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忽悠②
字數:5520 加入書籤
看著手裏的紙張,一幅地圖,美洲!
朱棣盯著上麵的地圖,一行小字,殷商後裔在此定居,此地盛產玉米,花生,土豆,其中紅薯畝產達兩千至四千斤,土豆三百至六百斤,玉米三百斤左右。
放下手中的地圖,他開口詢問朱高煦。
“老二,這地圖你哪裏來的?”
“爹,我讓手下去南邊查看南方地形山川的時候,有個海外商人高價賣給我們的,前段時間他把種子和這個地圖都帶了回來,現在種子就在我的王府裏,要不要讓人帶過來?”
“多嗎?”
“不多,我讓人在王府裏妥善保存著,準備開春種一點試試!不過,爹,無論真假總得去看看是不是,萬一呢?所以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打出去,不能再在咱們這一畝三分地上來回轉圈兒了。前段時間我在家,聽幕僚講前朝曆史,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朱棣一屁股坐在台階處,靠著朱高煦,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你又發現什麽問題了?”
“那天他給我講唐朝的黃巢起義,我問了下爺爺那時候的事情,結合之前在王府小時候聽過的,突然發現,好像所有王朝到了一定時間就會爆發大規模起義。爹,你說為什麽?”
朱棣一愣,然後歎口氣。
“為什麽,好問題!你等下,喊老道和老大一起過來聊聊,這是個好問題。”
喚來太監,父子倆開始等待,朱高熾率先抵達,他的太子宮畢竟離這裏比較近,道衍和尚來的最晚。幾人見禮,朱棣讓人搬來座位,弄了點吃的喝的,宮女太監們都退出大殿把門給關了。
“剛才高煦提了個問題,老和尚你和太子都聽聽,高煦你說吧。”
咳嗽一聲,朱高煦笑著開口。
“也沒什麽,我這段時間聽府裏的文人講曆史,我問了點皇爺爺當年的事情,然後突然發現,所有的大王朝都是到了一定時間就會爆發大規模起義,而且這個時間很有意思,他們都不超過三百年!”
道衍一愣,忽然起身手中掐著指頭來回踱步,半晌開口。
“兩漢,中間加個王莽十四年,中間剛好岔開,唐是剛好兩百八十九年,宋中間斷了,是三百一十九年。再算上短命的秦,隋,元。不對,三百年,三百年,兩晉南北朝是324年,有點意思,不過王爺這說法不太準確。”
呃,好像碰見高手了!朱高煦看向對方,老和尚果然不愧為黑衣宰相,厲害!
“那個,軍師。我讀書不太行,你不要太注重細節!我隻是發現了一個規律,雖然是吧!”
太子趕緊給老二遞台階,咳嗽一聲開口。
“沒事,二弟你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朱高煦看一眼對方,眨眨眼,然後開口。
“我讓手下去查詢書籍,發現一個問題,根據古籍記載,每當亂世的時候,天下的氣候都會發生大的變化,特別是長江以南,竟然氣候下降很多,南方很多地方都會下大雪,北方也是長期幹旱少雨。爹,你記不記得當初我小的時候,你說當初皇爺爺那時候,家裏很窮,年年幹旱,而且南方也是下大雪。”
三人齊齊一呆,道衍來回踱步,忽然一拍手掌,大聲說道。
“對極対極,我終於想通了,王爺剛才說的三百年周期我明白了!”
朱棣和太子齊齊看向道衍,就見他手中佛珠轉動,笑著衝三人說道。
“天災隨著三百年左右變化,再加上地主大量兼並土地,所以王朝很難堅持三百年!如果加上某些時間更大的天災與人禍,比如秦,隋,元,所以必然王朝覆滅,王爺這發現很有意思!也很重要!”
他說的通俗易懂,朱棣激動的起身,衝著道衍開口。
“老和尚,你的意思是,你能找到解決辦法?”
道衍笑著搖頭,說道。
“王爺想必有所想,說來聽聽,皇上咱們一起都聽聽。”
他說完回到自己的座位,朱棣衝著朱高煦說道。
“老二,快,趕緊說說。”
呃,這麽著急的嗎?朱高煦想跳起來給這個永樂大帝一個腦瓜崩,你得穩重啊!你是永樂大帝儂曉得伐!
“那個爹,要不你先坐,我慢慢說。”
“你慢個屁!快點說!”
好吧,朱高煦組織了下語言,開始講話。
“那個,我想了十來天,想了個思路,一是土地,二是人口!爹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當初皇爺爺就他一個,後來你們兄弟二十六個,現在到了我這一輩多少個,一百年後呢?再過兩百年呢?同樣,咱們大明的人口也是,如果保持穩定,兩百年後呢?是不是很嚇人,土地不夠了啊!怎麽辦?再加上那些貪官汙吏和地主們一起兼並土地,那麽多人都會變成流民,我現在就可以大膽預測,兩百多年後,咱們大明會亡於流民起義!”
老二你確定你說的是解決方法,朱高熾有些目瞪口呆!朱棣一愣,旋即慢慢坐下,他開始沉思,道衍聽完歎口氣,跟著開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爺推斷是正確的,按照過往咱們大明會在兩百多年後,出現大量沒有土地的流民,如果再算上氣候變化,那時候就會像元末一樣,烽煙四起!”
朱棣突然抬頭瞪著朱高煦開口。
“老二,你想的辦法呢?”
朱高煦咂摸下嘴唇,不敢拿杯子喝茶,一旁的朱高熾立刻遞來茶水,並安慰朱棣說道。
“爹你別著急,讓老二慢慢說。”
朱高煦接過茶杯,喝了一口,才慢慢出聲。
“首先就是土地,咱們不能守著這點土地過日子了,得多搶土地,還得搶好土地,能多種糧食的好土地,比如南邊那些一年三熟的地!第二個就是人口,咱們大明現在的人太少,爹,我想了一招,一勞永逸,保證解決大問題,就是怕你不敢幹!”
朱棣氣急一拍桌子,罵道。
“放屁,老子都敢起兵,有什麽不敢的,趕緊說。”
好吧,你靖難,你厲害!
“那個關於土地和人口的一個政策,我管這個叫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按地收稅。誰家的土地越多收的稅越凶,沒地,一分一厘都不收!爹,你想,這樣下去,將來咱們大明誰還願意大量兼並土地,老百姓是不是也敢使勁兒生孩子了,而且最重要的,朝廷也永遠不會缺銀子了!當然,您要是不敢幹,就當我沒說。”
朱棣起身衝著朱高煦就是一腳,嘴裏罵道。
“老二你行啊,敢對我用激將法了!老和尚,你怎麽看,老二這招兒行不?”
道衍沒說話,低頭沉思,朱高熾也在沉思。
猛然,道衍抬頭,說道。
“好策,攤丁入畝!一勞永逸!隻是,刀得快!”
朱棣聞言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嘴裏罵道。
“老和尚,你也激將我,放心,我刀一直都很快!老大你聽懂了沒有?”
朱高熾看一眼道衍跟二弟,開口說道。
“爹,那些讀書人的待遇,可是皇爺爺定下的,能變嗎?”
朱棣想了想說道。
“你回去琢磨一下,然後擬定個章程,老和尚你也動動腦子,天天念經多沒意思,我突然覺得以後的日子越來越有意思了!老二今天還說個事情,老和尚你一定感興趣。”
哦,道衍抬頭,一臉的詢問意味。
“老二說吐蕃,他們人為什麽能在上麵生活,而我們為何上去就頭暈,哈哈!有沒有意思!”
道衍一拍腦門,笑著開口。
“如此簡單的道理,竟然無人知曉,王爺從小見大,厲害!”
朱高煦連連擺手,開口謙虛回應。
“別,什麽從小見大,我就是想去打仗,天天擱這京城裏憋的慌!想著那個破地方一直沒有任何朝代征服,我得給我爹拿下了!然後就聽他們說咱們人到了那裏就得頭暈,根本沒法打仗,我問他們那為什麽上麵的人沒事兒,他們都說不知道。我就想,那能不能找點人慢慢去適應呢,就像熬鷹訓練狗一樣,多簡單的事情!”
哈哈哈,朱棣哈哈大笑。
“老和尚,我沒說錯吧,高煦還是很聰明的,這小子就是之前太喜歡打仗了,腦子都用歪了,這在京城一憋,就憋出來這麽多有意思的事情,老大這事兒也交給你了,回頭先派點人去吐蕃一半高的地方訓練,然後再慢慢來,一年後,讓老二去把吐蕃給打下來,我要去那個吐蕃的地方溜溜馬!”
道衍道了聲佛號,然後開口。
“聽說那邊佛家典籍不少,到時候給老僧留點,我也好精進佛學。”
“哈哈,都給你留著,我讓人都搬到你那破廟裏,讓你看不完!”
朱棣開心的笑話道衍,道衍卻搖搖頭,開口吐槽道。
“若是漢王收了吐蕃,那得恭喜陛下了,永樂當為千古一帝。”
朱棣起身走到他前邊,同樣搖頭。
“不,應為永樂大帝!我家老二說的,我很喜歡!”
太子張口。
“爹,您以後得稱朕!”
呃,朱棣撓撓頭,好像還沒適應!
喜歡火爆何爽從四合院開始請大家收藏:()火爆何爽從四合院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