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領土權衡計謀深,外交博弈展奇能
字數:3118 加入書籤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蜀漢與東吳聯手在東海、徐州等地對偽魏政權發動攻擊,取得了一係列戰果。楊再興等人占領東海國後,蜀漢麵臨新的戰略抉擇,涉及到與曹魏的關係以及地區局勢的平衡。
話說那楊再興、趙雲、文鴦三人率領大軍成功占領東海國後,並未就此停歇。楊再興心知,在這亂世之中,局勢瞬息萬變,必須為蜀漢的長遠利益做好謀劃。於是,楊再興下令安排麾下士卒在東海國各縣秘密挖掘密道。這些密道縱橫交錯,猶如一張隱藏於地下的大網,以備不時之需。士兵們日夜勞作,小心翼翼地挖掘,確保不被人察覺。
同時,楊再興又從軍中精心挑選出千餘精明幹練之人。這些人或喬裝成商賈,帶著貨物走街串巷,與當地百姓交易,巧妙地融入市井生活;或扮作流民,衣衫襤褸卻目光炯炯,在各縣的角落默默觀察。他們如同蜀漢撒下的種子,在東海國各縣生根發芽,成為蜀漢的內應,一旦日後有所需要,便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在完成這些精心部署後,楊再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深知,蜀漢目前的局勢雖然看似有利,但也隱藏著諸多危機。與東吳的聯盟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成果,但東吳的野心和不確定性始終是一個潛在的威脅。而且,蜀漢與曹魏之間的關係也因戰爭臨近尾聲變得更加複雜。經過深思熟慮,楊再興決定向成都上書,提出一個大膽而又巧妙的戰略建議。
楊再興建議劉禪將東海、琅琊、魯郡歸還給曹植。這一建議看似吃虧,實則蘊含著深遠的戰略意義。如此一來,蜀漢既能向天下展現出信守盟約的高姿態,贏得聲譽,又能巧妙地脫離與徐州東吳大軍的直接接觸。畢竟,與東吳相鄰,時刻要提防東吳的偷襲,這對蜀漢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而且,將這三郡歸還曹植後,曹植所控製的揚徐二州將與東吳全麵接壤,孫權與曹植之間的矛盾必然會進一步激化。屆時,兩國定會再起紛爭,蜀漢則可以坐山觀虎鬥,從中獲取利益。
後主劉禪在成都接到楊再興的上書後,心中十分糾結。他覺得好不容易才占據了魯郡、琅琊、東海,就這樣還回去,實在有些不舍。於是,劉禪立刻召來剛返回成都不久的諸葛亮,一同商議此事。
大殿之上,劉禪皺著眉頭對諸葛亮說道:“相父,義兄上書建議將東海、琅琊、魯郡歸還曹植,朕實難決斷。這幾郡是我軍將士浴血奮戰得來的,如今要拱手相讓,朕心有不甘啊。”
諸葛亮微微點頭,對於劉禪此時的心情深表理解,畢竟領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諸葛亮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陛下,振武此計雖看似舍棄了眼前之利,但實則暗藏玄機。吾等可將這三郡作為籌碼,用來‘借取’安平、濟南兩郡。如此一來,大漢不僅在外交上占據主動,還能擴大在北方的勢力範圍,對我大漢更為有利。”
劉禪聽了諸葛亮的解釋,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但仍有些疑慮:“相父,若是曹植不肯答應,又當如何?”
諸葛亮微微一笑,神色自信道:“陛下放心,吾等可派能言善辯之士前往許都,向曹植陳明利弊。如今局勢對他不利,為了穩定局勢,他會答應吾等之條件。”劉禪聽聞覺得諸葛亮所言甚是有理,於是便決定派簡雍、孫乾二人出使許都,與曹植商討此事。
簡雍、孫乾二人領命後,即刻啟程前往許都。一路上,他們精心準備著說辭,分析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到達許都後,他們通過正常的外交途徑求見曹植。
在許都的宮殿之中,簡雍、孫乾二人見到了曹植。二人先是恭敬行禮,然後簡雍上前一步,將諸葛亮的提議詳細地向曹植說明:“魏主,我家丞相有一建議,願與陛下商討。如今我大漢願將東海、琅琊、魯郡歸還於陛下,但希望陛下能將安平、濟南兩郡暫借於我大漢。如此,於兩國皆有好處。”
曹植一聽,眉頭緊皺,心中十分不願。這安平、濟南兩郡對他來說也是戰略要地,怎能輕易出借?他正欲拒絕,就在此時,恰巧前方泰山郡傳來戰報。曹仁等人攻打北海國戰事不順,情況十分危急,甚至有被司馬懿、鍾會反攻奪取齊國的危險,曹仁在前線急需援軍穩定局勢。
簡雍、孫乾二人見此情形,相視一眼,覺得時機已到。二人趁機向曹植表示道:“陛下,我軍願出兵相助曹仁將軍。但吾等也有自己的疑慮,若我軍出兵收複北海、東萊後,萬一魏國對我軍刀兵相向,那我軍將成為深入魏國腹地的一支孤軍。為確保我軍安全,需以安平、濟南作為大軍的立足之處,以此保障我軍退路的安全。此事還望陛下三思。”
曹植聽了,心中猶豫不決。他深知前線戰事的緊急,但又舍不得安平、濟南兩郡。就在他左右為難之際,大司農桓範站了出來,向曹植建議道:“陛下,如今前線戰事吃緊,刻不容緩啊。況且目前安平本就在蜀軍手中,吾等隻需將濟南的大軍撤回即可。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將兵力調往東海與揚州各郡,以防東吳的偷襲,又能解決泰山郡援軍的問題,此乃一舉兩得之事,何樂而不為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植聽了桓範的分析,權衡利弊後,覺得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這才點頭答應了下來。簡雍、孫乾二人見此行目的已達到,心中大喜,便辭別了曹植返回成都。
曹植待二人走後,立刻召來張虎與夏侯霸二人,神色凝重地對他們說道:“二位將軍,如今局勢危急,朕命爾等前往濟南,在處理完撤軍事宜後,即刻領軍前往東海國。與楊再興等人完成交接事宜,並駐守東海,以防吳軍偷襲。此次任務至關重要,關係到大魏之安危,萬不可大意。”張虎與夏侯霸二人領命而去,他們深知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
六月初,陽光熾熱,仿佛預示著局勢的緊張。楊再興在東海國等待著夏侯霸、張虎的到來。當二人率軍趕到後,雙方開始進行交接事宜。交接過程有條不紊,雙方核對物資、清點人數、交接防務。完成交接後,楊再興沒有絲毫耽擱,與趙雲、文鴦二人率領大軍重返泰山郡。此時楊再興心中隻有一個目標,就是出兵攻打北海國,為蜀漢的戰略布局再添關鍵一子。
隨著各方勢力在這複雜局勢中的行動,三國之間的博弈愈發激烈。每一個決策、每一次行動都如同在這亂世棋局中落下的關鍵一子,而這場棋局的勝負,仍然充滿了變數,讓人為之揪心。
這正是:領土權衡計謀深,外交博弈展奇能。亂世風雲多變幻,北海之戰再征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