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王朗使蜀求和難,唇槍舌劍辯朝堂

字數:3161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楊再興和“劍影”在軍帳中的情感悄然發展,而曹植在鄴城聽聞蜀漢調兵遣將後,決定派遣司徒王朗前往長安與劉禪和談,試圖避免戰爭。各方勢力都在為自身的利益與目標行動,天下局勢愈發緊張,王朗的長安之行充滿未知,故事在各方的周旋與對峙中繼續推進,而這次和談的成敗也將影響三國的局勢走向。
    書接上回,王朗一臉凝重之色,額上的皺紋也因緊鎖的眉頭而顯得更深,在離開皇宮後,步履匆匆地趕回了府中。
    回到府內,王朗先將家人召集到堂前,事無巨細地交代了一番家中事務,隨後轉身快步邁向書房。
    一進書房,他便徑直走向那高大的書架,目光急切地在一排排書籍中搜尋,最終抽出一幅泛黃的地圖,小心翼翼地將其攤開在寬大的桌案之上。王朗俯身凝視著地圖,手指沿著路線緩緩移動,心中仔細權衡著從鄴城前往長安的行程安排。
    他心中暗自思忖:騎馬固然能節省些許時間,速度稍快,可這一路的艱難險阻遠超想象。單人單馬,耐力終究有限,馬匹極易疲勞,而我這把老骨頭又怎能長時間承受馬背的顛簸?況且這路況複雜多變,稍有不慎便會人仰馬翻。那些看似便捷的小道,實則暗藏重重危機,一旦迷失其中,後果不堪設想。
    反觀馬車,雖行程或許會稍顯漫長,但勝在穩定舒適。數匹馬交替拉車,能夠保持穩定的節奏一路前行,不懼路途的顛簸,而且官道大路標識清晰明確,免去了迷路的後顧之憂。
    思及此處,王朗的眼神漸漸變得篤定,他已決意乘坐馬車踏上這前往長安的路途,期望能一路平穩順遂,及時抵達目的地。
    王朗緩緩收起地圖,喚來兩名經驗豐富的車夫隨行,以便途中有所替換休息,隨後便穩步出了書房,向著府外行去。
    王朗來到府外,穩步登上早已準備好的馬車,在數十名豹騎的護衛下,向著長安的方向疾馳而去。一路上,車輪滾滾,馬蹄聲聲,王朗坐在車內,心中憂慮著魏國的局勢和此次出使的任務,絲毫不敢懈怠。
    王朗一行日夜兼程,途中多次更換馬匹,曆經八九日的奔波後,終於趕到了長安。王朗深知此時情勢危急,片刻耽擱不得,於是入了長安城內也不作休息,徑直朝著未央宮趕去,急於拜見蜀主劉禪。
    此時的劉禪在接到楊再興與甘寧的前線奏報後,正於白虎殿內舉行早朝,與群臣商討著征討曹魏的具體事宜。
    劉禪聽得殿外侍衛來報,稱魏國使臣王朗求見,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思及前次張溫出使魏國時所遭受的屈辱,怒氣瞬間上湧,便欲拒絕接見。
    龐統與董允見此情形,急忙上前勸說。龐統輕撫胡須,神色恭敬地說道:“陛下,兩國交戰,況且不斬來使。不妨先聽聽那王朗有何說辭,再做定奪也不遲。”
    董允也在一旁點頭附和:“陛下,龐大人所言甚是,且看他此次前來究竟所為何事。”
    劉禪見兩位老臣都如此說,也不好當眾駁了他們的麵子,隻得強壓怒火,依言應了下來,傳召王朗進殿。
    王朗整理了一下衣冠,穩步走進大殿。他先是恭敬地拜見了劉禪,隨後挺直身軀,不卑不亢地表明了此行的來意:“蜀主陛下,吾皇曹植念及天下蒼生,不願見生靈塗炭,特遣臣前來,希望能與蜀國握手言和,共保天下太平。”
    劉禪冷笑一聲,毫不客氣地當眾駁斥道:“哼!當初吾大漢使臣張溫出使魏國,早已給過爾等機會,可爾等又是如何敷衍朕的,如今見我大漢國力強盛,便想來求和?豈有如此輕易之事!”
    王朗麵色微變,但仍鎮定自若地辯解道:“陛下,過往之事或有誤會,如今我魏國誠心求和,實乃為兩國百姓著想。戰火一起,受苦的終究是無辜百姓啊!”
    劉禪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應。正在詞窮之際,秦宓挺身而出,他目光炯炯地直視王朗,高聲說道:“王司徒,魏國昔日恃強淩弱,妄圖吞並他國,如今卻來談和,豈不可笑?這天下大勢,豈是汝等隨意擺弄之物?”
    王朗微微一怔,隨即回應道:“秦大人此言差矣。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魏國亦深知和平之珍貴。我主願與蜀主共同商討,尋一長治久安之策呐!”
    秦宓毫不退縮,繼續說道:“魏國既言求和,可有誠意?為何不見實際行動?隻是空口白話,如何能信?”
    王朗與秦宓你來我往,展開了一番激烈的辯論。數次交鋒後,王朗見難以取勝,心中對秦宓的才學也不禁讚歎不已。他暗自感歎:如今這蜀國朝堂之上人才濟濟,一片欣欣向榮之色,反觀魏國,早已不複昔日魏武帝時的榮光,國內更是人才凋零,青黃不接。
    王朗的氣勢頓時萎靡下來,不複初入殿時的銳氣。他微微低頭,放低身段請求道:“蜀主陛下,還望您再好好考慮一下魏國議和一事。我主真心希望能與蜀國和平共處,魏國願意接受一切合理條件,以保兩國安寧。”
    諸葛瑾在一旁聽了,哈哈大笑道:“若是讓魏國向我大漢稱臣呢?是否也可接受啊?”
    王朗聞言,心中大驚。雖然此次曹植全權委托自己來蜀國議和,說得直接一點實際上便是乞和,但向蜀國稱臣一事,他實在是不敢擅作主張。他麵露難色,猶豫片刻後說道:“此事重大,臣還需請示吾主。”
    劉禪見狀,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朕看魏主是一點誠意都沒有!既不願稱臣,還有什麽好談的!”隨即令侍衛將王朗轟了出去。
    王朗被侍衛架出白虎殿後,一臉失落地走出未央宮,心中明白此行的目的已然落空。他深知蜀國必會出兵征伐魏國,此時必須趕緊返回鄴城,將消息回稟於曹植。王朗打定主意後,連忙命人架起馬車,馬不停蹄地趕回鄴城。
    而此時,天下局勢因這次失敗的和談變得更加緊張,蜀漢的軍隊在前線蠢蠢欲動,曹魏也在加緊備戰,一場大戰似乎已不可避免。楊再興與“劍影”在軍帳中的情感又將如何發展?三國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這一切都充滿了變數,讓人拭目以待。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王朗使蜀求和難,唇槍舌劍辯朝堂。天下風雲多變幻,魏蜀紛爭路漫長。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