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昭明定計複仇師,徐州風雲藏詭計

字數:2517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眾人齊聚東吳都城建業的昭明宮大殿之內,孫尚香重傷之仇如巨石壓在眾人心頭。劉禪與孫紹攜手,欲共商複仇大計,蜀漢與東吳群臣亦各懷心思,在這權力與往昔仇怨交織的殿堂中,如何抉擇出兵策略、如何調配將領,皆成了亟待解決之事,而一場跨越長江的征戰畫卷,即將徐徐展開。
    昭明宮大殿內,氣氛凝重肅穆。劉禪目光堅定,執意要求孫紹與自己同坐主座,欲借此以彰顯兩國齊心之意。孫紹微微一怔,旋即點頭應允。於是,蜀漢與東吳群臣分兩列而立,似兩列整齊的山巒,對峙且又相互交融。
    楊再興身姿挺拔,率先出列,聲若洪鍾地,詳細講述江上截殺那驚心動魄的一幕:“諸位大人,當日江上,淩統與夏侯霸等人率艦隊突襲,太後為護陛下,身受重傷,我等奮力抵抗,才得保陛下周全。那淩統凶狠異常,竟全然不顧王室威嚴與太後安全。”眾臣聽聞,皆怒目圓睜,義憤填膺,隱隱間大殿內似有怒火在熊熊燃燒。
    精神矍鑠的老將程普,邁著沉穩步伐出列,抱拳道:“陛下,大王,吾不管那淩公績是忠於仲謀還是另有他人,今日他敢傷王室之人,那便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之舉。老臣願親領一軍,跨江征討盤踞徐州之諸葛恪與淩統,定要將其擒獲,為太後討回公道!”
    韓當亦不甘示弱,緊接著站出:“末將願與德謀一同前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此時,年輕氣盛的朱異,滿臉悲憤道:“臣要為郡主與父親複仇,手刃諸葛恪那叛臣,還請陛下與大王恩準!”
    孫紹與身旁劉禪對視一眼,彼此心領神會。孫紹心中擔憂兩員老將年事已高,恐力有未逮,然又恐直言傷其忠心。劉禪是與孫紹從小玩到大的交情,怎會瞧不出孫紹所想,於是果斷開口道:“朕命太史將軍隨軍出征,助程、韓二位老將軍一臂之力。”孫紹聞言,心中稍安。
    孫紹見此乃難得建功立業之機,便將年僅十五歲卻英氣不凡的陸抗喚至身邊道:“幼節,孤命你親領一營羽林衛隨軍出征,好好曆練一番,莫要辜負孤之期望。”陸抗抱拳領命:“末將定當全力以赴!”
    諸事安排妥當,劉禪忽想起曹魏亦參與截殺之事,且出力頗多,沉聲道:“朕欲請兄長與甘將軍發兵揚州,以討曹魏。”
    楊再興聞言,上前一步,抱拳阻止道:“陛下,且慢。吾等應先派人麵見問罪於曹植,再調兵征討不遲,如此方出師有名,亦可將破壞聯盟之罪責歸罪於曹魏一方。”
    劉禪聽後,微微點頭道:“兄長所言甚是有理,朕準了。”
    然建業距成都路途遙遠,往來書信需月餘時光,劉禪思及此處,眉頭緊皺,麵露焦急之色。孫紹見狀,自是瞧出了劉禪的為難之處,於是忙出言獻策道:“陛下,可令張溫出使曹魏,麵見曹植。吳國既已向大漢稱臣,張溫亦是大漢之屬臣。”
    劉禪聽後,心中不免起了幾分感激,看向孫紹道:“公禮此舉甚善,朕心甚慰啊。”
    此刻劉禪內心獨白道:汝莫詢朕緣何僅有幾分感激之意,蓋因汝前日於城外惡言相脅於朕也。
    孫紹叫來張溫,神色嚴肅:“張溫,此次出使曹魏,幹係重大,不可丟了大漢與我吳國之臉麵,務必謹慎行事。”張溫恭敬行禮:“臣謹遵主公與陛下之命。”言罷,拜別二人,出大殿挑選隨行之人去了。
    數日後,大軍集結完畢,似洶湧潮水,浩浩蕩蕩跨江向徐州進發。江風呼嘯,軍旗獵獵作響。楊再興站在江邊,目光遠眺,心中憂慮揚州魏軍支援徐州,轉頭對甘寧下令道:“興霸,你且領橫江軍陳兵於靠近揚州之江域,阻截魏軍援救之路。”甘寧領命而去,戰船如蛟龍般破浪前行。
    大軍渡江登陸後,一路向廣陵郡挺進。諸葛恪見蜀吳聯軍來勢洶洶,心中頓生一計,決定示敵以弱。諸葛恪叫來傳令官,對其吩咐道:“傳令下去,大軍不可戀戰,隻需且戰且退,將聯軍引入徐州腹地,待切斷其後路與補給,再一舉圍而殲之。”
    淩統這邊得了諸葛恪授意,遂在戰場上佯裝不敵。聯軍進攻海西、淩縣和淮浦時,淩統屢戰屢敗,丟城棄地,而後一路撤往治所淮陰縣。待諸葛恪率軍趕到良成縣後,淩統又主動撤離淮陰,率軍悄然繞到蜀吳聯軍身後,欲與諸葛恪大軍形成合圍之勢。
    陸抗行軍途中,見淩統如此輕易便丟失諸多城池,心中疑竇叢生。至淮陰,但見空城一座,陸抗恍然大悟,急忙找到太史慈道:“太史將軍,抗覺此中必有蹊蹺。淩統敗退過於輕易,恐是誘敵之計,吾料他必是欲繞至我軍身後,行那合圍之舉。”
    太史慈聽後,深覺陸抗分析合理,濃眉一皺道:“陸都尉所言極是,事不宜遲,我等速回軍堵截淩統大軍。”言罷,太史慈領著麾下數百精銳騎兵,與陸抗麾下羽林衛騎兵風馳電掣般回軍,馬蹄揚起滾滾煙塵,似在與命運賽跑。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昭明定計複仇師,聯軍東進戰鼓催。徐州風雲藏詭計,回軍堵截破敵危。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