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病榻安危猶未卜,船上紛擾責難多

字數:4099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書接上回,上回書說到楊再興以雷霆之姿擊退夏侯霸與淩統,解了燃眉之急,而後心急如焚地衝入船艙查看孫尚香傷勢。醫官雖暫時止住血,但孫尚香失血過多,命懸一線。在這生死未卜之際,孫尚香有諸多後事要向楊再興交代,而艙外眾人也因失職忐忑不安,一場關乎生死、責任與情感的糾葛在江舟之上徐徐展開。
    話說那楊再興返身衝入艙內,隻見榻上的孫尚香氣若遊絲,那原本溫潤的臉色如今比紙還白,毫無血色。他心頭一緊,忙向醫官問道:“太後傷勢究竟如何?醫官,你且如實說來。”
    醫官趕忙上前,微微顫抖地解釋:“將軍,太後傷口血雖暫時止住,可因失血過多,能否熬過這幾日危險期,實是難料啊。”
    孫尚香聽聞楊再興聲音,似是用盡全身力氣,緩緩睜開眼眸,虛弱地開口:“爾等都退下,振武你且留下,本宮有話要囑托與你。”眾人聞言,默默退出船艙。
    楊再興來到榻前,“撲通”一聲跪下。孫尚香見此,心中不忍,輕聲道:“振武,莫要跪著,起來坐於榻邊吧。”
    楊再興忙道:“微臣不敢。”但見孫尚香欲掙紮起身相扶,他隻得遵命起身,緩緩坐於榻邊。
    孫尚香此時早已虛弱不堪,眼皮似有千斤重,卻暗自強撐,擔心自己一睡不醒。孫尚香緩緩開口:“振武,我恐時日無多,今有後事相托。”
    楊再興聞言悲痛地說道:“太後且安心養病,莫說此等話。”
    孫尚香微微搖頭,淺笑一下:“振武莫要打斷我。振武千萬莫因今日之事苛責陛下,鬥兒自幼生性跳脫,你身為義兄,日後要多幫扶於他。”楊再興鄭重點頭:“微臣記下了。”
    孫尚香稍作喘息,又道:“我死後,望能回江東,葬於母親身旁,以了心中憾事。我知此舉不合禮法,我本應與先帝合葬惠陵,此決定定會招致朝臣反對,若振武為難……”
    楊再興毫不猶豫地說道:“太後放心,微臣定當辦妥。”孫尚香眼中滿是感動:“有振武這話,我便安心了。”
    交代完這些,孫尚香越發覺得疲憊,可心中仍有秘密未吐。她不想就此留有遺憾,努力打起精神:“振武,我還有一事,事關當年隱情,你且附耳過來,我細細告知於你。”
    楊再興依言探下身子,側耳專注傾聽,待孫尚香說完,不禁震驚得瞪大雙眼,心中久久難以平靜,剛欲開口說些什麽,卻見孫尚香似昏死過去。
    楊再興隻當她香消玉殞,淚水奪眶而出,邊哭邊大喊:“醫官何在!快來人啊!”孫尚香意識迷糊間,隱隱聽到楊再興哭聲,嘴角帶著一絲笑意沉沉睡去。
    醫官匆忙跑進艙內,眾人也隨之趕來。醫官顫顫巍巍地伸手探向孫尚香鼻息,片刻後鬆了口氣道:“尚有呼吸,隻是失血過多暫時昏迷。”眾人聽聞,皆鬆了一口氣。醫官又道:“太後此時需靜養,諸位請出去吧。”於是獨留劉禪與幾名侍女貼身照料。
    楊再興出了船艙,努力平定心神,用過晚膳後,獨自站在船頭發呆。他心中反複回想著孫尚香所言,五味雜陳。
    此時,恰逢黃忠與趙統、趙廣路過,三人忙上前。黃忠抱拳道:“衛將軍,此次吾等失職,特來請罪。”楊再興看著老將黃忠,心中雖煩悶,卻也不好苛責,於是溫言安撫道:“老將軍且回去好好養傷,莫要介懷此事。”
    送走黃忠,楊再興看向趙統、趙廣,臉色一沉:“爾等身為天子近臣,既未勸住陛下,又未盡護衛之責,才致今日之亂,該當何罪?”
    二人低頭不敢直視,齊聲說道:“末將知罪。”楊再興繼而厲聲道:“自去領三十軍棍,撤去一應官職,暫留軍中察看。”
    這時劉禪從艙內走出,他深知此事因自己而起,急忙勸道:“義兄,此事皆因朕之過錯,是朕任性妄為,才害母後受傷,莫要怪罪他們。”
    楊再興一聽,怒意更盛,又對趙統、趙廣說道:“再加二十軍棍!”趙統、趙廣無奈,給劉禪使了個自求多福的眼色,匆匆告退而去。
    趙統、趙廣兄弟倆灰溜溜地走後,四周的空氣仿佛凝結了一般,寒意逼人。劉禪滿心忐忑,他敏銳地察覺到,自登上船起,楊再興便沒與自己說過隻言片語。劉禪心裏清楚,義兄定是憋著一肚子火,隻是礙於自己天子的身份,不便發作罷了。
    劉禪猶豫再三,最終還是硬著頭皮,小心翼翼地先開了口:“義兄,朕……朕知道錯了。”他微微低下頭,眼神中滿是懊悔,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朕不該自作主張,肆意妄為,以致母後為了護朕,身受重傷,這全是朕的過錯。”
    楊再興眉頭緊皺,雙唇緊閉,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沒有回應。劉禪見此情形,心中的愧疚如潮水般洶湧澎湃,眼眶也漸漸泛紅:“朕自出生起,就好似一個不祥之人,淨會拖累他人。糜姨母為了救朕,不惜投井身亡;母親也因此事心懷愧疚,早早離世。如今,連一向疼愛朕、視朕如己出的太後,也因朕而陷入這般險境……”說著,淚水已在眼眶中打轉,幾欲落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再興心中本有怒火,但聽著劉禪這一番自責的話語,回想起甘夫人昔日臨終前的囑托,以及孫尚香之前躺在榻上吩咐自己的話語,神色這才稍稍緩和。他看著哭得像個孩子的劉禪,輕輕歎了口氣,轉身走近他,語重心長地開口道:“陛下,事已至此,您也莫要過於自責。隻是日後萬不可再這般任性胡來,您的一舉一動,關乎的不隻是自身安危,還有大漢的江山社稷啊。”
    劉禪用力地點點頭,抬手用衣袖擦了擦眼淚:“朕已深刻反省,經此一難,朕定然會吸取教訓,絕不再肆意妄為,讓義兄與母後失望。”
    楊再興聽聞,心中不由得暗歎一聲:哎……這阿鬥,事到如今想得卻還是不讓吾與太後失望。顯然是仍未將江山社稷與這天下臣民放在心上啊!待此番返回成都後,定要將此事與諸葛丞相、董尚書細說才行。
    二人解開心結,一同入艙探視孫尚香。楊再興見她雖仍昏迷,麵色卻有起色,這才返回自己船艙休息。兩日後,孫尚香雖未蘇醒,但麵色明顯紅潤許多。此時,董允一路追趕,終於趕上船隊。
    董允心急如焚地登上主船,待聽聞太後孫尚香竟是因救劉禪而身受重傷,刹那間,怒容滿麵,隻見他一個箭步上前,不由分說地揪起劉禪的衣袖,徑直往船艙外拽去,嘴裏卻已是連珠炮般地罵開了:“陛下啊陛下,您貴為天子,怎可如此肆意妄為、莽撞行事?您難道不知您的一舉一動皆關乎天下蒼生與大漢國運嗎?如今太後為了您,重傷垂危,這若有個閃失,您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又如何麵對天下臣民?”
    想那董允,自劉禪幼年起,便悉心教導,傾囊相授,可謂是劉禪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待劉禪登基之後,又肩負起培育太子劉睿的重任,其身份地位,在這蜀漢朝廷之中,說是帝師那也是實至名歸。故而,劉禪平日裏對董允存著敬畏之心,每次隻要一見到董允,就膽顫心驚,大氣都不敢出。
    此刻,董允這一頓臭罵,直罵得劉禪麵紅耳赤,頭都快低到了地上,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可董允卻仍未解氣,他的目光突然掃到一旁的搖槳,竟一個箭步上前,伸手便要去搶那搖槳,看這架勢,是要追打劉禪。劉禪見狀,嚇得連連後退,眼神中滿是驚恐。
    一旁的楊再興眼疾手快,趕忙上前阻攔,他雙手一伸,擋在董允麵前,急切地說道:“董大人,息怒啊!陛下雖有錯在身,但如此追打,若是傳了出去,恐有損陛下聖威,淪為天下笑柄啊。”
    董允聽聞楊再興之言,手中動作一頓,胸脯仍劇烈起伏,顯然是在極力壓製心中怒火。片刻之後,他狠狠瞪了劉禪一眼,將手中搖槳重重一摔,這才氣呼呼地轉身,大步返回了船艙。
    楊再興為劉禪解了此圍後,因心係孫尚香傷勢,遂下令船隊在甘寧橫江軍護衛下,加速向建業行駛,盼著早日登岸,尋得名醫為孫尚香調養,讓她能早日脫離險境,平安度過此劫。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艙內遺言托後事,船中紛擾責難多。病榻安危猶未卜,江東行舟風波惡。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