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營帳家書牽姻緣,軍略謀定戰冀並

字數:2514   加入書籤

A+A-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關羽攜愛女關鳳回到管城,關鳳雖領命協助後勤之事,但心有不甘。而身在太原郡的張飛因關鳳封將暗生攀比之心,遂拎走張苞,嚴加斥責了一番。蜀漢各方勢力持續運作,家事、戰事交織。此刻,張飛營帳外迎來變數,一封家書牽動家族與軍政大局,而濡須口處,楊再興與“劍影”的故事也悄然有了新進展。
    晚些時候,張飛濃眉緊皺,正於帳中對著沙盤,研究征伐並、冀二州的路線。忽然,帳外士卒高聲通報:“將軍,都城長安送來一封家書。”張飛一怔,隨即大手一揮:“快,將人領進來。”
    士卒領進一人,張飛抬眼一瞧,見是劉禪身邊的宦官,心中滿是疑惑,暗自思忖:這宦官來此作甚?宦官上前,恭敬地將劉禪的書信遞與張飛,而後退到一旁,垂手而立,安靜等待。
    張飛先展開劉禪的書信,目光如炬,逐字逐句掃過。閱罷,他心中透亮,深知此番聯姻對於家族和蜀漢政權的意義非凡。陛下欲納燕兒入宮,那是對自己家族莫大的認可與信任,頓時榮耀之感如暖流湧上心頭。
    可轉瞬,張飛又皺起眉頭,麵露憂色。雖說入宮為妃是一種榮耀,可宮廷生活水深火熱,充滿了複雜的政治鬥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他不禁擔心起次女,暗自嘀咕:俺這二丫頭,性子直爽,不知在那宮中能否適應啊?阿鬥那小子又會不會善待於她?在後宮的明爭暗鬥裏,燕兒又能否保全自己?再者,如此安排,對鶯兒又有何影響?姐妹間的情誼又會否因此生變呢?
    張飛心亂如麻,忙出言相詢道:“皇後可知曉此事?她又是咋個看法?”宦官連忙上前,輕聲道:“將軍請看,這還有一同送來的皇後書信。”張飛接過,細細讀完,這才長舒一口氣,心中大定。
    張飛麵上卻裝作罵罵咧咧的樣子,猛地一拍桌子,大聲道:“這小子何德何能,俺家那倆如花似玉的閨女怎就都看上了他?俺老張要不是看在大哥的麵子上,絕不會輕易應下此事。”
    宦官聞言,心中一驚,忙出聲打斷提醒道:“還請將軍慎言。”這宦官久在宮廷,深知言語輕重,劉禪身為君主,君臣之禮不可廢,張飛這般口無遮攔,若傳出去,恐生事端。
    張飛一聽,心中也知曉自己失了態,可臉上卻還是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擺了擺手,繼續道:“哼,俺也不過是發發牢騷。如今鶯兒與燕兒既然都沒意見,那便讓陛下自己看著辦吧!”言罷,揮揮手,打發宦官離去。
    宦官一走,張飛在帳中再也憋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聲震營帳,顯然是對此事極為滿意。這笑聲裏,既有對家族榮耀延續的欣喜,又有對女兒未來的期許。
    次日一早,軍帳內氣氛凝重,趙雲、張苞等人齊聚,商議征討並、冀二州大計。眾人正嚴肅討論間,抬眼卻見張飛滿麵春風地走來,與昨日氣衝衝的模樣判若兩人。張苞心直口快,率先出言相詢:“爹,您今日咋這般高興?莫不是有啥好事?”
    張飛一屁股坐下,得意洋洋地將昨日之事一一道來。眾人聽完,紛紛抱拳,出言祝賀。趙雲笑道:“翼德,恭喜啦,此乃家門幸事,日後更是我大漢之福啊!”張飛笑著擺擺手:“同喜同喜,咱還得抓緊幹正事呢。”
    說罷,眾人回歸正題,趙雲神色一肅,起身走到沙盤前,手指沿著地圖比劃,將探馬這些天來探得魏軍前線的動向,細細說與眾人:“諸位請看,曹魏如今選擇收縮兵力,擺出死守冀州的態勢。依我之見,咱們不如幹脆趁此時機拿下並州全境,而後再全力猛攻冀州不遲。”
    眾人目光聚焦沙盤,聽著趙雲分析,紛紛點頭,覺得此建議極為妥善。張飛眼珠子一轉,心中暗自盤算:這可是難得的撈取戰功的良機,斷不能輕易錯過。於是,他出言建議道:“既然駐守並州的魏軍兵力不足,此次可由苞兒、趙統、趙廣領一支偏師征討並州,也好趁著這個機會多加曆練一番這幫年輕將領。俺則與子龍繼續坐鎮太原郡,持續向冀州方向的魏軍施壓,以免魏軍馳援並州。”
    趙雲心中本就存了這般打算,自然不會出聲反對,點頭應和道:“翼德所言甚是,如此安排,既能鍛煉新人,又可兼顧全局。”眾人商議已定,便就此定下了此戰方針。
    而此時,遠在千裏之外的濡須口,江風呼嘯,浪濤拍打著岸邊。楊再興與“劍影”多日相處下來,氛圍也不似起初那般尷尬。如今,在甘寧的不斷提點下,楊再興顯然也是感覺到了“劍影”對自己的那份情意。
    這幾日閑暇時,甘寧常拉著楊再興閑聊,有意無意地說起“劍影”的事兒:“振武賢弟啊,你瞧那‘劍影’姑娘,言辭雖不多,可對你的關心明眼人裏都瞧在眼裏呐!”楊再興聽著,心中泛起絲絲漣漪,回想“劍影”的種種舉動,內心變得更為糾結。
    蜀漢天下,這邊張飛籌備戰事,兒女親家之事落定添喜;那邊楊再興與“劍影”情絲初綻,於戰場尋得柔情。各方勢力在時代浪潮中或奮進、或期許,前路漫漫,故事仍在續寫傳奇。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營帳家書牽姻緣,軍略謀定戰冀並。濡須情起硝煙裏,蜀漢風雲新篇生。
    喜歡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請大家收藏:()楊再興:拜劉備為義父收義子孫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