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清穿4

字數:5935   加入書籤

A+A-


    從東宮出來後,四阿哥胤禛就叫著胤禵去了永和宮。在給自己的額娘德妃行禮後,胤禛麵色凝重地問自家額娘:“額娘,上次你對十福晉出手後,痕跡掃除了?”
    德妃聽到自己的大兒子這樣問自己,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不高興,語氣也變得嚴肅:“怎麽,來審問你的生身母親。”
    胤禛無奈的對自己的額娘解釋道:“額娘,兒子不是這個意思。劄薩克圖汗部的前來大清求取公主聯姻,你要知道小十的福晉就是劄薩克圖汗部的,更是現任劄薩克圖汗部親王的妹妹。誰都知道,親王子嗣艱難,早期更是親手扶養十福晉長大,你說他會不會查十福晉事件的幕後主使。額娘,要是你插手了,就要把痕跡處理幹淨,現任劄薩克圖汗親王可是個心狠手辣的。你覺得他要是抱複會對誰出手?”
    德妃烏雅氏一聽這話,立刻明白過來,人家這是要打擊報複啊!而且一出手就是衝著自己來的,要麽是自己的孩子,要麽就是自己的娘家,不管是哪一個,自己都絕對無法承受。她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聲音有些發抖地說:“本宮也沒有做什麽過分的事情啊,隻是知道了這件事卻沒有阻止而已。真正動手的是八福晉郭絡羅氏,良妃和惠妃打開了方便之門,宜妃和榮妃一開始並不知情,後來才參與進來幫忙收尾,我看到大家都已經卷入其中,便也跟著煽風點火。”隻是真的是德妃說的這樣嗎?就沒有人知道了。
    胤禛眉頭緊皺,他沒想到事情竟然如此複雜,牽涉到這麽多人。
    “此事非同小可,必須盡快把痕跡處理幹淨,不然後果不是他們能承受。”
    德妃點點頭,心中暗自慶幸還好兒子提醒得及時。
    “另外,也要派人暗中保護十四,以免遭人毒手。”
    胤禛說完,便匆匆離去,著手安排一切。
    德妃望著兒子離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
    她知道,這場宮廷鬥爭才剛剛開始......
    是的,這件事哪怕在康熙的眼裏是結束了,但是在遠徵眼裏還沒有結束。遠徵讓自己身在清朝京師的人手開始查,不得不說情報做得好,短短三天遠徵就拿到了詳細的事情經過。遠徵看著手裏的資料眉頭緊皺,元初端著湯,進來後說到:“怎麽了,眉頭皺的跟個老頭似的。”
    遠徵一句話也沒有說,把手裏的資料寄給元初,元初接過來翻了翻說道:“這大清的後宮人才輩出啊!隻是八福晉出手的原因是什麽?”
    “目前還不清楚。”遠徵搖搖頭,“不過看起來像是一場後宮的權力爭鬥。八福晉她們可能認為烏雲娜是個威脅,所以借機除掉她。但現在事情敗露,她們肯定會想盡辦法掩蓋真相。”元初冷笑一聲,“真是一群蛇蠍婦人!為了權力不擇手段。那我們現在怎麽辦?”遠徵沉思片刻,“我們不能貿然行動。畢竟這是大清的內務,我們無權幹涉。但我會繼續關注事態發展,確保烏雲娜的安全。同時,我們也要做好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的準備。”元初點點頭,表示同意。“還有,這事別告訴烏雲娜。她性子衝動,知道了肯定會鬧事。”遠徵叮囑道。“我知道,我會守口如瓶的。”元初將資料放在桌上,“希望一切都能順利解決。”
    正當遠徵抱著元初思考從哪裏出手的時候,元初突然想到小說中常寫的清朝包衣世家的問題,這不就是一個突破口。
    於是,元初對遠徵說道:“你說我們之前在現代的時候,看的曆史資料中清朝包衣貪汙的事情可不可以當做一個突破口,隻是不能是我們開口,不然康熙容易不當人了。”
    遠徵想了想說道:“是一個突破口,隻是要找誰是個問題。”
    元初在心裏想著各種的人選,遠徵看到元初在思考,就開始動手動腳的。元初感覺不對勁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阻攔遠徵的動作了,遠徵說:“初初,一會再說那些不重要的,現在還是正事要緊。”
    元初一臉動情的說道:“我那個純情的遠徵弟弟去哪裏了。”
    遠徵手上的動作不停的說:“這是情難自禁。”
    元初被遠徵撩撥得麵紅耳赤,嬌嗔地推了他一把,嬌聲說道:“討厭~”
    遠徵輕笑出聲,停下手中的動作,緊緊地抱住元初,溫柔地安慰道:“好姐姐,我知道你在擔心烏雲娜的安危。放心吧,我已經有了計劃。”
    “什麽計劃?”元初好奇地問道,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遠徵在元初耳邊低語了幾句,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是一個誘人犯罪的惡魔。元初聽後眼睛一亮,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興奮地說:“不愧是我的遠徵弟弟,這主意真棒!”
    兩人相視一笑,眼中閃爍著自信和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事情成功的曙光。他們相信,隻要按照這個計劃執行,一定能夠順利解決問題,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人。
    這一天的大朝會結束後,滿族大臣舒穆祿氏·倫布手裏拿著一疊厚厚的資料,步伐匆匆地趕往禦書房。他的臉色凝重,仿佛肩負著重大的使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他進入禦書房時,看到康熙帝正坐在書桌前,專注地閱讀一份奏折。倫布恭敬地向康熙帝行了一個禮,聲音低沉而嚴肅:"皇上,前段時間家父查抄了家裏的包衣奴才,然後就得到了一些東西,之後家父讓我們查了整個包衣奴才,現在查到的東西交給皇上,與皇上定奪。"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著倫布,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好奇和疑惑。究竟是什麽事情,竟然能夠勞動舒穆祿老大人親自出馬?他接過倫布遞過來的資料,仔細翻閱起來。
    隨著一頁頁紙翻過,康熙帝的眉頭逐漸皺起,臉色變得越來越陰沉。這些資料揭示出了一係列令人震驚的事實——包衣奴才們暗中勾結、貪汙受賄、濫用職權等罪行累累。康熙帝感到憤怒不已,他意識到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朝廷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
    他將資料重重地拍在桌子上,怒聲說道:"可惡!這些奴才竟敢如此膽大妄為,簡直是無法無天!朕絕對不會容忍這樣的行為繼續下去!"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和決絕,決心要徹底整頓這個局麵。
    “皇上,這還隻是我們能最大調查到的,還有好多事情隻有一點頭緒,但是我們舒穆祿氏查不到。”舒穆祿大人跪在地上俯首恭敬的匯報道。
    “說,還有什麽是不能說的。”康熙帝語氣不好的說道。
    “皇上···奴才一家查包衣的時候,查到了孝誠仁皇後的死與包衣奴才有關。”倫布越說頭低的越低,就怕自己一不小心成為皇上的出氣筒。在心裏想著要不是自家阿瑪不能隨便進宮,說什麽自己也不來匯報。
    康熙帝聞言,臉色驟變,“此事當真?”他雙手緊握,眼中閃過一絲悲痛和憤怒。
    當年孝誠仁皇後難產而亡,一直是康熙帝心中的痛。如今得知此事可能與包衣奴才有關,他怎能不激動。
    “具體情況如何?”康熙帝強壓怒火,追問倫布。
    倫布叩頭回道:“奴才目前隻查到些蛛絲馬跡,但還需進一步查證。”
    康熙帝沉默片刻,“無論如何,都要徹查到底。若屬實,朕絕不姑息。”他深知後宮爭鬥的殘酷,如今涉及到已故的皇後,他更要弄個水落石出。
    康熙眼神淩厲地看著倫布,語氣冰冷地說道:“這件事情絕對不能泄露半句!其餘的事情朕會安排暗衛全力協助你。必須徹查清楚這些包衣奴才們究竟幹了些什麽!務必給朕一個交代!”他緊緊攥著拳頭,額頭上青筋暴起,顯然對這件事情非常憤怒。
    倫布深知此事事關重大,急忙跪地磕頭道:“皇上放心,臣一定全力以赴,徹查到底!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他心中暗自感歎,沒想到這次的調查竟然牽扯出這麽多問題,但是自己又不能不和皇上說,要是讓自己查出來一切真相,看自己怎麽收拾那群心大的奴才。
    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整個京師濃鬱著詭異的氛圍,但是誰都沒有找到原因,但是還是有人發現,京師包括整個紫禁城的氣氛變得十分壓抑,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籠罩著這片土地。人們開始感到不安和恐懼,但卻無法解釋這種感覺的來源。有些人認為這可能與太後的身體狀況有關,因為她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公眾麵前了。是的,太後在那天君臣密談後就出現了問題,現在後宮的妃嬪天天的侍寢,也最大的防止了包衣發現皇上再查他們。
    而另一些人則猜測這可能與宮廷內部的權力鬥爭有關。然而,無論是什麽原因,整個京師都陷入了一種緊張的氛圍之中。官員們不敢輕易說話,百姓們也開始擔心自己的未來。甚至連宮廷中的宮女和太監們也感受到了這種壓力,他們開始小心翼翼地行事,生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與此同時,一些神秘的事件開始發生。有人聲稱看到了奇怪的光芒從紫禁城中射出,還有人聽到了莫名其妙的聲音。這些傳聞使得京師的居民們更加恐慌,他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情。
    隻見這一天傍晚,舒穆祿·倫布進宮之後就沒有再離開皇宮,一直待在宮裏。直到第二天早朝結束後,皇上緊急召見了宗室子弟入宮。與此同時,禁軍迅速包圍了整個紫禁城,而八旗在京城的大軍也將京師的大臣們的宅院緊緊包圍起來。
    在紫禁城內,康熙帝神情嚴肅地坐在龍椅上,下方站著一眾宗室子弟。
    “朕得到確切消息,孝誠仁皇後的死因確與包衣奴才有關。”康熙帝的聲音冰冷刺骨,“這些奴才膽大包天,竟敢欺瞞朕!”
    宗室子弟們麵麵相覷,他們顯然對此事毫不知情。
    康熙帝接著說道:“朕已下令徹查此事,但凡與之相關者,嚴懲不貸!”
    這時,舒穆祿·倫布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微臣在調查中還發現,這些包衣奴才與某些大臣勾結甚深,企圖操縱皇嗣。尤其是承祜阿哥的死是他們造成的。”
    康熙帝眼中閃過一絲驚愕,“竟有此事?好大的膽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後,康熙帝環視眾人,“你們都是我大清的棟梁之材,應當與朕一同鏟除這些奸佞之徒!”
    宗室子弟們齊聲應道:“謹遵皇命!”
    隻見各位宗室大臣迅速帶人抄了各個包衣家族,隻見從包衣家族宅院中搜出來的一箱又一箱的金銀財寶、各個地方的貢品、甚至還有先皇後的鳳袍,鳳冠。這些東西都是屬於皇室的財產,被包衣們私自占有和使用,這讓皇帝非常憤怒。他認為這些包衣們沒有把他放在眼裏,竟然敢做出這樣的事情。於是,皇帝決定對這些包衣們進行嚴厲的懲罰,以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尊嚴。同時,他也希望通過這次事件,能夠讓其他的官員和貴族們明白,不要試圖挑戰他的權威,否則後果自負。
    康熙皇帝的聖旨一出,後宮中那些出身包衣的妃嬪們紛紛接到了旨意。有的被降級,有的甚至被賜死,一時間,整個後宮的人數驟減。然而,康熙帝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再次下達旨意:從今往後,包衣出身的女子最多隻能封為貴人,而且她們不能撫養自己的孩子。一旦孩子出生,便會立即被抱走,並更改其玉牒記錄。這樣一來,包家依靠女子來提升地位的道路徹底被切斷了。從此以後,如果想要抬旗,他們隻能憑借立下大功才能實現。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許多人措手不及,但對於包家來說,無疑是一場沉重的打擊。
    這道聖旨一下,最受不了的就是德妃烏雅氏,烏雅氏出身滿洲鑲藍旗包衣,可想她從侍候人的奴才爬到四妃之一廢了多大的力氣,沒想到一招回到解放前,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皇上下旨她的兩個兒子都改了玉蝶。胤禛和胤禵都改到平妃赫舍裏氏的名下。
    喜歡快穿:元初的穿越之旅請大家收藏:()快穿:元初的穿越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