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修行,五行相生相克
字數:3694 加入書籤
……
這一縷輕視印象十分好理解,就好比如眾多修行者都是力爭上遊,壽元,敵人,資源……踏入修行界後,數不清的修行誘惑在身後追趕,如毒蛇又如深淵,慢上一步,便讓人終日有一絲恐懼懸於心頭。
亦或者看到他人風光立於頂端,那大修士風采也讓人心潮澎湃,不管是為了什麽,至少爭還是要爭的。
陸清一出門,閉關數日後,沒有刻意去那些人多口雜的地方,而是去了這座山的山巔,采集大日出現時的第一縷晨曦,那是天地最為精粹的紫光。
是某種冥冥難以知曉的天道玄理。
他如今五行中有一股無形感悟出現,但還沒有能徹底出現在金丹內天地當中。
也就是這一會兒。
他‘聽到了’許許多多的聲音。
陸清在這裏自然不會去專門捕捉,不過自然狀態下,被他聽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四方之地……”
“魔土……同門……”
一些關於千萬裏之外的消息,仍然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動靜時,以最快的速度傳回來。
陸清其中還聽到了一個有可能和他相關的消息。
“論道法會,不少入門弟子已經閉關出門,有的也去往了魔土……”
“我沒有去,不過想來在這些同門評價中,我恐怕算不上一個合格的劍脈修士。”
陸清不需要費腦子想,都知道卦象裏麵的話語已經靈驗出來。
“不是同道者,這還算好的, 至少沒有要找上門來,一決勝負。”陸清不由慶幸這裏入門弟子的地位和排名,是當初那位師尊收下來就定下來的排序。
倒是不會出現想要奪得入門弟子的身份,就需要發出挑戰。
這在劍脈是這般,其他幾個主脈的首座收徒規定如何,那就不知道了,畢竟首座收徒可以是因人而異。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玄天道宗的那十大真傳的位置,卻是有著一道公開的流程。
挑戰,鬥法,請教,反正不管如何,雖然定下來了真傳之名,但也並非是高枕無憂,其間至少會經曆三次的鬥法比試。
闖過三關者,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道宗真傳。
陸清收斂著心神,知曉外麵卦象除去這一點動靜,也沒有其他動靜出現後,他心頭一方石頭也算是落下來,不過卦象在這一會兒仍然沒有消失,這也是正常,因為正確的時間還沒有來到。
陸清望了一眼天穹背後濃墨玄黑的劫雲。
天地中出現的殺機,正在如同深海中的危險,慢慢浮現在水麵上,想要渡海過去的那一刻,就是海浪傾倒的最狂暴最轟烈的時候。
陸清搖了搖頭,如待在日月山的往常時候,閉合雙目,開始修行內天地,參悟天地五行。
他身形上帶著一股玄奧無比的氣息,觀氣長青圓滿之後,陸清雙瞳隱隱可以看到一些清晰的五行靈韻。
甚至有些時候,那五行法則似乎也能在某種心念合一的狀態中,曆曆清晰展現於雙目當中。
“五行相生相克,流轉起來又似化作了太極兩儀,相生相克,單單一條五行道,我倒是能不斷參悟……”
陸清陷入了一個念頭當中,當初修行五行看不到門檻,現在看到了門檻,跨過去後,發現還有一重重高山在門檻後的世界裏等待著來人。
他倒是不心急,也不會因為見到大道遙遙無止而絕望,相反還有一絲奇妙感,修行不就是這般,每一步走過的都是一重山,一重海,盡管山還是山,海依然是海。
可陸清是人,是修士,眼裏看到的風光自始至終都不是一成不變,畢竟修行是他的樂趣來源,這一縷修行上的奇妙也是他能一直默默修行的一抹心態。
修行有些時候枯燥,但更多時候是玄妙。
陸清現在參悟起來五行同樣也是這般道理。
五行水元一道,陸清走得最早也是走得最遠的一道。
昔日因為接取下來靈植師任務,其中水元法術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
其他四道同樣各有各自進展,但也不知道是否因為陸清心態穩固,道心始終平和無波,參悟起來時,五行最後的參悟並不是參差不齊,沒有哪一道是拖後腿的。
這會兒,陸清也不得不感謝一番自己的悟性。
地品資質不僅僅體現在修煉速度上,也是在悟性上,雖然進入金丹之後,資質定道途的言論已經大幅減少,卻也不代表沒有影響。
現在陸清對五行每一道都熟悉於手。
可若是同時施展出來,雖然依然是遊刃有餘,但神魂離竅而出,以一個旁觀修士的角度來看,依然存在著十分不圓滿的缺陷。
左手水汽蒸騰,匯於手掌形成一片汪海,右手九陽真火赤燒萬萬裏,天地中都流淌著一股灼燒至陽的氣息。
陸清雙手自如拊掌,刹那間。
驚人動靜出現。
風雲陡然變幻,雙手中醞釀出來的兩片截然不能共生的天地轟轟碰撞在一起。
汪洋烈陽,巨大如金烏的大日墜落海洋,無邊水汽彌漫的大海頃刻間化作了一片枯地。
而那金烏烈日也消弭得無影無蹤。
這般強烈到極致的動靜,不造成外界影響,陸清運轉法力已經精細到每一絲。
雙掌慢慢拊去的過程中,他雙目不出意外的看著雙掌演化出來的天地碰撞,這自然不是真正天地,不過是陸清水火兩道感悟之後,參悟出來的一種修行法。
“失敗了。”陸清看著眼前水火不相容最後結局,神色平和想道。
若要以其他手段,他是金丹修士,當然也是有手段能令水火相容。
可問題並不是出現在這裏。
水火相容,那是法術,如今五行為大道,這些碰撞是他的大道領悟。
陸清並不想隻是單純烙印一條道入內天地,雖然他看過了很多前人的記載,可他修士靈覺中自始至終出現的念頭都是,天地當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不管如何,需要有變化,需要內生生機,而非死板以外力地運轉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