外的月色透進窗欞,陸曦想起陸明羽還在桌前啃蘇吝的筆記,便輕手輕腳走過去。陸明羽正對著 “洛川糧價波動” 的記錄皺眉,見他過來,連忙抬頭:“三弟,你想通了?我這看蘇大人的筆記,還是摸不準咋跟考題貼邊。”
    陸曦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沒直接說答題技巧,反倒問:“二哥,你先前在樊鑲開布莊,要是有個老主顧來買布,說‘家裏孩子多,布要耐穿,錢卻不多’,你會咋辦?”
    陸明羽愣了愣,下意識道:“那我肯定挑粗布給他,算便宜點啊!總不能賣他細布收高價,那樣人家下次就不來了,傳出去還壞了名聲。”
    “這不就是‘心境’?” 陸曦笑道,“你賣布時想的是‘主顧的難處’和‘自家的名聲’,這就是你的‘心境’—— 不貪眼前的利,顧著長遠的安穩。蘇吝大人在洛川管糧價,見百姓買不起糧,就從其他郡調糧,還壓低價格,他想的是什麽?是‘百姓的饑飽’和‘洛川的安穩’,這就是他的‘心境’。天霜國的修仙者不管百姓死活,隻顧著自己煉銀買物資,他們的‘心境’裏隻有自己,沒有別人,國家能不衰敗嗎?”
    陸明羽眼睛慢慢亮了:“我懂了!你是說,答題時不光要寫‘稅怎麽收、糧怎麽調’,還要寫‘這麽做是為了讓凡人安心、修仙者也能安心’?就像我賣布,不光要寫‘賣了多少布、賺了多少錢’,還要寫‘為啥這麽賣,為了主顧和自家都安穩’?”
    “正是這個理。” 陸曦點頭,又拿起陸明羽的備考計劃,指著 “義理” 那欄,“你先前覺得義理難,是因為隻背‘民為邦本’,卻沒把它跟‘蘇吝管糧、賀大人不收權’這些事連起來。下次讀義理,就想‘這句話要是蘇享大人看到,他會怎麽做’,把條文變成‘做事的道理’,義理就好懂了。”
    陸明羽摸著後腦勺笑了,又想起什麽,皺起眉:“可我怕寫不全,比如分析朝雲國,我隻知道‘票券沒用、物資被楚國抽空’,要是沒想起‘心境’,豈不是又丟分?”
    陸曦拿起筆,在紙上畫了個簡單的框:“二哥,會試答題不是‘寫得多就得分多’,是‘寫對的多、寫錯的少’。比如這道題,你能確定‘朝雲國戰事多、票券國內通用’,就先寫這兩句,再補一句‘票券讓百姓不安心,楚國正好鑽空子’—— 這就是把‘物資’和‘心境’連起來了,雖然沒寫透,但沒錯。可別像上次算學題,明明隻算對前兩步,硬要猜第三步,結果錯了還扣更多分。”
    他頓了頓,看著陸明羽:“就像你賣布,要是拿不準主顧要哪種布,就問一句‘您是要給孩子做衣服,還是自己穿’,別瞎推薦;答題也一樣,拿不準的觀點別硬寫,把能確定的寫紮實,就是少扣分。咱們凡人考生,比不過那些大官子女懂修仙者的事,但咱們懂‘百姓的安穩’,這就是咱們的優勢 —— 蘇吝大人不也說‘凡人心安,修仙者心才安’嗎?”
    陸明羽盯著紙上的框,忽然拍了下桌子:“可不是嘛!我賣布時,主顧安心了,我才睡得踏實;國家也一樣,百姓安心了,修仙者才好修心。我下次答題,就從‘誰都想安心過日子’這點寫,準沒錯!”
    燭火搖曳,映著兩人的身影。陸曦看著陸明羽重新拿起筆記,筆尖在 “朝雲國” 旁寫了 “百姓不安→楚國鑽空”,忽然覺得 “道之真我” 從不是什麽高深的東西 —— 凡人在布莊裏顧著主顧的安穩,修仙者在州郡裏顧著百姓的安穩,本質上都是在 “為別人著想” 裏找自己的 “安心”。而他自己,能幫兄長找到答題的法子,能從經籍裏悟到修仙者的心境,這也是他的 “真我”—— 不慌不忙,把每一步路走紮實,把每一件事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