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寒江孤影盼君期,江東情絲繞心迷

字數:4391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劉禪在朝堂上完成權力布局後,楊再興帶著甄宓母子與大喬踏上前往江東的旅途。而孫尚香在江東滿心期待著楊再興的到來,每日前往渡口守望,卻不幸染上風寒。楊再興一行曆經波折終於抵達建業城外渡口,即將踏入江東之地,卻不知等待他們的會是怎樣的場景。
    江東之地,相較於長安的凜冽酷寒,其寒意恰似隱匿在溫柔之下的細密針芒。冷風拂過,起初隻是輕撩麵皮,帶來一絲若有若無的涼意;未幾,那冷意便順著衣物的縫隙絲絲縷縷地侵入,蜿蜒於血脈之中,直至寒徹骨髓,即便裹緊了裘衣,也難以抵擋這透骨之寒。
    自接到劉禪密信,孫尚香得知楊再興一家即將趕赴江東的消息以來,便每日執著地站在江邊渡口,翹首以盼楊再興的身影。
    江風凜冽,如冰刀般割著孫尚香的肌膚,不多時,寒濕邪風便悄然侵入體內。她本就因思念而神傷,身體漸虛,如今更是雪上加霜,憔悴不堪,往昔的颯爽英姿一時難尋。
    在孫紹的百般勸阻下,孫尚香雖滿心無奈,亦隻得暫且回到宮中養病。孫尚香心中縱有千般眷戀、萬般不舍,也隻能強壓心底。她又怎願讓楊再興瞧見自己這病弱憔悴之態?試問哪個女子不希望在心上人麵前展現自己明媚鮮妍、光彩照人的模樣?於她而言,楊再興便是那心尖上的一抹柔光,是魂牽夢繞的情之所係。她渴望以傾國傾城之姿、颯爽英姿之態立於他的身側,而非如今這般孱弱無力。這絲絲縷縷的心思,或許便是那“女為悅己者容”的深情執念吧!
    孫尚香自己無法出得宮去,便派遣身邊的侍女每日雷打不動地前往渡口處等候,心心念念著一旦有了楊再興的消息,侍女便能即刻回稟於她。
    二十餘日後,楊再興一行的船隻終於在建業城外的渡口緩緩靠岸。那侍女遠遠望見,心急如焚,匆忙轉身欲趕回宮中通知孫尚香,卻不想半途被孫紹攔住。
    孫紹瞧著侍女焦急的模樣,溫言寬慰道:“念武莫急,且聽孤一言。義父一行此番抵達,日後必會入宮覲見姑母。
    眼下姑母的病情才剛有好轉,實在經不起來回折騰,若是因此吹了江風致使病情反複,你我皆擔待不起。倘若姑母日後因此事怪罪下來,孤自會一力承擔,絕不牽連於你。”侍女聽聞,細細想來覺得孫紹所言有理,雖心中仍有些許忐忑,但也隻好應下此事。
    孫紹見義父一家與自己母親下了船,急忙快步迎了上去。這兩年在江東一眾能臣的輔佐下,孫紹褪去了些許青澀,舉止間多了幾分沉穩。他先是疾步上前,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地向義父楊再興深施一禮,口中說道:“義父一路舟車勞頓,孩兒未能遠迎,還望義父恕罪。”
    楊再興見狀,趕忙上前一步,雙手穩穩地扶起孫紹,眼神中滿是對孫紹的認可與讚許,語氣溫和地說道:“紹兒,快快起身!你如今身為江東之主,事務繁忙乃情理之中,不必為此等小節掛懷。況且你我父子之間,何需如此這般繁文縟節?為父一路順遂,看到你如今這般穩重得體,心中甚是歡喜呐。”
    孫紹微笑著一一應下,與楊再興告罪一聲後,便轉身走向母親大喬。
    孫紹望著母親,眼中滿是孺慕之情,略帶歉意地柔聲道:“母親,這些年讓您受苦了。孩兒不孝,未能早日接您回來,讓您漂泊在外。”
    大喬眼中淚光閃爍,嘴唇微微顫抖,伸出手輕輕撫上孫紹的臉龐,哽咽著說道:“紹兒,莫說這些傻話。為娘隻要知道你安好,便心滿意足了。如今能與你團聚,為娘這心裏歡喜得緊啊!”
    孫紹緊緊握住母親的手,聲音也有些發顫:“母親,孩兒日夜都在盼著這一天。孩兒今後定會好好孝順於您,再不讓您受半分委屈。”
    大喬微微點頭,滿是慈愛地看著孫紹:“好,好,為娘相信你。”
    此時,一旁的楊再興看著這母子重逢的感人一幕,心中也不禁泛起一陣溫暖與欣慰。
    在母親的安撫下,孫紹努力平複著激動之情,這時他才恍然想起一旁的義父一家,忙說道:“紹兒失態了,還望義父、義母莫怪。”說著,便要去請眾人同乘一車入城。
    楊再興聞之,笑著擺了擺手,說道:“紹兒,你如今乃是江東之主,吾等怎可與你同乘一車,這於禮不合啊。”
    大喬在一旁微笑著插話道:“振武,如今你亦是陛下親封的豫王,與紹兒本就同階之位,更何況你還是紹兒義父,就不必再推辭了。”
    孫紹見楊再興還欲推脫,便靈機一動,一個箭步上前,動作親昵地一把將站在一旁的繼祖輕輕抱起,穩穩地放在車上,然後轉身對著楊再興說道:“義父,您就莫要再推辭了,今日咱們一家人團聚,哪有那麽多規矩。”
    楊再興與甄宓對視一眼,苦笑著搖了搖頭,心中明白孫紹的一番好意,也不好再繼續拒絕,隻得微微點頭,隨著孫紹一同上了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人同乘一車,緩緩向昭明宮駛去。甄宓坐在車內,美目環顧四周,卻未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孫尚香。甄宓黛眉輕蹙,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
    雖說太後名義上是夫君的義母,可實際上比之自己與夫君尚要年輕幾歲。這些年來,自己與太後時常往來,情分深厚,私下相處之時,兩人更像是親密無間的姐妹,無話不談,情誼篤深。以這般親近的關係,太後斷沒有不來相迎的道理啊。
    於是,甄宓輕聲詢問孫紹道:“紹兒,太後為何未前來迎接我等啊?莫不是出了什麽事?”
    孫紹忙笑著解釋道:“義母有所不知,姑母早些時日聽聞義父一家要來江東定居,便每日前往渡口等候,前些日子不慎著了風寒,如今正在宮中養病。姑母身邊的侍女得了消息,本欲回宮稟告,是孤擔心姑母病情反複,這才自作主張攔了下來。”
    甄宓聽聞,秀眉微蹙,滿臉擔憂地說道:“這可如何是好?太後的病情可嚴重?”
    孫紹連忙安慰道:“義母放心,隻是略感風寒,並無大礙,如今已在慢慢調養了。”
    甄宓這才稍稍放下心來,說道:“既如此,待我們入宮後,定要前去探望一番太後。”
    楊再興坐在一旁,默默聽著他們的對話,心中卻暗自思量。此次前來江東,自己本就打算盡量回避太後,如今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將宓兒母子托付給紹兒代為安頓,到時自己便可抽身離開,前往與甘寧會師,征討揚州。
    在楊再興紛擾的思緒中,馬車不知不覺已駛入昭明宮。眾人下車後,孫紹引領著眾人來到後宮,舉行了一場家宴。
    席間,孫紹多次起身,雙手恭敬地舉起酒杯,向義父楊再興敬酒,言辭懇切地說道:“義父,當年若不是您出手相救,紹兒與母親恐早已性命不保。這些年來,您又不辭辛勞地教導紹兒,更是助孤重奪江東基業,成功向孫權那賊子複仇。此等大恩,紹兒無以為報。”
    楊再興亦起身,雙手穩穩地接過酒杯,目光中滿是欣慰與感慨道:“紹兒,當日吾既然答應收下你這義子,這些便是我分內之事,無需言謝。若真要謝,你該謝的是先帝,當年若非先帝收留與維護,哪有你今日啊。”
    孫紹重重地點頭,將楊再興的囑托一一應下,堅定地說道:“義父放心,紹兒今後定會誓死效忠大漢,以陛下馬首是瞻。”
    酒過三巡,楊再興見時辰差不多了,便開口拜托孫紹代為安置甄宓母子。眾人聞之,皆露出詫異之色。孫紹不解地問道:“義父,為何不多留些時日?也好讓紹兒盡一盡這地主之誼啊。”
    甄宓也在一旁勸說道:“是啊,夫君,待我等探望完太後,你再離開也不遲啊。”
    楊再興神色堅定,語氣不容置疑地說道:“如今前線戰事緊迫,吾需即刻趕往前線與興霸會師,北上討伐揚州,此事刻不容緩啊!”
    恰在此時,殿門被輕輕推開,發出“吱呀”一聲輕響,一道略顯柔弱卻依舊難掩其風姿的身影映入眾人眼簾。孫尚香身著素色錦袍,麵色略顯蒼白,卻依舊掩蓋不住那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她的目光急切地在眾人臉上掃過,最終落在楊再興身上,那一瞬間,眼中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這場江東的重逢,究竟會在這複雜的局勢與情感的漩渦中走向何方?楊再興又能否順利脫身前往前線?而孫尚香與楊再興之間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又該如何收場?一切都在這昭明宮中,在眾人各異的心思與神情中,悄然拉開了新的篇章。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寒江孤影盼君期,江東情絲繞心迷。宴中恩義言未盡,新局又起意難棲。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